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修改前后之比较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家级示范校高职院校”。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修改前后之比较分析(张成玉)
浏览次数:687发布时间:2007-11-10
摘要:与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相比,第二版方案建设目标更为具体实际,建设内容更强调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由笼统到层次清晰,建设经费投入得以合理论证,建设效益标准数字化,工学结合得到系统设计,同时补充了管理能力建设内容。这些变化应作为后续申报单位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专业建设;经费;管理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9.21;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07)25-0020-0
3“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国家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质量工程。通过示范性院校建设,将使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取得明显的进展,发挥积极的楷模作用,带动全国千余所高等职业院校加快改革和发展,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高职学院的建设方案于 2006年11月末已经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示,但由于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没有达到公开批准后的要求,其后几次易稿,到目前为止,已有22所学校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第二次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公示,经过比较分析前后两次公示的建设方案的内容,揭示建设方案所发生的变化,希望给后续申报学校提供重要参考。
一、建设目标由空洞不实到具体实际
第一次公示建设方案的目标大多写得比较空洞,简单引用文件里面的词句和领导讲话,堆砌“一流”“示范”等修饰词藻,缺乏具体内容。
比如,关于建设目标,大都是写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把学院建成办学条件优良、教育教学改革领先、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领先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或者写学院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努力把学院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等等。
第二次公示的建设方案中,建设目标就写得非常具体实在,都是紧贴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并较详细具体地加以论述,比如下面3所学校(见表1)。
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把建设目标定位于“一高地一中心二基地”: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示范高地,区域社会
培训与鉴定和应用技术推广与研发中心,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验基地。
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定位于“三品牌三基地”。三品牌,即中国金融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品牌,中国经贸类现代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知名品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优质品牌。三基地,即中国金融行业“银领”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经贸类服务业“蓝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全国经贸类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从业人员再提高培训基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把建设目标定位于“四化一模式一中心”,“四化”即“能力培养层次化、基地建设企业化、师生身份双重化、实践教学生产化”;一模式是“邢台模式”;一中心是学院成为邢台地区的“技术服务中心”。
二、建设内容由引用规划到结合特色
第一次公示的建设内容中,大量引用所在地区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内容,或者引用教育部门的文件和领导讲话,而没有学校自己的特色。
如论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时,普遍表示要建设一批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面,要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论述课程与教学改革时,多写到要完善优化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要全面创新,有针对性地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在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方面,大都写以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第二次公示的建设内容中,一般都根据数字数据,条理清楚地把详细的建设内容细致地描述出来。如,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从2+1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手,在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内容等方面都配有具体的数据支撑。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几方面,每一项具体的建设内容,都描述得非常细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专业建设由含糊笼统到层次支持
第一次公示的专业建设内容中,所有的学院都是仅仅从一个层面来论述各自的专业建设,一个微小的不同在于,28个学校中有25个写“专业群”建设,有3个学校写“重点专业建设”。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公示的专业建设有了质的改变。
(一)“专业群”建设的“淡化”
从目前公示的学校建设方案来看,都淡化了“专业群”的建设,把重心放到了“重点专业”建设上面。淡化专业群不是削弱它的重要性,而是通过这种改变,重新重点勾画了建设方案的整个体系。明确写专业群建设的学校中,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把专业群建设分散在到各个内容里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把专业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以并列的形式来写的,剩下的几个学校都是把专业群作为专业建设内容最后的一个小标题来写的。
(二)有层次的财政支持
第二个变化是专业建设由含糊笼统到有层次的支持,尽管表述不很一致,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明确把专业建设项目分为中央财政支持和非中央财政支持的有:长春汽车工业高专、长沙民政职院、湖南铁道职院、四川工程职院、芜湖职院、深圳职院。
威海职院和青岛职院把专业建设项目描述为:中央财政支持和地方财政支持两个层次。黑龙江职院、番禺职院把专业建设分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见表2)。
四、建设经费由纷争投资到合理论证
第一次公示中,学校把建设方案做成了一个争取投资的方案,都是向国家要几百万几千万的经费支持,陈述的不是怎样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还是停留在学校的现有基础、条件设施等方面的展示上。
第一次公示:每个学校建设资金预算、建设进度及年度安排建设项目所需总经费:中央专项资金总额度XX万元;省配套经费总额度XX万元。基础建设费用XX万元;图书资料数据库建设费用X X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费用XX万元;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等XX万元。年度使用安排项目经费 2007年XX万元;2008年XX万元。
第二次公示内容,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从重点专业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公共教学条件建设、基础条件建设、非重点建设专业群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等各个非常细致的角度,合理论证每个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经费支持。在每个重点专业或专业群建设中,建设经费的论述更为详细,基本数据非常准确。建设经费立项的科学论证,确定经费使用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经费投入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整体办学效益的目的。经费使用立项符合了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对教学、科研有长远影响,与本学校、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相一致。
五、建设效益由繁琐复杂到简单明了
第一次公示的各个学校建设方案中,对于预期效益的描述,都是非常公式化的。仔细看28个学校的预期效益部分,描述的内容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并且都是一些语言性的描述,虽然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文字内容部分略显空洞且繁琐复杂(见表3)。
在第二次公示的内容中,这些学校在预期效益方面,修改了非常多的内容,对邢台职院、成都航空职院、芜湖职院、威海职院、四川工程职院、长春汽车工业高专等几个学校的预期效益总体分析后,就会发现这些学校的建设方案对预期效益的撰写,每个子项目都有了具体数据的支撑。
在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方面,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数字支持,要满足多少数量在校生的教学需要,技术服务和校办产业利润年均数额为多少。
针对专业建设能否达到国内与省内领先水平,明确提出了达到国内同类专业领先水平,达到区域内同类专业一流水平的专业数;要建成几个校内实训基地、几个技术中心;提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到的百分比,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专业带头人数量,企业行业技术专家数量。达到国家级标准、达到省级标准的课程门数。
在如何显著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提出取得国家级或省级科研成果,科技服务年平均到款额,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年培训平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年均人次。
针对示范带动作用方面,明确提出所带动院校、辐射院校,对口交流与支援院校的数量及名称。
六、工学结合由蜻蜓点水到系统设计
第一次公示的建设方案对工学结合的思想表达得不够,大都是写工学结合的意义,而没有描述学校内专业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顶岗实习后,没有考虑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在学生下企业后如何跟进。
第二次公示的建设方案特别把工学结合的思想深入贯彻到了专业建设中去,各个学校专业建设都出台了具体实施措施,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工学结合思想在专业建设中体现为:订立合作协议,寻找合作企业,明确双方职责;建立一体化的校内外基地;以优势专业为试点,拟订招生简章;明确指导教师责任;修改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上下学期制度,采用多学期制,采取学分制,实施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顶岗实习各个环节的管理。
七、管理能力建设由一片空白到份量十足
在第一次公示的建设方案中,管理能力建设的内容是一片空白,而事实上,管理能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问题都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瓶颈。
在第二次公示的建设方案中,四川工程职院、番禺职院等都不约而同地增加了管理能力建设内容,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学校管理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优良,各级领导干部务实敬业、清正廉洁,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效率更高,通过班子领导能力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院管理能力的提升。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109所)教育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教......
10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申请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幸福**建设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
2006年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 院校名称 天津职业大学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问题与思考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朱方鸣陈华(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 625号,210048)摘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已进行了五个年头,通过对国家示范性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