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读书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心理学报告”。
环境心理学读书报告
班级:14环境4 姓名:唐明宇 学号:20141107216
环境心理学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关键词:感觉 知觉 环境认知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噪音 拥挤 个人空间 私密性 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它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而我们探索的则是人与周围建筑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说,它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心理学的交集。当前社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已日益意识到行为因素对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建筑环境如何影响行为,迄今仍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环境心理学第十一章的第一节首先介绍了人们关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所提出的各种理论及其的优缺点。包括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环境或然论等等。其中还介绍了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第二节则是对环境-行为信息的概述,介绍了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使用者群体、环境-行为现象。第三节说的是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从一二三节的内容可知,本章主要内容是与环境一行为研究有关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及当前关于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其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而这些成果则有:
1、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环境心理学家提出过许多改进的建筑设计过程,其中蔡塞尔归纳出的“设计循环模型” 可为代表。它特别强调三点:
(1)初步设计阶段,着重收集包括环境一行为信息在内的设计质料,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2)进行使用后的评估,在工程竣工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评估所完成的项目,了解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初步设计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基于行为的设计标准,并将所得到的“诊断质料”反馈应用于下一个设计项目的计划阶段;
(3)形成循环模式,持续实施“假设一实施一验证~反馈”这一循环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系统的基于行为的设计质料。
2、建筑使用后的评估 建筑使用后的评估就是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评价建筑的绩效——将评估的建筑或场所的实测质料与建筑或场地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业主、使用者、设计人员和有关部门,或者作为基础质料,供今后同类建筑或场所设计使用。包 括:经有关部门认可作为设计指南;作为修改设计规范的佐证;供业主、使用者和设计者参考等。持续的使用后评估,对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减低建造和维护成本,提高建筑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一行为信息
按照心理学家提出的新设计模型,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收集与环境、行为及其交互作用 有关的多科学的研究信息,即环境一行为信息。环境一行为信息可分为三方面:
(1)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的信息。其中宏观尺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而微观尺度主要来源于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和工效学。
(2)不同使用者群体的信息,主要涉及不同使用群体对建筑环境的要求。这方面的信息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各种社会调查。
(3)环境一行为现象的信息,包括人体测量、工效学研究、环境对生理的影响、环境知觉、环境认识、环境应激、环境评价、环境态度、空间行为、象征和意义。等这方面的研究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心理学,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学、工效学和文化人类学。
4、建筑的意象
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建筑的使用特点、所包含的意义、可见性以及形式特点在形成建筑意象中起主要作用。
(1)形式特点。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外表、质量和周围环境都会影响意象的形成。其中建筑的外轮廓对记忆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清晰的外轮廓是区别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明显边界,它使建筑从其周围背景中突显出来成为图形。只有当图形于背景差异显著时才能使建筑更引人注意。当每一栋建筑都轮廓独特时,过分的多样又会导致单调。没有作为背景的、大部分建筑的千篇1律,就没有作为图形的、重点建筑的鹤立鸡群。
(2)可见性。可见性与观察者的位置(视线、视距、视野)和建筑周围环境有关。
(3)使用特点和意义。使用频繁程度和使用的独特性也是影响建筑意象的主要因素。
(4)使用者的综合建筑意象。对一种建筑风格的偏爱与理解因群体而异,对社会各阶层而言,不存在“正确的”建筑艺术。每一个建筑师都试图赋予建筑艺术以自身所理解的意义,并期盼公众予以理解。为此,必须与公众在意义与象征方面具有共同语言。还有一类建筑综合意象与使用者的需要和选择有关,即业主综合意象。忽视业主的综合意象将导致方案落选、重大设计缺陷以及建成后的“异用”,甚至还会导致使用者自行彻底改建。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拥挤感、控制感、安全感。作为一名城市规划的学生,如何设计出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严峻的考验。这需要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面,同时对人们的空间行为要有全面的研究,这是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必有的素养。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面向所有市民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只是公共空间应具有一方面特性,拥有能满足个人和人群对个人空间、私密性及领域性的要求也是一个成功公共空间设计必备的特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
心理行为与人居环境浅析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提升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人民的居住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开始追求更为......
幼 儿 对 色 彩 和造型的心里 感 受10级建筑学一班姓名:王云学号:20100910120一、幼儿对色彩的心理感受色彩:物体表面所呈现的颜色。每一个物品都有它本身的颜色,正是因为色彩我......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3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