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 主要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
地缘政治学 主要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一、为什么要学习地缘政治学?
1、地缘政治学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中国的地缘政治学研究现状
3、知己知彼,学以致用。
4、正确认识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避免犯“决定论”和“虚无论”的错误。
二、西方地缘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
1、地缘政治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1)契伦(Kjellen)
(2)豪斯浩弗:在慕尼黑大学创立地缘政治研究所,主办《地缘政治》杂志。代表作《日本帝国及其地理演化》、《太平洋的地缘政治》、《今日世界政治》曾任德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热衷于太平洋及远东问题的研究。
(3)拉采尔(Ratzel,1844~1904):“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认为国家像生物一样,是一种生物有机组织形式,其社会行为遵循生物规律。国家也像生物一样,有一种相当于头脑的组织在操纵着自身活动。国家有机体的生存和运行依赖于他所在的环境,如同生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认为国家有机体通过其领土扩张而增强力量是必然的。拉采尔借用生物的生长、斗争、演变和衰亡概念与国家,藉以表述其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对拉采尔地缘政治学主要理论的评价:他的理论没有区分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及其组成的社会的区别。国家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不能等同于生物规律,更不属于自然规律。国家有机体学说本质上的比拟是错误的。拉采尔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被他人利用。
(4)马汉的海权论:海上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必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又训练有素的海军。
(5)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谁控制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控绘制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6)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学说: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着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
(7)柯恩的“分裂的世界”图式
(8)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命题具有启发意义。从“大文化”或者“大历史”的背景中,更多注重新的主体(民族、种族、各种集团等)、新的势力(宗教势力、文化势力等)的互动关系来研究国际关系富有新意。
(9)亨利.基辛格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21世纪国际体系将以表面上自相矛盾为特征:一方面是分化,另一方面却是全球化。从国家关系的层次看,新秩序将比冷战时期的僵硬格局更接近于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即几个强国并存。将来是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可能还有印度6强和其它中小国家。国际关系则成为真正全球化,其新出现的问题只能在全世界,特别是所有大国参与下才能解决。
(10)布热津斯基关于“失控世界”的见解: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哥伦比亚大学战略学教授。1993年发表《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的混乱》、《大棋局》
(11)战后地缘政治学者的视野相对开阔,试图把地理因素放在与经济、文化等相应的位置去认识它对政治的作用,形成总体的综合的观念。研究方法也有进步,从传统的经验归纳到运用逻辑分析,还有系统方法、行为主义方法等等。开始以新的、多元的视角审视世界。
三、中国古代政治地理思想
五服制:《国语.周语》:“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外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着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五服即5个不同层次的政治地域构成的地缘政治体系。
管仲:“地者,政之本也”。说明地理环境是政治活动的基本因素。孙武:《孙子兵法》略有政治地理学之端倪。
孟子:认为“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强调了诸侯治国必须重视地理环境,同时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国家组成的三要素。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政治地理观。范睢:远交近攻政治地理观 诸葛亮:三分天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环形结构:中原王朝----羁縻地区---藩属国 国防思想:以藩为屏、以夷制夷、中国中心论: 重陆轻海:
四、中国近代政治地理思想 林则徐海防边防并重思想 孙中山陆海空权并重的地理政治观 关注时事、关心未来、关怀人类
东亚共同体:尽管到目前为止,“东亚共同体”这个概念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澄清,但值得关注,它包括哪些国家?谁来主导共同体建设过程?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未来亚洲如何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谈判与地缘政治:
一、人类发展历史上第一次面临关乎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考验全人类的智慧。
二、人类需要检讨以往的发展模式。
三、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由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绿色技术、绿色革命)。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思维应运而生。
四、“中国威胁论”在经历了“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即“中国环境威胁论”。
五、在国际政治中,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气候、能源、公共卫生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六、气候谈判也是一种地缘政治:谈判结果会直接影响未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碳关税、碳金融、碳市场将是未来经济活动中常见的词汇。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主义、低碳技术转让、减排资金的管理权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问题。
七、气候武器:人工干预气候技术若被用于非和平发展方面,人类未来? 面对未来,我们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值得研究。
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测量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1)测量的任务和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2)地面点位的确定;(3)直线定向和坐标推算;(4)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原则。2、教学要求:了解测量的任务及其在......
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的不同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绪 论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了解解剖学发展简史。了解人体的分部......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大纲第一部分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1)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地......
园林设计Ⅰ教学内容及作业要求学时数:72学时(讲课:20学时;课程设计:52学时;实验:无;实习:无) 学分数:4 主教教师:宋力 songli024@126.com, la_under@126.com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
《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要求及作业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一)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对水和电解质的需要及分布,掌握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