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_中国梦介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5:17: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梦介绍”。

中国梦•我的梦 每颗平凡心都有五彩梦

华龙网

梦想,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一股永远激励人前行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而中国梦并不抽象,与你、我、他,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正是我们亿万中国人的个体梦想,汇成了宏大的“中国梦”。

今天,我们通过探寻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心中一个个简单而真实的梦想,来触摸我们这个大时代的“中国梦”跳动的脉搏。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们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们期待,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1、出租车司机舒其彬:梦想去趟新马泰 出租车司机舒其彬。

人物简介:

舒其彬,38岁,重庆国泰出租车公司司机,在重庆开出租车3年多。

梦想宣言:

人该有梦想,而且是切合实际的梦想,不能做“白日梦”。

梦想故事:

舒其彬的梦想是去趟新马泰,因为别人都说那些地方很漂亮,很值得去看看,所以他很想带家人去玩一趟。

舒其彬是四川自贡人,前几年在贵州那边做业务,但是做业务喝酒喝太多了,把胃伤了。三年多前,他来到重庆当起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跟做业务比,开出租车不用喝酒了,但也不轻松,开一天车下来,累得倒头就想睡。但在舒其彬看来,每天拉形形色色的乘客,聊各种话题,很充实,每天回到家,还能清醒地看到老婆娃儿,不用像以前经常醉醺醺地回家。

舒其彬说,他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之前做业务是,现在开出租车也是。他计算着,去趟新马泰怎么也要一两万块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不能实现的。他说接下来要继续好好开车,等再存点钱,就准备开始实施梦想的新马泰之旅。

2、摄影工作者罗川:梦想有更多人体验神奇的水下摄影

人物简介:

罗川,32岁,重庆门图水下摄影艺术总监。

梦想宣言:

梦想可能每个人都有,都要迈出脚步去追它,梦才可能实现。

梦想故事:

罗川之前在一家市级媒体有份稳定的工作,因为热爱摄影,想尝试更多的摄影方式,去年他辞去工作,和朋友一起开了家水下摄影工作室。

“我们父母那一辈结婚拍照片,就是一张;我们这一辈结婚拍照,就是很多张、很多本,有些还要到国外去拍。以后每对新人结婚,可能都要拍一套水下婚纱照,时代的变化就是这么快。”目前,水下摄影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还很新鲜,不过罗川觉得,有一天,这样的新潮会变得见惯不惊。现阶段,他的梦想就是能有更多人来体验神奇的水下摄影。

工作室开了几个月了,虽然愿意尝试水下摄影的人还不是太多,但罗川说,他和朋友会坚持下去,他们相信,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会比他们期待得还快。

3、环卫工人陈梅:让自己打扫的街道每天保持清洁

人物简介:

陈梅,女,42岁,北碚区环卫工人。2002年至2006年连续五年荣获重庆市环境卫生管理先进工作者并被授予重庆市“十佳城市美容师”的称号。2010年被评为北碚区首届“感动北碚十大人物”和“北碚区十佳巾帼建功标兵”。

梦想宣言:

用我手中的扫把带给这个城市每一天的清新和洁净。

梦想故事:

对于陈梅和她的同事来说,每个清晨和黑夜,他们的身影浮现在城市的每条大街小巷。从事环卫工作20多年来,他们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不仅仅是北碚区相继荣获的“国家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区”、“国家环保模范区”、“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这一个个“硬性”称号,更是市民们那由衷的赞许。

对于陈梅来说,她的“中国梦”质朴而神圣,就是每天看到大家走在她打扫过的整洁的道路上,大家满意的笑容就是她发自内心的笑容。4.大学生志愿者薛巧:让更多的同学享受免费英语培训 大学生志愿者薛巧

人物简介:

薛巧,22岁,西南大学经管学院大三学生,该校学生特立服务总队副队长,该组织是在助学中心指导下开展公益性志愿者服务的学生组织。目前有骨干成员100多人。

梦想宣言:

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安心学习、共享图书资源、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梦想故事:

就在这个4月,由西南大学学生特立服务总队开办的第7期资助贫寒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免费培训班开班了。这个班的老师是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出来,对贫困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切实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每一期学员名额控制在200人以内。

薛巧也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据她回忆,西南大学英语四、六级免费培训班自开办以来,截至目前,已让一千余名家庭困难学生受益。“这个班会一直办下去。”薛巧说,她心中的“中国梦”就是继续传承和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免费培训班,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5.文化工作者俞冰:梦想有很多 期待一一实现 文化工作者俞冰。

人物简介:

俞冰,35岁,重庆市文化交流中心工作人员

梦想宣言:

有梦想才有未来!

梦想故事:

俞冰一直在文化战线工作,已有十多年,参与过重庆很多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

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化工作者,俞冰亲身感受着重庆文化的一步步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一步步增强。

俞冰的梦想有很多,有关于重庆文化的梦想,也有关于自己小家庭的梦想。“我的梦想有很多方面:对于国家,我梦想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对于工作,我梦想重庆文化扬名世界;对于家庭,我梦想一家人欢乐生活;对于个人,我梦想环游世界。我会期待着这些一一实现。”

这些梦想,都需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俞冰说,今后的每一天,她都会像以前一样,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一步步拉近与梦想的距离。

今年“五四”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青年节。教育部党组10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一系列重要讲话和4月8日召开的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精神,以“弘扬‘五四’精神,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师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边防查缉女警张海露的“中国梦”

4月9日,张海露准备上岗查缉工作。在中缅边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勐海边防大队兴海查缉点,年仅26岁的云南籍女警张海露奋战在边防查缉的第一线,屡立战功。张海露曾经是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户籍民警,自2012年10月被调入该查缉点工作,先后参与破获毒品案件18起,和战友缴获毒品100多千克,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缴获枪支数支„„面对犯罪分子,张海露不畏惧、勇当先;在工作中,她善于琢磨、敢于创新,学习前辈们“望闻问切”等查缉方法,在查缉工作中认真细致。她最大的希望是边疆地区能和谐安静,远离毒品的侵害。

为实现中国梦作铺路石

来源:人民网

4月3日,“当代中国哲学家黄枬森先生追思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及黄枬森先生的学生、亲属齐聚一堂,在清明节前夕共同追忆这位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学术思想、道德文章和崇高品德,探讨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黄枬森先生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认为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北京大学乃至全国学术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一面旗帜。黄先生继承发展了李大钊、冯定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优秀北京大学传统,成为北京大学精神在新形势下的杰出代表。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黄枬森先生对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乃至整个哲学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此前举行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系100周年学术盛典上,作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的黄枬森,被授予“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最近,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再次获得哲学排名第一,其中包含着黄先生的重大贡献。

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局长韦建桦译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朱德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李德顺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李小兵教授等人深情追思了黄枬森先生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足迹,认为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人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这四大领域中,都有开创性的重大理论创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韩立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国防大学卢冀宁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杨生平教授、北京出版社编辑岳民英编审等人则指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黄先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堪称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学术界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一面旗帜。

九十高龄的黄枬森先生,晚年自动请缨,亲手创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辅助他工作的王东、丰子义、聂锦芳、徐春、杨学功等以及他的女儿黄萱,向大家介绍了黄枬森先生的理论贡献,特别是他最后十年为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而殚精竭虑。九十高龄的最后三年,他带头建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呼唤加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建设,矢志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创新的重点研究基地。

黄枬森先生一生践行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学风高尚,师德贤慈,朱德生、楼宇烈教授及杨金海、韩庆祥、李凯林等黄先生授业弟子,回忆起在黄先生门下的情景时,一致认为黄先生是高尚师德的当代楷模。

与会者认为,作为北京大学后来人,一定要继承黄枬森先生遗愿,发扬黄枬森精神,大大加强北京大学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以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气派的哲学创新,为党的十八大后实现伟大中国梦,作哲学上的铺路石子。

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尚新建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王东教授分别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记者70余人参与了追思会

吴栋才——托起农民的“中国梦”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才扎根农村35年,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当地群众奔向共同富裕。

四月的永联小镇,成了旅游热点,投资15亿元兴建的农民居住区是和谐美丽的现代农村水墨画。

吉林游客冷喆:来到这里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很震惊很惊讶,与我想象中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看到的都是现代化城市的面貌。

40年前的永联是一片低于海平面的不毛之地,村民年分配水平只有68元,村集体负债累累。

村民王军华:从我懂事时起,我家的房子就没有一块砖的。

1978年,42岁的吴栋材来到永联,带领村民,挖鱼塘,办工厂。一举成为全县的经济强村。吴栋材婉言谢绝了上级领导准备调他到镇上工作。他说:

吴栋材:干部不在大小,把事情做好就行。

1995年,富起来的永联开始合并周边的贫困村,原来只有800人的永联村先后并入了周边6个穷村,成为一个万人大村。

吴栋材: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共同致富。

如今的永联村,销售收入突破380亿元,人均收入28000多元,76岁的吴栋材还在琢磨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分配制度,让永联永续发展,实现长期富。

吴栋材:真正实现现代化的永联、城乡一体化的永联、共同富裕的永联,还有相当一段路。我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好一些!

中国梦

梦想是什么?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

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教师征文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就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有了梦想就有了生活要达到的目标,生命才有了意义,就有了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方向。我有过很多梦想,年少不识愁......

中国梦

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们收获林丹、刘洋;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努力;于是我们收获千千万万为美丽中国付出......

中国梦

“中国梦”升旗仪式方案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做升旗的主持人。然后请大队长讲话,分别介绍升旗手和我们的主题“中国梦”,我们为什么要以这个为主题。然后出旗,唱国歌,找几个人上......

中国梦

关于团中央“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写作的指导指导一:中国梦大赛指导: 何为中国梦当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时,美国梦成为互联网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黑人孩子通......

下载中国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中国梦介绍 中国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