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文化教育应从学生的兴趣,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捕捉生活细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领会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差异;交际能力
一、引言
小学英语不仅只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实现这个任务,仅一味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时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突出英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工具的性质,否则英语教学与英语本身承载的文化将会被不适当地割裂开来。其后果就是,学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常犯本可以避免的“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不能接受的言语行为)。语言学家沃尔森就曾经说过:“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沃尔森的这句话提醒人们,外语与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违背了外国的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文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适当的渗透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文化知识,以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运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流利的交际。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原则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同步进行的原则。
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宜采取文化专题课的形式,要不然会使学生觉得乏味。只有结合语言教学讲授文化知识,并且能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之所在,切实培养起学生“根据场合说话”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学好英语。
(二)文化学习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则。
小学英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诸如政治、经济、宗教 等抽象、复杂的文化项目超出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范围,因而不适合作为对小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即使是关于风土人情、人际往来、休闲娱乐等内容的文化知 识也要尽量加以简化,让学生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即可。
(三)文化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渗透文化意识应密切结合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景,扩大实践的途径,增加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对文化具有更生动、更真实的感受,从而把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文化氛围之中,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一)创设环境,营造语言氛围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营造英语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班上的英语学习园地版面小,同班学生英语水平比较接近,可以编写一些国外孩子经常玩耍的游戏,如Bingo,填字游戏,猜谜等,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班上的学习园地版面应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1.通过词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相关背景知识,以便真正了解其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的介绍。比如,在上动物一课时,教授“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就像“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等常用词语;但是“cat”在英美是贬义,指包藏祸心的女人;而“lion”指坚强或刚强的人,如“ I have a lion in my heart.”。在教授颜色一课时,应当列举许多外国例子“green hand”(生手)“black tea”(红茶)“blue water”(大海)。在教授水果一课时,可讲“apple”,“banana”,“tomato”的特殊寓意。“apple”在英语里有心肝的意思,如“The apple of my eyes”,还可以指棒球,如“He likes to play apples.”。“banana”一指鹰钩鼻子,二指出色的喜剧演员,如“There is a big banana on his face.”“A first banana.”。“tomato”指迷人的,漂亮的女人,如“She is suca a tomato.”又如“dear”,在英语中,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下,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羡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他们常常用“亲爱的”(darling)来表示。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所以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因此我们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短语的学习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正确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通过对话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简单,常用的对话。而这些简单的对话中往往存在着很浓的文化色彩,教师应利用好这些对话内容渗透文化意识。如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对话中一句句子“Would you like some water?”教师应告诉学生,西方人一般不直接拒绝,而是婉转的说“Thank you”。但是西方人也不一直都表现出婉转的。如对方恭维你衣裳漂亮“How pretty!”时,中国人往往会说“不,一般般而已”等,而西方人认为你是发自内心的赞扬,他们也会回答“Thank you”。西方人在某些方面比较直接。又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A中At Christmas一课,其中就有句子“Here’s your present, open and see”。西方人往往会当面拆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I like it very much.” 但是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因此教师在课上不如让学生收到礼物后立即打开,体验收到礼物的惊喜。学生通过感受西方的文化礼仪可以更好地来运用语言。
3.通过歌曲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一些优秀的英语歌曲中也蕴涵着西方国家的风俗文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教一些歌曲,同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有关的文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比如在学习歌曲“Silent night”时,可以告诉学生,西方人士大部分信仰宗教,那不妨给学生讲解一下,耶稣降生一说。以及“13”在信基督教的国家里被看作不吉利的数字等。另外,有些歌曲也体现西方人士特有的幽默。又如在《新课标英语》第二册Module一课Old Macdonald一歌时,让学生分组轮唱,边唱边叫绕口令似的词,越来越快的节奏。有些儿歌很好的体现了英语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果将他们很好的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过程中学到语音,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通过日常生活,渗透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之一。
1.通过问候语渗透文化意识
在问候语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很喜欢用“吃饭了吗”来互相问候,而若你对英美国家人士说这话,他们很可能会误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这就需要教师告诉学生,不妨用“询问天气”来互相问候更为地道。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英美国家人士,你问他“你去哪啊?”对方会认为你刺探他们的隐私,这也是极不礼貌的。教师也应加以说明。另外,在讲到“Thank you”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般我们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的“谢谢”,在英美国家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没,准备一顿晚饭,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也是非常得体的。
2.通过称呼语渗透文化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用到的姓名在中国文化和英美国家的文化中也是有差异的。我们通常先姓后名,而英语中却是先说名后说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感兴趣的内容。英美国家把男士称为Mr,女士称为Mi(已婚)或Mrs(未婚),Ms(不明婚否),Sir和Madam 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称呼别人“同志”,“主任”等称呼,而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等外,不分年龄、地位都可以只呼其名,包括你的兄弟姐妹。这些都是和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应利用好每个机会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
3.通过体态语渗透文化意识
在运用体态语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四)通过亲身体验,渗透文化意识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Tell me, I will forget.Show me,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因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节日里给学生开展有关主题活动。比如在圣诞节那天,可以给学生开展一个主题班会活动。由师生共同把教室布置好,创设有关圣诞的氛围。然后围绕一圣诞主题开展活动。让学生听圣诞歌曲,扮演圣诞老人,互赠礼物等。在西方,每个节日都有一些活动。如情人节,人们可以互赠礼物,学生可以自制爱心卡送给老师、朋友或任何喜爱的人。又如万圣节,传说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放置用南瓜灯笼为鬼引,然后孩子们也会装扮成妖魔鬼怪,挨家挨户敲门乞讨。他们会对主人说“Trick or treat or something to eat?”意思是“款待还是恶作剧?”主人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等吃的给孩子们。再如愚人节,一上课,教师宣布今天不上新课,大家抄一到五模块单词各10遍,学生肯定都会露出极不情愿的神情。这时教师转身离开教室,大约亮分钟后再返回教室,告诉他们今天是愚人节,然后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愚人节的来历以及愚人节里发生的有趣事情,让学生创设不同情景模拟表演,等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相信学生们都会很喜欢这些活动,因此,教师不妨多给学生开展这些活动,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如用英语进行节日庆祝活动,每逢“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元旦,都要组织学生制作节日贺卡,用英语写问候语,用英语问候节日快乐,用英语唱各种节日歌。通过活动来亲身体验用英语交际的感觉。还如第二册第九模块的Food一课介绍食物时,再补充一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元宵(sweet dumplings)、粽子(zongzi)、月饼(mooncake)、饺子(dumplings),在学生能说各种食品的英语名称的同时,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确知道每种食品所蕴涵的意义,还随机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地不同的节日食品。如:万圣节的食品是南瓜饼,复活节的传统食品是肉食(主要有羊肉和火腿),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为圣诞节添姿增色的美味是大蛋糕。真正重视双向交流。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是在传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使他们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又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真正学好英语,为将来走向社会,面向世界做准备。
参考文献:(1)陈励.《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J].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2004,(1)
(2)陆田森.《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J].跨文化交际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2004,(4)
(3)黄佩娟.《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J].文化与翻译之我见,2004,(4)
(4)欧阳雪青.《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J].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和强化措施,2004,(4)(5)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摘要]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教学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中学......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论文1.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实用型、技能型的英语人才日益受到重视。高职英语教育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教学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