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学生辍学原因论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中心学校滕兴宗
在实现“普九”以后,如何有效的控制初中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已成为摆在所有农村初级中学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关系到能不能巩固“两基”成果,能不能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学生辍学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活动时间最多的地方,正常上学时间内,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一生之中最大的地方之一,学校的教育对于学生是否辍学有着极大的关系。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辍学生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由于学校教育的不良后果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质量因素
通过走访调查,初中阶段学生辍学最多的二年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厌学。而造成学生厌学的表象原因是课程量增加、课程难度增加导致学生学不懂,最后导致其厌学而辍学。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一问题的内核在于:从小学起,部分学生并未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应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说并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规定。在过去,这部分学生是应该留级继续学习的,但是现在学校要完成规定的“按时毕业率”,不允许学生留级也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各个学校为使小学毕业率达标,不惜编制7—8套复习题发给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又从中抽取试题编制毕业考试试卷。经过反复强化训练的学生毕业考试时确实都能考出良好的成绩使家长满意、学校满意、教育主管部门满意、政府满意。但部分学生小学毕业后其掌握知识的程度只达到三、四年级的标准水平。在经过一个暑假的时间后便遗忘了大半。这样的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如何能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呢?于是许多家长感到很困惑,现在的初中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孩子明明在小学时成绩很好,为什么一到初中后学习成绩就下降?为什么考试老是不及格?通过实践,刚进入实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利用小学毕业考试的原试卷对他们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发现成绩要比毕业考试的成绩人均下降30—50分,其中最高的下降100分以上,而数学科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语文科。部分学生毕业考试数学成绩达80—95,而再次进行测试时只能达到20分左右。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一学习的时候,开始还感到新鲜,尚能耐着性子听课。但当发觉老师讲的他们全都听不懂的时候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来到学校,上课听不懂就极不耐烦(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又还得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讲话、不能作其他的事、不能打瞌睡┉┉;不到学校又要被家长责骂,总之他们感到左右为难。有部分理解学生的家长干脆就直接让孩子回家,有部分家长则是对孩子实施打骂,导致学生严重逃学、旷课,最后辍学。说实在的,我从心里怜惜和敬佩这些孩子,要他们年复一年每天七节课老老实实的坐在教室里听他们更本就听不懂的课,就是成人都难于做到的,何况是孩子。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摧残和对国家未来的极端不负责任。这是其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一层次的学习,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
但目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则是背道而行的。上面我们谈到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在七十年代以前,“留级”是学校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补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是由于国家对学生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作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学校是无权让学生留级的,既使学生成绩都是“0”分也只能让其升级随班就读。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会不合格?为什么不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什么不去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实际上导致学生成绩不好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的智力发育差异。人的智力发育是不平衡的:有的人聪明一些,有些人反映迟钝一些;有些人对所学的东西过目不忘,有的人则需要反复背诵才能记得住。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差异,虽然同在一个班读书,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这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与教师的素质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要不然科举时代就不会出现有人二十多岁皇榜高中,有人终身落魄;高考时就不会出现六百多分的高考状元和一百多分的落榜生并存的现象了。在私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要先学完一科再进行第二科的教学,学得是扎实的(我这里并不是说私塾就比学校好),先生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于天资愚钝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学几年的办法补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而现代教学则是大班形式,使用统一的教教材、统一进度、统一教学模式,又不能留级。这样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况且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天资愚钝一点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可能等到他们完全学懂以后再进行新课教学。这对于他们是极其不利的。
②学生性格差异。人的性格有一半以上先天的;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群体里面,总是有人好静,有人好动;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并非是通过教育能改变的。因而学生在学习时总是有人好学一些,有人贪玩一些;而且学生学习时总是会对某些科目偏重一些,感兴趣一些。最后反映出的结果就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成绩好,天资愚钝又贪玩的成绩差;而那些天资愚钝但又好学的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所花的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得多,这就得靠“留级”来调节,而学校恰好没有这个权力。在七十年代以前,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决定学生是跳级、升级、还是留级,既可以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补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又夯实了学生知识的基础。学校一旦失去这种手段,调皮、贪玩的学生会认为反正不学习也要升级、也要读初中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因为基础差被强行升级而学习更加困难。
③纪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我个人理解,这本是对某些学校动辄开除学生的做法的限制,并非是不能开除学生。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否则的话,我们的监狱就不需要了,法律也可以不要了。对那些道德品质极其恶劣的、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屡屡旷课逃学的因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以示惩戒。事实上,任何教育都是同惩罚并存的,没有惩罚的教育其效果是难于保证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学校教育在那些道德品质极其恶劣的、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屡屡旷课逃学的学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政府官员把“不得随意开除”“理解为不能开除”。因而学校对上述学生毫无办法,在采取了一切教育方法都不生效以后只能听之任之,学校的任何纪律都因此而变得对学生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作为学校,必须向教师要好的教学质量,因为评职评先都必须有好的成绩,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是看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想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要想得到社会的公认唯一选择就是搞好课堂教学。但当他们面对那些捣蛋的孩子在通过无数次教育和家访而不生效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体罚,或者放任自流,而这又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作为每一个农村中学的教育者来说,是不能对学生进行过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所以,学校一般也只能听之任之。但部分教师在相当气愤的情况下,还是会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体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家长支持的话还好办一些,但如果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就会往上级告老师,此时的教师还要承担体罚学生的后果。当然,通过体罚,某些学生确实能够改过而认真学习,但更多的是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反感情绪、甚至严重的对立情绪。他们会把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甚
至故意捣乱课堂秩序当作是对教师的报复。久而久之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导致学生成绩不好的主要因素,这是其二。
2、教师教育方法因素
总的来说,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的,但个别学生性格倔强,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我们也有个别教师方法粗暴简单,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动不动就对稍有过失的学生加以训斥,或者不问青红皂白抓住学生就妄加指责,从而导致学生反感,次数多了学生就会误认为老师整他;还有些教师对学生过于的关心,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也会导致学生的误会;还有的是因为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反感。以上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情绪,对立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某些学生会选择逃学、旷课、故意干扰课堂教学来作为对老师的一种报复;有的学生则会选择辍学以逃避老师;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殴打教师的程度。
3、家庭因素。
有许多学生因的父母离异后双方都不愿意自己被孩子拖累而把孩子推给了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而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又因溺爱孙子而疏于管教,导致学生过分贪玩或者沾染上一些诸如喝酒、抽烟、逃学、撒谎等坏习气,最后导致辍学这是其一。
有的家长因自己的经济较为优越或者较为拮据而对学生产生误导。经济宽裕的认为孩子在学校能学多少算多少反正不愁钱花,初中毕业后随便找点事干干就行了;经济拮据的则整天疲于找钱,对孩子疏于管教,认为孩子成不成才是自己的事反正读了书也没多大用处。这两种情况都导致学生胸无大志,成天鬼混最后辍学这是其二。
还有的家长因工作过于繁忙,虽然很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总是抽不出时间,只好寄希望于学校;也还有一些家长,平时对孩子少管教,等孩子犯了错误又给孩子一顿拚命的打。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初中以后学不懂,最后辍学的原因,这是其三。
4、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滋生了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人民群众在深恶痛疾的同时又有几分无可奈何,有时为办成某些事而随波逐流。这些自然而然的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里,孩子的心里从小就种下了“钱”和“权”的种子,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老师教育他时,还蛮有道理的数落老师的穷酸、无能;有的孩子仗着自己的父母或亲属在政府或要害部门工作,在学校为所欲为:从小逃学、抽烟、喝酒、赌博、打架,其他的孩子惹不起他,学校拿他没办法,而这种孩子的后面又往往有一群家庭经济拮据的孩子跟着跑——因为这种孩子有钱,出手大方,会
请其他的孩子抽烟、喝酒、玩游戏,还可以指挥其它的孩子去打不逃学的孩子。有的孩子不敢去上课,只好辍学。其他的孩子时间一长学业就荒废了,最后也只好辍学。
5、经济因素。
有些学校办学条件有限,不能为离校的比较远的学生提供住宿。有的地方因为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老师分不进去,这种地方的小学教师多半是请本地的初中毕业生或念过几天初中的学生代课,教学质量极差。学生上初中后,成绩好的,硬着头皮撑下来,成绩不好的,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在学校里遭罪,干脆让孩子回家。这种地方的辍学生最多,学习成绩达到中上等的极少这是其一。有的人家,至今还没脱贫解困,孩子读初中以后虽然学校免掉了杂费,国家还有民族生补助费、寄宿生费等一系列的补助,学生的基本生活还是保障不了,这是其二。
6、执法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它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七章第四十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又相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就学”但是,现在许多乡镇级人民政府并未履行其职责,虽然乡镇人民政府有专管教育的职能机构——教育辅导站或教育办公室,但其工作也仅限于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指导和对初中的行政管理,而把控制学生辍学的任务交给学校。有的乡镇与学校签订的综治责任书上规定,如果该校的辍学率超过规指标则该校的考核为不合格。学校只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而并非是执法机构,更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或权利主张人,对学生的辍学与否并不具有约束力,更谈不上具有法律效力。这种不负责任的执法实质上是形同虚设。
二、对策
在我们分析了初中生的几种主要的辍学原因后就不难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切实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乃至于今后的前途。只有彻底的抛弃现有的教育中的浮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才能杜绝那些学生因听不懂课丧失学习兴趣而辍学的现象发生。从根本上控制学生辍学。
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调整政府义务教育指标,恢复留级制度,适当放宽困难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对那些未掌握本年级基础知识经考核尚未达标的学生应当允许留级,使他们牢固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切不能再揠苗助长。
3、切实理顺学籍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教育惩罚制度,对那些屡屡逃学旷课、道德败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而又屡教不改的、影响极坏的,有条件的地方应送交工读学校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准予开除其学籍,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校园应当是一方净土,不允许任何害群之马存在。
4、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在目前的体制下,学校对教师只有使用和管理的权利,而无更深一个层次的权利,这样很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利于
学校对教师的制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教师还缺乏压力,特别是农村初中,因教师严重缺编,人际关系复杂,如果不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话,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难以做到的。
5、加快学校布局网点调整的速度,加强寄宿制的力度,一来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提高办学效益;二来切实解决了边远农村学生的住宿、就读,保证适龄学生能够健康的学习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少辍学。
6、乡镇级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督促家长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对未依法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就读的,采取法律手段强制要其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就读。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管窥之见,总之,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已迫在眉睫。我认为: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切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
参考文献:
1、2006年6月第257期《班主任之友》中的《从我不想学到我要学》。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其对策江夏五中严洪斌摘 要:当前农村中学生辍学状况及特点。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应采取的对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一、影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核心因素――家庭1、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仍然是学生被迫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地处边远的山区、浅山区、经......
农村中学学生辍学原因初探姓名 王云晓单位 唐河县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电话 ***农村中学学生辍学原因初探唐河县祁仪乡第一初级中学 王云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因......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张朝鹏摘要:农村中学出现较多的厌学辍学,是因为升级制度;是因为单调的校园环境;是因为单调的课堂、教师;是因为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是因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