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养殖业抗冰救灾情况汇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抗冰救灾”。
蓝山县养殖业抗冰冻雪灾工作汇报
蓝山县畜牧水产局(2008年2月20日)
蓝山县地处湘南边陲,南与广东连州市接壤,北与郴州市嘉禾、临武两县相邻。境内交通便利,永连公路和在建的二广、厦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广州仅300公里,距郴州10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5.5万,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是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243个县之一。全县年发展生猪80万头,出栏49万头;年发展牛羊14万头,出栏5万头;年发展家禽360万羽,出笼210万羽;有大小水库36座,池塘8180口,养鱼水面1.1万亩,水产品年产量2500吨,养殖业产值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是全省35个外销生猪生产基地县之一和全省8个湘东南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冰雪情况
从1月12日始我县出现持续冰冻天气,至今已达一个多月之久,其中有6天降特大暴雪,强度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猛,特别是元月31日20时至2月2日8时的36小时内降雪量达65.8毫米,南部山区达到75毫米以上,全县下雪量累计达到185.5毫米,积雪厚度达到40厘米以上,山区达60厘米以上,冰冻最大直径70厘米,最低气温达-3.4℃,是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冰冻时间最长、降雪量最大、积雪最厚的冰冻灾害天气。
二、灾情特点
1、灾情最重。此次特大冰冻灾害强度之大、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历史罕见。目前,蓝山冰冻天气依然持续,还有荆竹、汇源两乡被冰封,进乡公路积雪厚,无法通车。预计雪灾侵蚀还将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2、范围最广。据统计,全县25个乡镇(办事处),358个行政村,35.6万人口,1806平方公里全部遭受冰冻灾害的侵蚀,其中重灾村265个,重灾人口21.4万人。
3、损失最惨。此次特大冰冻灾害给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9.6亿元,是2006年百年一遇洪灾损失2.17亿元的9倍。持续的冰冻天气使我县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通信、电力、供水、道路交通、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一度出现了行路难、照明难、购物难、用水难、农业生产难、通讯难等问题。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维持,整个蓝山就象一座孤城。在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到0.25亿元,为历年之最。
1、畜禽养殖损失严重。冻死家畜18462头(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2.84万元,其中冻死猪17236头、牛514头、羊712只;冻死家禽12780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万元;冻死家兔5224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万元;全县因冰冻寒冷引起发病家畜8951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05万元,其中发病猪7953头、牛390头、羊608只;发病家禽6228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发病家兔1912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万元。这次灾害对我县规模养殖场带来巨大地打击,其中以湘蓝地大牧业有限公司受灾最重,因冰冻造成供电设施毁坏停电无法保证保温取暖、正常营养水平和生猪正常饮水造成死亡的猪达到1300多头,倒塌栏舍1000㎡,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万元。其它规模场也在这次雪灾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2、水产养殖损失严重。我县持久的冰雪寒冷天气,引起养鱼水面结冰,且大部分养鱼水面水位低,造成池塘缺氧泛塘。同时持续多天雨雪天气后,大部分水库和鱼塘出现水霉病,造成全县0.78万亩养鱼水面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倒塌孵化房4处,面积256㎡,直接经济损失274.6万元,冻死亲鱼18组,鱼种106.2万尾,成鱼128.6吨。
3、设施设备损失严重。全县冰雪毁坏畜禽栏舍1952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2.6万元。其中规模场倒塌面积达到15000㎡,毁坏严重的有湘蓝地大实业有限公司倒塌1000㎡,总市办事处颜桂林村颜金盛和颜学志两户倒塌近1000㎡。毁坏设备32件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万元;因长时间停电和交通阻塞,使疫苗等生物制品无法正常保管,全县损坏疫苗6140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万元;因缺液氮损坏牛冷配冻精4258支,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三、抗灾救灾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冰冻灾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1月25日全市抗冰救灾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1月27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1月3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先后于25日、28日、30日、31日和2月2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县抗冰救灾工作,认真分析形势,即使根据灾情变化作出安排部署。县畜牧水产局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树立抗大灾,抗久灾的思想;克服寒冷天气的影响,勇于深入一线,树立为养殖户服务的思想,帮助和指导养殖户度过难关,降低损失。为了统一指挥好救灾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许洋名总揽,县长严兴德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蔡建军任副组长,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副县长为成员的抗冰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县畜牧水产局也成立了以谭春生局长任组长,何建明、胡希武任副组长,李辉、骆良雪、何朝盛、于国安、钟寿远、廖光宇、唐向新以及乡镇(办事处)动物防疫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水产局防寒抗雪灾工作领导小组。
2、加强指导,组织养殖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一是根据电力供应瘫痪,一时难以恢复的现状,我县制定了用油紧急预案,保证正常生产用油。凡是对情况属实,用于养殖业正常生产用油的,无论是养殖户自己还是由畜牧部门带领去批用油指标,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总是优先供给。二是由县政府组织召开养殖业抗灾救灾现场会。2月2日,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盘德平组织县农村办、县畜牧水产局、县交通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在总市办事处湘蓝地大实业有限公司猪场召开养殖业抗灾救灾现场会,有力地促进了养殖户在大灾面前不气馁,树立抗灾救灾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县畜牧水产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乡镇办事处与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一起走村窜户进场,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防寒保暖准备工作,防止冻死冻伤。全县共发放《雪灾养殖业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措施》等宣传资料15000份;指导养殖户购置发电机组70余台,确保规模养殖场畜禽用水和幼畜禽保暖用电以及饲料加工用电的需要。四是对水产养殖户,由县畜牧水产局派技术人员指导养鱼户蓄水保温和对结冰的鱼塘进行破冰,对出现了水霉病的养鱼户使用药物及时进行处理,保证鱼类正常生产,防止死亡。五是组织养殖户清扫屋顶积雪,防止栏舍倒塌。这次雪灾持续时间长,下雪量大,由于畜禽栏舍一般都是用木料做支撑的,因此要及时清理屋顶的积雪。2月3日,畜牧水产局人员分别下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办事处)组织养殖户清理积雪。谭春生局长下到规模猪场亲自帮助养殖户清扫积雪和对防寒设施进行加固,感动了周围的老百姓和干部职工,纷纷前来帮助。
六、指导养殖户,在春节期间,对可以出栏的畜禽及时出栏,能上市的尽量上市,减少饲料供给的压力。
七、指导养殖户开展救灾补损工作。我们一边组织养殖户清理积雪和倒塌的栏舍,一边指导有条件的养殖户进行补栏,发展再生产。同时协助中华财产保险公司对因冰冻天气造成死亡的能繁母猪及时进行鉴定理赔,把赔偿金及时发给养殖户,以便他们进行再次够苗发展生产。目前广大规模养殖场均留有了一定的生猪种苗,以便广大老百姓购买种苗发展生产。
3、加强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帮助。持续冰冻天气,公路交通中断,饲料调运困难,部分养殖场饲料供给出现紧张,县畜牧水产局坚持24小时值班,对养殖户的来访热情接待,对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做到有问必有回复。
4、进一步核实统计灾情。1月31日,县委政府要求各个部门要把灾情实事求是的调查上报。县畜牧水产局机关除1人留守办公室外,其余人员和45名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冒着严寒对辖区内养殖业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对规模养殖场和种畜禽养殖户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和指导,实行灾情日报制。为了进一步落实核查灾情,2月19日,由县畜牧水产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专职动物防疫员按照省市统一的表格形式再次进行灾情核查,确保灾情统计如实上报,做到不漏掉一户受灾的灾情统计。灾情调查表汇总后,积极向上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对养殖业的支持。
5、开展春防工作,强化预防免疫,强化消毒。冬末春初低温高湿,是口蹄疫、禽流感、猪瘟、仔猪副伤寒及胃肠道类等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季节。为了确保大灾后不出现大疫情,确保2008年养殖业正常发展,2月1日县政府组织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的副职和专职动物防疫员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务必要对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强化免疫,防止疫情发生。2月19日,又再次组织专职动物防疫员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要求在做好疫病预防的同时,由各个专职防疫员按照管辖区养殖业的情况领用消毒药水,组织各个规模场和散养户要对栏舍及周边地方的活动场所进行定期严格消毒,消灭疫源。
6、组织必要防疫物资供应。灾情发生后,我县要求畜牧部门对饲料、疫苗、消毒药水等生产物资库存进行清点。2月3日,县畜牧水产局饲料工业办公室对全县饲料库存进行了清理,全县共库存全价猪料50吨,预混料40吨,其它原料61吨(不包括各个规模场库存),禽类饲料库存21吨。县畜牧水产局还对库存疫苗和消毒药物进行清点,除口蹄疫疫苗有缺欠外,其它物资都比较充足。通过详细地清点,我们及时对广大养殖户发布了信息,使广大养殖户安心发展生产。
7、成立应急队伍,保证养殖业正常生产。由于天气情况恶劣,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保证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即使进行处理,我县成立了养殖业抗冰救灾应急分队,队员由畜牧水产局干部职工、各乡镇(办事处)干部职工和专职防疫员等三部分人组成。应急分队队员在上班时间必须在办公室待命,下班后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听候命令。
8、组织实施好省部级在我县建立的项目。2008年,我县要对乡镇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疫病检测的力度,提高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9、抓住市场和政策的有利机遇,创新养殖机制。抓住目前市场畜禽价格好的时机,进一步加快我县外销生猪生产基地和杂交牛生产基地建设和贯彻落实养殖业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老百姓发展养殖业,促进我县养殖业在大灾之年有大的发展,为全县农民增收促发展作出贡献。
四、救灾补损存在的问题
1、冰雪造成部分畜禽栏舍倒塌,恢复栏舍建设缺资金。
2、因冰冻寒冷造成绝大部分幼畜禽死亡,种苗供给不足。
3、因交通中断饲料供应不足,部分养殖场限量饲喂,影响畜禽生长,加上冰冻寒冷天气,导致发病,治疗费用昂贵。
4、灾后养殖场所消毒缺消毒药物。
五、请求解决的问题
1、请求上级解决我县灾后购买所需消毒药物、疫苗、冻精等资金30万元。
2、请求上级解决我县灾后恢复生产建设资金1400万元。
蓝山县养殖业抗冰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1月12日始,我县遭受百年不遇的冰冻自然灾害,持续时间达一个月之久,造成全县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达0。45亿元。灾情发生后,县畜牧水......
2011年抗冰救灾总结 从1月18日起,湘潭迎来第一场暴雪。大雪纷飞,雪深路滑,暴雪连续下了三天二夜,致使我公园大雪封路,树木积雪,地面结冰,行人受阻。但恶劣地天气阻止不了前来公园......
省领导亲赴青山铺镇抗灾除冰第一线元月30日下午三点,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副省长郭开郎冒着严寒来到青山铺镇看望慰问抗灾除冰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并看望慰问滞留在京珠高速青山......
青山铺镇抗冰救灾工作总结元月12日至二月初,我省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给我镇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全镇倒塌房屋8处,其大型厂房两处;倒塌......
公元XX年2月4日,立春。一抹久违的阳光洒在三湘大地,历经逾50年一遇特大冰雪灾害之后的湖南,冰雪消融迎来春天。突如其来的冰雪重灾,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场雪上覆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