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态环境保护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思考
——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
赵志龙,江培龙
(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而可持续发展又要求我们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我们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分析,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关系,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特点,给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武汉城市圈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导致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珍稀物种灭绝等一序列问题。这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机遇。“两型社会”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将9个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内在联动机制的一体化经济圈,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带。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必要性
1.1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它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圈经济系统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着重考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的是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两型社会在建设中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传统的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现代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包容进来,把生态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被看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财产。这种财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提供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在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中,只有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特征相适应,并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拥有优越的生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且不断恶化,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将缺乏生态环境的生存支持,产业结构也将难以被优化升级,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建设两型社会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使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步入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良性发展之中。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可以定义为,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布的 《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其定义为“在生存不超出维系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存品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1993年在《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只有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就考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在规划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如果能考虑到有效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那么就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很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真正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避免我们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这条老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自然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若能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不但能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一个舒适、自然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也能给下一代留下一片纯洁的天,给他们一个自然而非人工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可持续”,然后才是“发展”也就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更要考虑我们子子孙孙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因而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能以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畸形增长。
1.3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国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以及自然资源的枯竭。我们要求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但不能只看到“快速”“稳定”而忽视“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应将经济的发展引入一个良性的轨道之中,既注重经济的发展,也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如果一个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那么其经济就不能算是“健康”了,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若是我们在发展之初就考虑环境问题,那么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就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也可以避免在发展经济之后又花费大量的资金去处理环境和资源问题(见表1)。
表1 武汉市2001—2006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览表(单位:万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4784.8 41729.4 47201.4 67276 68199 84320.2 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之时就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那就可以省去后续巨额的治污资金、积累更多的资金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有效的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武汉城市圈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2.1城市圈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2007年武汉城市圈,湖北省与国家的三大产业比重分别是11.5:44.6:43.9,14.9:43.0:42.1,11.7:49.2:39.1。武汉城市圈的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偏低(如 表 1),与全国相比低4.6个百分点。说明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武汉城市圈内部工业的数量、规模有待大幅度扩展,其工业的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质量效益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圈内的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又均系耗能和污染大户,正加剧着城市圈的环境恶化。在农业方面黄冈、咸宁、孝感、天门、潜江等农业大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农业科技水平低下,机械化水平低,长期按照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发展农业,加剧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表1
2007年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比重(单位:亿元,%)
湖北省 武汉城市圈 武汉 黄石 鄂州 孝感 黄冈 咸宁 仙桃 潜江 天门 地区生 产总值 9230.68 5556.74 3141.5 466.68 208.71 480.79 473.74 286.81 190.4 156.63 151.48
第一产业 1378 640.25 129.15 37.52 32.02 109.14 150.35 68.43 40.28 33.36 40
第二产业 3966.68 2476.8 1440 247.62 108.29 190.87 157.38 119.86 85.96 70.44 56.38
第三产业 3886 2439.69 1572.35 181.54 68.4 180.78 166.01 98.52 64.16 52.83 55.1
比重 14.9 :43.0: 42.1 11.5 :44.6: 43.9 4.1 :45.8:50.0 8.0: 53.1 :38.9 15.3 :51.9 :32.8 24.6 :39.2 :36.3 31.7 :33.2 :35.0 23.9 :41.8 :34.4 21.2 :45.1 :33.7 21.3 :45.0 :33.7 26.4 :37.2 :36.4 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偏低,其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达到1:2.5,工业结构偏重(如 表2)。并且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工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生产率较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均较大。
表2:武汉城市圈2004年轻、重工业产值(单位:亿元)
城市 武汉 黄石 鄂州 孝感 黄冈 咸宁 仙桃 天门 潜江 合计 全省
总计 1679.46 316.92 147.4 194.27 112.56 109.07 94.59 39.59 118.36 2812.22 4960.25
轻工业 377.97 30.43 22.07 83.9 52.76 47.96 73.63 20.21 28.48 737.41 1180.07
重工业 1301.49 286.49 125.33 110.37 59.8 61.1 20.95 19.37 89.88 2074.78 3780.17 如黄石的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8.0:53.1:38.9.其第二产业高出城市圈和全省平均水平6.5和10.9个百分点。由于黄石的铁矿资源丰富,因而其铁矿开采,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工业发展较快,但在开采矿产的时候,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以及矿区空气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
2.2 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增长
2007年武汉城市圈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63亩,比全国年均水平1.59亩少0.96亩,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0.8亩的最低警戒线,其耕地面积的减少制约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力主使农业向优质、高效、高产(三高)方向发展,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这也将导致城市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将会导致土地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本地市场混乱。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迫使周围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大量涌向城市,加重城市的就业压力,造成城市治安不稳。
污染企业对大气、水、土壤所造成的污染,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粮食的质量差、产量低、最终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进而导致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当地的投资环境状况较差,不利于为外商投资和其工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影响也很大,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严重均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缺乏自然基础的支撑,原本一些有特色的产业也会逐步丧失其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前提。一定区域的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环境为物质基础和母体:也可以说经济结构与生态结构共同交织,组合成了生态经济大系统。而生态经济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与持续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建议
3.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旅游业、科技产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可以逐步改变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比重中偏重的现象,并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优化升级。当然,武汉城市圈在这方面已有显著成就。2007年武汉城市圈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余额7389.97亿元,占全省比重的66.6﹪。实现旅游总收入为370.36亿元,占全省比重的5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7.03亿元,占全省比重的72.8﹪。
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聚集区,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力较强,所以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工业,并可充分利用其黄鹤楼,东湖等国家著名风景区发展旅游业。
农业大市黄冈则应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精加工业等农业科技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同时,可充分利用其麻城、红安、罗田等县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利用其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而咸宁则可利用其拥有国内首座内陆核电站的优势,大力发展输电,配电产业,同时可利用温泉,溶洞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其桂花之乡、苎麻之乡、楠竹之乡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桂花香精等农业科技产业,兴建水稻高产示范园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使自身成为武汉市的“后花园”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是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使不同的企业群体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达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以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其以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区域的总体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
与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循环经济采用的是资源——产品——资源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方面,武汉城市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着力注意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好科技与产业的相结合。开展区域间产业协作,促使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圈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沼气池,以家养的畜禽的粪便和厕所为基础,排到沼气池后,利用沼气发电做饭,沼渣作肥料施给地里的作物,再用作物供给家禽的饲养,以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开展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在武汉城市圈内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等。
3.3 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生产与环保持续协调发展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一序列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
2008年, 中国环境保护中央财政支出达1040.3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总额的2.9%,相比2007年增长33%,当年完成预算101.2%。同时,我国环境保护项目申报立项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7月18日,我国政府已批准立项环保项目1443个,其中260个项目已在联合国注册成功,注册项目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在“十一五”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
武汉城市圈可利用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和现有的环保产业及技术在环保产品的研发和环境监测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扶持新兴的环保咨询业发展,推动环境信息业的起步与发展,同时,大步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环保产业高速发展,改变武汉城市圈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偏重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比重,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提供一种示范产业。如在武汉城市圈内火电厂较多,可以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重点发展湿气脱硫工艺等。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李克国,魏国印,张宝安,等.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6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6 [4]王关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J].2004,25(3): [5]张燕.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6]张帆,李东.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二版)[M].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7]中国环境报 环境要闻[J]2009.3.10
[8]2008年---2009年中国环保产业研究咨询报告[J]华研报告网2009
xx市xx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xx镇地处四川省三县交界处,位于富顺县城之东,距xx县城36公里,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29.3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
实行编制管理与人才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思考机关事业单位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员比例,实行人员结构管理,不但是保证工作效率和精干人员编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现代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内容......
金融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关发祥(731700)【现实问题】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
产业基金与产业结构调整「摘要」产业基金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再补充几个数据。第一,从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二产比重有所降低。这是从上半年产业结构数据来看。上半年,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