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_短歌行原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21: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短歌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短歌行原文”。

《短歌行》教案

教学重点: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难点: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1)导语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的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英雄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去体味一下那个英雄的情怀。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关于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东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她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呈递,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曹操在文学上又很高造诣。他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在诗歌方面,吸收民歌的营养,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了一些语言质朴的五言诗。他又善于写四言诗,使《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四言诗又获得了升级。他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大都采用乐府旧题,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他的诗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格调慷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作品有《曹操集》。

3)关于标题的介绍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分析诗歌: 重点的字词:

慷当以慨:即为慷慨。当以,无实意。

枉用相存:枉,表谦敬的副词。用,以。存,问候。

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分节来解读诗歌,主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来鉴赏。

鉴赏第一节: 齐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中情绪。

明确:情绪“忧” 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人生苦短

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这个修辞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齐读第一小节,体味作者的那种忧愁。背诵第一小节(一分钟时间),老师检查。鉴赏以下三节:

齐读余下三节,思考作者在其中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对贤才的渴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可以看出。

②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这种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 明确:用典。用典的目的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用典的好处是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齐读最后三节,给同学五分钟时间背诵。检查背诵。

④同学就文中不懂的句子相互讨论,老师给予点拨。

明确: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⑤请同学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诗歌风格的探讨 :

刘邦在做了帝王荣归故里之时,作了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这样的帝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心忧天下的防守,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本首诗歌当中作者开头就提出了人生短暂这个话题,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所以作者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所说的观点。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困苦,军阀混战,国家衰微,作为一个有统一天下壮志的政治家兼诗人来说,他心忧天下,因此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只能是悲凉的。另外,建安时期是一个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在曹操的诗歌当中又有着慷慨的壮志,所以他的诗歌风格有是慷慨的。

这种慷慨悲凉的风格正是建安时期诗歌总的风格,也因此形成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一方面描写现实生活,一方面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这种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诗经》开始,流传到汉乐府,又从汉乐府传到了建安文学。

补充:从 《诗经》开始的四言诗在曹操那里得到了发扬光大,曹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四言诗写的最好的最后一位诗人。

4)同学讨论:本诗内容、风格、艺术手法 A.内容: e.翻译:(学生课堂或课外翻译)a.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面对美酒宜高歌,人生岁月有几何 生短暂;点出全诗之脉“忧思”。生命好比晨露水,逝去时光实在多

青青衣领实情人,绵绵思慕为郎君 b.渴望贤才,希望对贤才像对嘉宾一样礼遇; 纵使我未往君家,何为子不续相问

岂知皆因君之故,沉思吟咏到如今 c.思念贤才的渴望,点出忧思的真正原因 群鹿呦呦唤同伴,嘉宾定当奏乐飨

远道客人屈驾探,谈心宴饮情谊惦 d.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 月明星稀鹊南飞,绕树三匝何不栖

山海不辞水土丰,一饭三吐英才顺

B.风格: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镇南子,大手笔 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C.艺术手法:

a.用典丰富而贴切,包括语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事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丰富的比喻,贴切,形象 c.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d.想象中表达自己的心意

读诗,去体味悲凉慷慨的风格。

附:板书

《短歌行》

思想内容 表达技巧 风格(第1节)对酒当歌,忧人生苦短 比喻(形象生动)悲凉(2—4节)求贤若渴,求天下一统 用典(典雅耐读)慷慨

短歌行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

短歌行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短歌行》教案教学目的1、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难点1、重点:鉴赏诗歌2、难点:感......

短歌行

一、导学目标1、学习目标①、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②、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

短歌行

《短歌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概括《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全诗。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应用。 3.情感态......

短歌行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

下载短歌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短歌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