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学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下m6u1学案”。
苏科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课前准备】
1.我们用钢笔写字,时间久了,要清洗一下,回忆一下,清洗后清水还清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1.不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
2.你常看到妈妈在放衣服的箱子里放樟脑丸防虫蛀。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箱子取衣服,就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樟脑丸分子运动到空气分子中去了
3.回家问一下妈妈,煮咸鱼前是不是要在清水里泡一下,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在哪里?
3.是 将盐分子运动到水中去,以免咸鱼太咸
4.做一做。将饭盒用橡皮筋系住,用手向上提,然后将饭盒的底部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起饭盒,观察橡皮筋的伸长有何变化,猜想一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起饭盒后仔细观察它的下表面,再猜想。4.橡皮筋的伸长变长 水与饭盒之间有了吸引力
5.人们喜爱鲜花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百花的芳香。春天的兰花香,夏天的茉莉花香,秋天的桂花香,冬天的腊梅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芳香呢?
5.这是因为这些花都能释放出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芳香的物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渐渐向四面八方运动;当人们嗅到含有此物质分子的空气时,这些分子会刺激鼻粘膜上的嗅神经,从而感到香味,这是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的结果。
【课堂例题】
例1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是
A.打扫除时,教室里有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了
分析 A.灰尘飞扬,人眼可见,而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仅为10-10m,肉眼是无法看见,说明看见的不是灰尘分子,而是由无数灰尘分子构成的物质;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C.铁器生锈是由于铁与潮湿的空气发生了反应;D.白
()
开水中放入白糖,整杯水都有甜味,正说明了白糖分子和水分子均一直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所以整杯水变甜了。
解 D 总结 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分子很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要人眼能直接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例2 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截面积相同,高度分别为10cm的酒精和水都倒入到横截面积均与原来相同的另一只量筒中其结果是
A.混合后液体高度为20cm B.混合后液体高度小于20cm C.混合后液体高度大于20cm D.以上均不正确
分析 本题应从分子间有空隙去考虑。该实验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和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到对方分子的间隙中去了,因而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要小。
解 B 点拨 本题主要是要知道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分子将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去。
例3 打足气的氢气球,即使用细线将口扎紧,气球也会逐渐变小,这是为什么? 解 因为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气球里的气体分子能穿过人眼看不见的气球上的空隙运动到球外,所以气球会逐渐变小。
例4 下列关于组成物质的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B.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C.在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D.固体分子间只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是不会停止的,与外界温度没有关系。固体中,分子靠得很近,它们有规律地排在一起,每个分子只能围绕某一点振动;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为固体中分子间距离的2倍左右,每个分子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气体中,分子离得比较远。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固体也不例外。
解 A 点拨 物质的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固体物质的分子有规律地排在一起,液体、气体物质的分子运动的范围较大,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例5 同学们做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去,但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揭得干净,为什么?
解 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可使分子间隙减小,增大分子间吸引力,从而使作用效果明显。【训练检测】
1.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有,分子一直处在。2.分子是非常小的,它的直径大约是
()
A.10-3m B.10-6m C.10-8m D.10-10m
()
()
3.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白石灰变黑了,这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
4.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 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B.刚走近饭堂,就能闻到学校食堂饭菜的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7.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 的缘故,压缩液体和固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的缘故。8.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9.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10.“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几乎没有 作用。1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间没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说明,水银很难被压缩,说明 ;鸭蛋放入盐水中变咸,说明。
13.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 m。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就合 nm。[拓展提高] 14.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15.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 A.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余人呼吸受到了伤害 1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
()
()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17.为什么用粉笔写字,会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训练检测参考答案
1.分子 间隙 永不停息地运动中 2.D 3.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4.D 5.C 6.D 7.吸引力 排斥力 8.B 9.B 10.较大 吸引力 11.C 12.分子间有吸引力 分子间有排斥力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13.10-9
拓展提高参考答案
14.A 15.D 16.B 17.组成粉笔和黑板的物质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用粉笔写字时,用力使粉笔分子与黑板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分子引力起作用的范围,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一、走进分子世界主备人:朱佩佩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教案:走进分子世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案:走进分子世界教学目标:知到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让学在脑海中能形成物质的结构模型;了解分子的相关知识;懂得分子的热运动;通过学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关系,懂得固液气......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目标:知到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让学在脑海中能形成物质的结构模型;了解分子的相关知识;懂得分子的热运动;通过学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关系,懂得固液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