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常识复习”。
1.(2007年全国文综卷I)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2.(2008年全国文综卷I)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3.(2008年全国文综卷II)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4.(2008年宁夏文综卷)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5.(2008年海南卷)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6.《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论语》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目始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三字经》是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内容从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而依次讲述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知识及古人勤学的故事等。其中“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反映的信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B.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C.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D.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8.1900年庚子失败后,清政府实行新政,教育制度也发生一些变化,期间,清政府通过了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按推算“癸卯学制”通过是在 A.公元1902年 B.公元1904年
C.公元1906年
D.公元1908
9.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10.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岁首。中国古代历法最早把正月作为岁首是 A.夏小正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11.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的情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女娲说等等。由此不能说明 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产物B.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13.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能够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应归功于
A.汉武帝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14.《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以下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 B.经过皇帝钦定,为正史之作
C.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 D.取材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都非常翔实
15.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朝。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16.国庆节(National Day)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 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D.前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17.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变化,其中所使用的国旗也发生了变化。下列属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使用的国旗是
18.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A.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C.起草《独立宣言》 D.当选美国总统,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19.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 B.杜鲁门 C.罗斯福 D.里根
20.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21.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22.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 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23.“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谷雨后,种瓜豆”。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 ②二十四节气是北宋沈括制订的 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4.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25.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26.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7.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 D.期盼合家团圆
28.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 B.《书》 C.《论语》 D.《春秋》
29.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时事政治 C.诗赋 D.算术、法律
30.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学②基督教教义③道教的《太平经》④朱熹的理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32.《三字经》中说到:“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C.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D.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33.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4.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35.《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36.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南宋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37.“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38.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A.己丑年 B.己未年 C.戊戌年 D.戊午年
39.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40.《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
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答案
1-5 ADADB 6-10CBBDB 11-15 CACCC 16-20 BBBCB 21-25 BDCCA 26-30 ACCAC 31-35 CDCAB 36-40 DBCCA
2014文化常识总复习训练题1、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A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深化开放C、全面改革开放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2......
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
初中名著阅读与文化常识专题训练文/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1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它们各出自那本名著?该情节的主人公是谁?(1)三借芭蕉扇;(2)黛玉葬花;(3)孤......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题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
初中必考知识点一、文化常识:1、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2、《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3、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