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实行下,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很尖锐。(1)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资源为主导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使我国的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2)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不均,致使我国贫富差距悬殊,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影响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打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
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增长。
三.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
(1)前提
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智力教育″,实质上就是″记忆力教育″,其特征是死记硬背、以单一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用脱节、脑手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泛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这种″记忆力教育″模式,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教育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材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因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然而我国现行的″记忆力教育″模式,是无法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所以,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要胡锦涛发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讲话改造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尽快地通过建立″ 创造力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材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否则,届时的″创新型国家″只能是一只大海中随风漂荡的空船而已。
当然,要想在中国这个具有数千年传统影响力的泱泱大国,改造让国人既痛恨而又无法不″崇拜″的″记忆力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心;需要教育部门全体人员的直正自醒和积极行动;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全国上下关心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
(2)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因为创新的基根就是创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创造力素质″如何。国民的″创新素质″包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意识微弱-----缺泛主动意识、只能被动接受新生事物;创造力人格特征不足-----不敢冒险、不愿想象;创造力知识淡薄-----缺少学习创造力知识的机会;思维固化-----只习惯于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力技能单一-----无法满足创造的需要;创造力运用实效不佳-----企业及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创造力产业的实力不显等。这样的国民″创新素质″是无法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对国民″创新素质″的要求。所以说,全面提升国民的″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 ″,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3)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学校的″记忆力教育″模式;社会的剽窃、走后门、认人为亲、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陋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家长以我为主的独裁和溺爱;各电视媒体花样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节目″;同事间对冒尖创造者的冷嘲热讽;领导者对思维活跃者的压制;创新教育的神秘化、虚设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功,我们就必须按照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
好。不然的话,创新型国家这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就会因为缺泛合适的土壤而无法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键,经过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前述三个基本任务之后,我们又将面临着如何才能多出创新成果和如何才能保证创新成果不受非法侵害的二个实际性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创新人员个人或集体的创新积极性问题。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甚至是扼杀人们创新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学术文艺界的剽窃成风、产业界的假冒伪劣猖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力度低下;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创新成果的申报程序复杂、手续麻烦;创新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的难度相当的大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缺泛、创新成果不足的严重后果。
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伪劣案件的违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创新成果交流和产业化工作的宣传、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就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就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也就 ″实力空虚″了,也就″名存实亡″了。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顺应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必须贯穿于我们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刻不容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背景材料:1、面向未来的许多挑战,我国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大战略,并且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提出“把增强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9级英翻系李一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题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北 京 工 商 大 学学生姓名:专业: 2011年秋季研修班会计学学号: 120209一、基本概念和内容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热点综述】1.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