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模拟试题语文_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3:52: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初三模拟试题语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三大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戏谑清chãng 校订xiào 扣人心弦.xuâ 澄...xián B.蛊惑gǔ 狡黠误yí 韬光养晦tāo ..jiã 贻..C.皎洁jiǎo 栖息qī 惘然wǎng 唾手可得tuò ....D.熟稔丧jǔ 鄙视bǐ 引吭高歌kàng .rěn 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横亘 销声匿迹 不可明状 B.赘言 络绎不绝 孤陋寡闻 C.逻缉 人情世故 未雨绸缪 D.慷慨 一泄千里 无济于事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 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②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B.犹豫 反应 骇人听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5、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罗贯中——《红楼梦》——林黛玉 B.施耐庵——《水浒传》——鲁提辖 C.吴承恩——《三国演义》——曹操 D.曹雪芹——《西游记》——孙悟空

6、请根据下面一节诗,续写一节,要求与原诗的内容、结构相近。(2分)

妈妈的爱 是一个枕头 枕着我鹅黄色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5)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二、口语交际(共4分)

8、根据对话情境,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

班 长:大家注意啦!这里有一个通知: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学生甲:(性急地插话)现代诗歌朗诵会?喜欢诗歌的人并不是非常多,没有必要专门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啊!学生乙:可是,现在正提倡“高雅艺术进校园”呢。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能让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现代诗歌的美,这种形式很不错的。

学生丙:我也觉得挺好的。我对现代诗歌很感兴趣。我读过泰戈尔的《飞鸟集》,喜欢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我也背得挺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班 长:(提高音量)你们慢点争论!听我把话说完啊!文艺部的小张还要求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将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汇总到校学生会呢,学生乙:(兴奋地)好!我建议„„

(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1分)

A 余光中的《乡愁》究竟美不美 B 有没有必要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C 喜欢诗歌的人到底多不多

(2)下面说法与班长的通知不相符的是哪一项?()(1分)

A 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B 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须汇总到校学生会 C 表演者只能朗诵泰戈尔、舒婷和余光中的诗

(3)假设你就是学生乙,请接着把你的活动建议说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与探究题(共6分)

9、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节日搜集

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分)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 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节日探源

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节日论坛

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共40分)

(一)【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2)临溪而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2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6.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2分)

17.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2分)

1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19.“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三)学贵有疑

①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疑问,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②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

③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_________;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④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如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决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掉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达尔文决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⑤疑之所以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19、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横线中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由于“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B.由于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C.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哪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D.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B.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 C.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 D.学贵有疑

21、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第③④段都有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事例,作者为什么要分开来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看山老爹

①太阳醒了。看山老爹醒了。

②他从炕上爬起来,不吃不喝,头一件事是撕掉一页日历,然后揣两个冷馍,背上水壶,踏上那条山间小路。当他经过山涧流下来的那股泉水时,猫下腰,洗几把脸,再掬几捧清凉的泉水,咕咕喝下,顿时觉得一阵透心地爽快。

③同一万个昨天一样,一成不变,再量一次生活的周长。孤零的身影,叠进脚下那些松柏和杨槐的日影里,相伴山风,铺就生命的四季。

④并非孤身独旅,风、雨、雪,都是他形影不离的旅伴。

⑤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雨很珍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小似喷雾,大如瓢泼。

⑥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山上冷得早,有时旧历八月就飘起雪花,九十月就可能大雪封山,只跋涉几步,便大汗淋漓。他相伴这些阴晴不定、随时变换性格的伙伴,走过了几个地球的周长。没有视线不及的远方,没有步履不及的山峰。他那双千针细纳的布鞋,不知踏落了多少个夕阳。他的牙齿掉光了,不用着意去咀嚼生活,也隐隐地感觉到了它的苦辣酸甜„„

⑦走啊走啊,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⑧自从那些贪婪的锯齿和远远近近的灶膛,一天天伐尽烧光了山体浓密的毛发,大山就再也遮掩不住贫(jí)与荒漠。看山老爹呼天喊地,天地不应。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树墩子大哭。从此,那些没有月色没有星光的夜晚,再也听不见北方的狼嗥了。

⑨无量的绿色无量的财富,曾经给看山老爹无量的满足无量的欣慰。他不甘心这个曾经的梦想就此破灭,于是老爹吃在山里,睡在山里,像个淘金人,捡拾一粒一粒树种,栽下一棵一棵树苗。一个脚印即是明天的一株参天大树。

⑩跋涉了一天的看山老爹,席地盘坐在松树下,不眠的目光,于皎洁的宁静中,寻觅少得可怜的树影。他一点也不灰心丧气。他相信人心,也坚信自己的双手。他用落叶擦去手上的泥土,牵起衣衫揩脸上的汗水。晚风习习,他抬起身,提了提大半口袋树籽儿,沉甸甸地满装着看山老爹的希冀与喜悦。

⑾从来没有人说过,看山老爹命定要与大山厮守一生,也不是没有人接他看山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当他种下的一粒粒树种,栽下的一棵棵幼苗,终于长成山的血脉,山的灵魂,看山老爹就以终生放逐林海为福气,以每天梳理绿色阳光为乐趣,为享受。他的心很广阔,装得下整座大山和那些松柏杨槐。他的心又很窄小,只装着绿色,只装着染着绿色的阳光。

⑿看山老爹又一次面对大山,面对自己以毕生汗水养育的山林,量一次生命的周长,呵护四季绿荫。夕阳西下,他默默饮进几许孤独,望穿夜幕下山的梦境,倾听林海中不尽的涛声。明天,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时不在召唤一位老人。透过淡淡的月光,老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绿色王国。

⒀太阳醒了。大山绿了。看山老爹笑了。

23、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1)揣着()(2)贫 jí()

24、结合语境,品味语言。(4分)

(1)春风如酒,扑面微寒;夏风如茶,香飘山峦;秋风如烟,落叶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黎明的起点就是看山老爹的家,落日的尽头就是看山老爹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⑾段中写“他的心很广阔”,后面却又说“他的心又很窄小”,前后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看山老爹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插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3分,每空1分)

28、再读上文,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看山老爹的认识。(2分)

材料一(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动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是因为一天落日一天太阳又再度升起之中所累积的力量„„于是,岁月就在孤独的行走中慢慢流逝,我们终于被感动。(白岩松)

材料二 我们往往不缺乏为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于丹)

材料三 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人,他们普通得常常被我们忽略,可是这个世界,却因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善和暖,一点一点美好起来。(丁立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

(一):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要求:①请先写出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

(二):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语文模拟试题

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部分。(一)填空题:(36分)1、《字母表》中有常见的韵母_____个,有常见的声母_____个。“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个字中,翘舌的声母有____个,后鼻韵母有___......

语文模拟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语文模拟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语文模拟试题

2014年巴东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模拟试题语文

文段中的“他”是(2)悟空最终未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被压在五行山下,后受观音点拨、唐僧搭救,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中途三调芭蕉扇,保唐僧过了火焰山。请说出火焰山的来历。 6.2012......

语文版初三模拟试题

语文版语文初三第二次段考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唾手可得(tuî) 文质彬彬(bīn) 嗫嚅(niâ rú) 拯救(chěng) .....B.义愤填膺(yīn) 滑稽(jī)......

下载初三模拟试题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模拟试题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