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_回忆鲁迅先生免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30: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回忆鲁迅先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回忆鲁迅先生免费”。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4、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5、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五、教学建议:

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因而建议如下:

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对字词的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的确,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走近人物

1、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

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2、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16本

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

(三)文题背景1.文题阐释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2.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

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四)沉浸课文: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

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

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 “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五)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逆流而上,感悟真人鲁迅)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六)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作业:

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锁忆》比较两者之不同(描写侧面或写作手法),并落实成文。

笑声明朗 回

步履轻捷

鉴赏服饰(不大注意别人的衣裳)鲁

热心待客 迅

拼命工作 先

病中静卧 生

阖然长逝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山西永济逸夫中学 薛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奉献精神,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怀念之情。 2.知识与......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用......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篱笆中学宋波教学目标: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2、学习本文通......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鲁迅先生乐观、......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

下载回忆鲁迅先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忆鲁迅先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