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柳青以及《创业史》第一部_柳青创业史好句及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1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解析柳青以及《创业史》第一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柳青创业史好句及赏析”。

解析柳青以及《创业史》第一部

摘要:这篇论文我主要是阐述一下自己对柳青先生的认识以及对他作品的理解,然后分析一下《创业史》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柳青先生的一生经历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坎坷,他出生于1916年,正式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启蒙时期。他先后经历了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期。柳青的主要作品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完成的,《创业史》就是柳青的一部代表作品。但它的创作确实历经坎坷,最终这部作品的四部曲只完成了两部,成为文学史上一大遗憾。《创业史》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柳青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柳青同志生前计划写四部,仅完成了两部。第一部写互助组阶段;第二部写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和巩固。它们既是互相联系的,又是各自独立的。关键词:柳青 创业史梁三老汉 梁生宝

柳青,一位著名作家。对于他的认识我除了从小说中看出他的创作水平以及对于他对于他所处那个年代的认识,其他的更多的是他的生平中去了解。他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方向打下了基础。他还参加了1936年西安事变后的学生运动并在那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随八路军到前方打仗,由此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他于1953年正式开始撰写《创业史》第一部,中间经历了*时期,最终在1978奶奶临终前该玩的《创业史》第二部,但最终也没能完成四部曲。柳青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1952年,他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村,时任长安县委副书记。也就是在那里,他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并且在他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创史业》见证了那时代。

作家陈忠实认为:“《创业史》是陕西作家柳青在长安的秦岭山下完成的,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意义,而是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

高度的标志。所以,研究这个作家,不仅仅是对柳青研究有意义,也不仅仅是对陕西今天和未来的文学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们起码可以看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思想和文艺政策受极左思潮影响那种艰难的环境里,柳青如何以超凡出众之思想深度和艺术功力,完成了一次艺术高峰的创造。这是同代人努力在做而没有做到的,柳青做到了。我们研究他,就是研究十七年小说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伟大的作家,处在不像今天改革开放时期的文艺政策和创作环境下,进行了怎样艰难而勇敢的艺术突围,完成一个文学高峰的创造,我们从中学习和汲取对今天和未来有益的东西。”柳青是以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共同作用,在陕西人心中建起一座雕像,陕西省现代多位作家都受他作品影响,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京夫等作家曾经都将柳青作为文学膜拜的对象,很多人的创作都是从模仿柳青开始,从对柳青的亦步亦趋寻找自己的定位,然后在“柳青体”的基础上慢慢找到自己的创作之路,可以说,柳青为现在的陕西文学打下了基础。的确看完这部小说的人才知道那个年代的人创业的艰难,当然在和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他的很多作为不被别人理解。柳青先生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

柳青先生对农民生活的关心造就了这么一部小说,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小说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创业史》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排进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然而小说并没有把他写成“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抓住他的性格中这一最主要特点。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这件事比郭世富楼房架梁仪式更能牵动庄稼人的心,人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粮食增产措施上来了。此一举使郭世富深为不安,他想:“没想到让他小子跑到咱前头去了!”“活跃借贷”时,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显然这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正是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凡”的行动,在蛤蟆滩庄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澜,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他认为“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作者创造这个农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坚实的现实根基。尽管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学理想,有意对人物作了净化的处理,略去了这个年轻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这个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确实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尤其是作者对陕西农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行动方式、感情状态以至语言习惯的精细把握,更有助于他使这一形象保持着感人的魅力。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改。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

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部、生宝们挨近”。他尽管怀疑、反对儿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站到了合作化运动的一边。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虽然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能够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郭振山的形象,具有深刻的警策意义。他身为共产党员,却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互助组冷眼旁观,极力打击它的威信,成为合作化运动的一块绊脚石。他虽然精明强干,头脑灵活,但只顾个人私利,同党的要求背道而驰,这就使他在群众中丧失了威信。他明明走的是一条错误道路,却装腔作势、强词夺理、指手划脚、咄咄逼人一派家长作风。小说通过他自己的言与行、他的言行与梁生宝的言行的生动对比,把他的这种思想性格揭示得十分深刻、鲜明。这个形象告诉人们:抱着个人主义动机在党内找出路,就要同党的方针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这样的共产党员如下认真改造思想,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害,最终也会在政治上毁掉自己。郭士富和姚世杰是作者描写的两个既有共同点又彼此区别得很清楚的反面人物。在抗拒合作化潮流上,他们有一致性:然而社会地位的不同,又使他们在动机和行为上带有各自的特点。富裕中农郭世富外善内奸,贪婪狡黠,精明谨慎。他出于个人的发家狂,处处跟党的号召相对抗,但搞的是“合法斗争”,姚士杰这个富农分子则跟新社会有深刻的阶级仇恨,他表面“老实”、“积极”,内心阴险狠毒,诡计多端,暗地进行破坏活动,表现了阶级敌人的反动本性。

柳青先生的一生虽然坎坷,却过得充实和精彩。他的《创业史》反映了那个年代积极向上年轻人的思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十七年时期的小说。

创业史 柳青 读书笔记

然后欣赏文学,当我们总是想看到一些故事,大部分是爱的渴望,这部小说也有爱,但这里的爱情会让我们感到难以置信,梁胜宝和徐江夏是新农村人,他们没有老农村的落后思想,两个人真的彼此......

创业史 柳青 读书笔记

然后欣赏文学,当我们总是想看到一些故事,大部分是爱的渴望,这部小说也有爱,但这里的爱情会让我们感到难以置信,梁胜宝和徐江夏是新农村人,他们没有老农村的落后思想,两个人真的彼此......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

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伟大的著作会跳过时代的束缚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下面是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柳青创业史读书笔记【篇一】一直以为以自己这个年龄还不足以评......

读柳青《创业史》有感

读《创业史》有感上学期的思想实践课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读一读红色书籍,寒假我跟我朋友一起玩得时候,她们推荐了一本觉得还不错的书,柳青的《创业史》。其实我心中也有自己创业的......

下载解析柳青以及《创业史》第一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析柳青以及《创业史》第一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