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_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09: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答案”。

对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抽取干预前骨内固定取出术病历90份,以及采用监测-培训-计划(monitoring-training-planning,MTP)模式进行干预后病历90份,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术后用药疗程、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率更加趋于合理,使药费大幅降低。结论 MTP模式对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围手术期;MTP模式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抗菌药物品种的增多,可供临床应用也大大增加,但医生的用药意识等问题造成了抗菌药物的滥用,虽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2004年就发布,但是效果甚微。我院通过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运用情况的掌握,予以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进行干预,以期加强对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2月的骨科内固定拆除术的180例患者,分成两组。第1组为对照组(未干预组)时间为2012年1~6月,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18~50岁,平均(35±2.4)岁;第2组为实验组(干预组)时间为2012年7~12月,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18~55岁,平均(36±3)岁。

1.2方法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指南》,2012年整改方案等标准[1],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数、平均费用等作为量化指标,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和术后情况等制定调查表,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从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疗程,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更换药品和禁忌症等角度出发,按照WHO推荐的合理用药的MTP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其中90例患者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其监测由各科主任协助质控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培训则是结合对照组发现问题,进行培训,计划则是制定实施细则和干预目标,作出可行性的改善计划,对不合理的应用情况进行干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PPMS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2结果

2.1干预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情况分析 从表1看出,经过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得到明显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的使用在干预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P

2.2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情况分析 从表2中看出,干预前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上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其次为第一代头孢菌素,而干预后抗菌药物的药物选择上已经控制得相对合理,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P

2.3干预前后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情况分析 从表3中看出,干预前后在住院平均日数、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药品和抗菌药物占总费用比例以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比较上均有显著差异,P均

3讨论

抗菌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反之则可能会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等严重问题[2~4]。在本研究中,我们予以MTP模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①抗菌药物的选择逐步规范。干预前的抗菌药物使用较多见的是头孢曲松、头孢硫咪和克林霉素,而Ⅰ类切口宜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经过干预后主要是选择头孢唑啉。②干预前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较低,特别是存在着较多术前大于24h使用抗菌药物等明显给药时机不合理的案例和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大于7d等特殊情况,但是经过干预后明显好转。③干预前我院药品费用比例较高,不仅造成用药安全隐患,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但在干预后,药品费用占比、抗菌费用占比明显下降。

4结论

通过采用MTP模式干预措施,使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符合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士勇,叶云,程军等.44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09(3):156-158.[2]王贺,徐英春,陈民钧.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618-620.[3]肖永红,王进,朱燕,等.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377-2383.[4]罗燕萍,李琴春,叶丽艳,等.104 株大肠埃希菌对3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抑制浓度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242-2244.编辑/许言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一、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医学论文.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模式探讨 医学论文【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外科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外科手术合理预防 应用 干预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

156.)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干预性研究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干预性研究张镇源1, 张琴1 ,王亚非1,何平1,欧阳爱军2,胡茂平1 ,郑瑞兰1(1.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330000) (2.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

下载对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骨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