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2014年4月点评我院10个临床科室(普外科、骨一科、肝胆神经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骨二科、创伤烧伤科、产科)共48例外科手术,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9例,Ⅱ类切口手术19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如下:
一、预防用药整体情况
在点评的48例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40例,使用率为83.3%。
表1.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及预防率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例数 29 19
合理例数0
合理率(%)
27.59 0
预防用药例数19
预防使用率(%)
72.41 100.00
72.41%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30%)有很大距离。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Ⅰ类切口一般不主张预防用药,除非手术时间长(超过2小时)、范围大、有异物(心脏起搏器、关节置换)植入、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属于高危人群(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等)。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一联使用抗菌药物33例,占82.5%;二联使用抗菌药物7例,占17.5%。没有抽查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
表2.围手术期预防联用抗菌药物情况
切口类型 I
Ⅱ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9
一联使用例数17
一联使用率(%)55.17 89.47
二联使用例数2
二联使用率(%)17.24 10.53
手术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合理有14例,占30%;用药疗程合理有5例,占12.5%;用药疗程在48h-5天有20例,占50%;用药时间5-10天有15例,占37.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也有相应的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长时间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但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耐药菌株,引起微生态絮乱,而且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在抽查的48例病历中,预防用药最短1次,最长10天,平均用药时间为5.4天。我院2014年4月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见表3。
表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切口类型
无指征预防用药
品种选择不合理
用药时机不合理
使用疗程不合理
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
Ⅰ 例数 比例(%)44.83 / /41.38 16 84.2144.83 13 68.4258.62 18 94.7434.48 3 15.79 Ⅱ 例数 比例(%)
二、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各临床科室均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较长。
2014年4月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见表4统计结果。
表4.各临床科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手术科室
例数 用药
防用药
不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例数
比例(%)预防
无指征预
品种选择
用药时机
使用疗程
不合理
不合理普外科 骨一科 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耳鼻喉科 眼科 妇科 骨二科 创烧烧伤科 产科 5 5 5 5 5 5 5 5 3 5 2 5 5 5 4 1 5 5 3 5
0 4 0 0 2 0 2 4 1 04 2 5 4 0 5 0 1 52 5 3 4 1 5 2 1 24 4 5 4 0 5 5 1 55 5 5 4 1 5 5 3 5
40.00 100.00 100.00 100.00 80.00 2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三、各临床科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
(一)普外科
1.无指征二联预防用药:
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使用注射用头孢硫脒和奥硝唑注射液。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59105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195(混合痔)、59105(双侧腹股沟斜疝)预防用药时间均为7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二)骨一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884(右腘窝囊肿切除)、58060(内固定取出术)、60600(内固定取出术)、60680(内固定取出术)均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为10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3.预防用药剂量不合理:
58322(左髋人工骨头置换术)选用注射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说明书)。
(三)肝胆神经心胸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60581、62281均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均用硫酸依替米星预防感染。《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肝胆系统手术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有反复感染史者科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60581、62281、62061、59885、6143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预防用药疗程不合理:60581、62281、62061、5988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用药时间依次为4天、5天、3天、4天。
(四)泌尿外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59755(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②59044(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9809(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③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选用用头孢西丁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感染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59755、61643、59538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8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预防用药用量不合理:
①61643(尿道口新生物切除术)、59538(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双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头孢西丁的用量为3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常用量为1~2g/次(说明书)。
(五)耳鼻喉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①60910(支持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选用了头孢西丁预防感染。②61656(右鼻前庭囊肿摘除术)选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3.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61729、59567、60910、61656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4.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均在5天以上。5.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1729(右腮腺肿瘤切除+面神经解剖)、59567(右颌下腺切除)头孢西丁用量为4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1~2g,每6~8小时一次(说明书)。
(六)眼科
在抽查的5份病历中,有1例预防用药不合理:62459(双眼上睑内翻倒睫矫正术)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七)妇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抽查的5分病历均使用氟氯西林+奥硝唑二联用药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妇科手术使用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预防感染,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抽取的5份病例均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均较长,最短5天,最长8天,平均6.4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骨二科
1.无指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60690(左肱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61569(右胸锁关节内固定取出术)、60848(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取出术)、62593(右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取出术)均属于清洁手术,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60586预防使用时间7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3.预防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
60586(右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置换术)头孢替安的用量为2g不合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应用单次常用剂量,正确的用法是成人一日0.5~2g,分2~4次(说明书)。
(九)创伤烧伤整形科 1.无指征预防用抗菌药物:
61431(右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为清洁切口手术,原则上不预防用药。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651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59841预防使用药时间3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十)产科
1.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61073、59999、59214、59588、59698均为剖宫产手术,均使用氟氯西林预防感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
2.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 61073、59999未在断脐后给药。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剖宫产手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预防使用疗程不合理:
抽查的5份病历预防用药时间均为5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
药剂科
2014-5-12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一、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 细则, 手术, 剖宫产, 预防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方案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
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