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课例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长城课例设计”。
《长城》第二学时
一、教材分析
选择长城作为本课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关于长城的知识,对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必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网站《长城》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知道长城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宏伟建筑奇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成就。
通过演示中国长城的分布课件,使学生了解到万里长城的实际长度情况,并与课本实际进行对比了解其中原因。
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和现代长城景观,使学生认识到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在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城历史、用途、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合理整理,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长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城的历史、传说等各方面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对长城各建筑时间、历史价值、现在价值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长城在近代、现代作用的了解,使学生知道我国有举世闻名的长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的、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2008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召开,我们一定要把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都能爱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三、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注伟大祖国的地理面貌。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2、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孩子们经过社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看图、读图能力,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究获取知识。能够进行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四、教法学法:
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学生间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影音再现,激情导入
1.播放《长城长》MTV,学生看图欣赏歌曲。
2.提问:这首歌曲里提到了我伟大祖国一处非常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呢?(设想学生回答:是我国的长城)
3.强调: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4.导入: 2008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到时会有许多国外的运动员和游客来我国观看比赛和游玩,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将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她会将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板书《长城》)
(二)网上遨游,了解中华的“脊梁”
1.创设情境,引生提出问题:
(1)提问:假如你是来自国外的游客或是国外的运动员,当你登上长城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设想学生会提出:它有多长?它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长城?现在它有什么用途?„„)
(2)归纳总结:每一个到长城的人都会提出各种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长城的历史、传说、作用这几方面,看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长城──这一世界闻名的古建筑。
2.网上冲浪,了解长城知识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设想学生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成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传说、现在的长城四个小组)
(2)教师提出浏览要求:①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并记录。②先学习本小组选择的内容,在浏览记录完成后可浏览其它小组的内容。
3.网上学习,记录关于长城的知识
(1)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电脑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课本学习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
(2)根据教师的自制网站进行网上学习,讨论,并把自己搜集的长城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融合。
(3)教师适时知道学生自学的方法及介绍的方式
(三)导游风采展示,再现中华风貌
1.说明: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我们的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导游员”,把我们了解到的长城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国外友人。展现我们小主人的风采。
(设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长城史话、长城作用、长城的传说、长城的现在四个组,介绍顺序不固定,以学生回答次序而定。)
设想学生汇报介绍出以下内容
2.长城史话组汇报:
设想学生汇报出以下内容:
(1)长城修建的时间(学生利用各朝代修建长城的时间表进行介绍)
(2)长城的长度:结合自己搜集资料和网上资料说明,万里长城并非一万里,其实际长度达五万多公里(十万华里)。(利用对比得出结论)
(3)长城的修建方法:(学生根据网页知识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说明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体会: ①说明:长城从春秋到明代持续了2000多年修筑时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②演示:(教师出示课件:长城的分布图)以图说明:长城不是一个单条,而是纵横交错的,从而说明长城的实际长度并非一万里。
③引导:对比古今进行建筑时,工人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引申得出: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造就了现今的世界奇迹
④活动体验:让学生手拉手计算得出一个班手拉手的长度,与万里长城的长度比较。结合资料计算长城砖可以围绕地球的圈数,引导学生得出长城作为单体建筑,它的长度与修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
3.长城作用组汇报: 设想学生汇报以下内容:
(1)学生利用图片资料(烽火台的作用)及文字资料进行介绍他是古代防御外来侵略的屏障。设想学生能用图片、录像等介绍长城的景色。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引导、说明:
①长城在古代是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性建筑(教师出示烽烟告敌情课件),但现在的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是全世界人们向往的地方。
②引导:让曾经登上长城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③补充:毛泽东主席在长城好汉坡留下的著名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国外游客到中国来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长城,可见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4.长城的传说:
(1)设想导游员利用图片介绍《孟姜女哭长城》和《玉门关》、《望京楼》等传说故事并用图片加音乐的形式讲述。
(2)说明:长城既是举世文明的建筑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泪史。
5.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1)设想学生利用图片介绍被毁坏得面目全非的长城及相关资料。
(2)引导:看到面目全非的长城,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设想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内心说一说,答出对毁坏长城的人的痛恨。)
(3)强调:作为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应该受到完全世界人的保护
(4)展示:爱长城修长城的网站资料,更多的人已经加入修复长城的行列当中了。(列举图片)
(5)引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长城的风采,让中华之魂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6)学生制作倡议书(以小组为单位)。
(四)(课后延伸)历尽沧桑,“脊梁”更硬
1、总结导游的解说情况。
2、课件展示:《万里长城永不倒》课件中的内容是五年级所学的(由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画面。
3、总结:长城见证了这一切,但它以自己不屈的脊梁向全世界宣布,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教学反思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之情。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找教案《长城》说课设计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长城》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
《桂林山水》教学课例《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⑵ 培养学生积累......
《致橡树》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刘良豪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特点。2.过程与方法:感悟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二、教......
用《语文第一学段本色课堂评价标准》指导备课——一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春晓》课例设计江汉区红领巾学校 吴琪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知道,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提升学生学习......
典型课例教学设计课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泗县黑塔中学卢德亮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