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流动人口健康知识讲稿”。
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吕琢 讲稿
一、统一思想,坚定继续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
1、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2、严峻的人口形势要求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不松劲。
3、改革的性质决定了稳定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不减力。
二、汉寿人口计生工作形势
1、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2、计划生育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3、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4、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逐渐形成。
5、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人口计生工作任重道远。人口与发展: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2、人口问题更加复杂。
3、计生工作更加艰巨。
4、保障条件逐步弱化(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2.自然资源与环境
3、中国的人口思想
(一)传统人口思想
(1)、增殖人口观 管仲、孔子、孟子、墨子是其代表人物。(2)、适度人口思想 商鞅、韩非是其代表人物(3)、限制人口思想 杜佑(唐朝)、洪亮吉是其代表人物。近代人口思想 梁启超、严复是其代表人物。
现代人口思想 现代人口思想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人口思想为主,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是其代表。
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主要观点:
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2、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早期人口社会学思想
1、斯宾塞:社会生物学的人口社会学思想
2、杜蒙特: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人口变化
3、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人口增长 人口社会学的形成二)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社会学家明确把人口变量放入社会学研究 ? 第二阶段:开始系统地用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人口问题
?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人口社会学的专题研究蓬勃发展。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 ? 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为研究中国人口的实践做开创性的尝试 ?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1957年)提出适当制约人口的思想 ?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社会学研究重新起步阶段 ?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研究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1、什么是人口?人口不是指单个的人,也不是指抽象的人,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的人的总和。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是一切国家或社会所有问题的起点。
2、人口理论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揭示的是人口本身及人口与外部关 1 系发展的规律。
3、人口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科学知识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手中的有力武器,让大家了解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与家庭生活等之间的关系,了解世界与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更好地理解、贯彻、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口的四个基本观点:
(1)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2)“两种生产”的观点;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观点;
(4)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的观点。二)毛泽东的人口思想
1、要正视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人口多非控制不行,要有计划的生育。
3、实行计划生育,一要政府认真抓,二要坚持群众路线。
4、提倡男女平等,改变重男轻女风俗。
(三)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1、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
2、加大宣传,破除封建迷信。
3、在节育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产。我国人口现状
春运图 人山人海 有何感想?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外人口对照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 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饥饿 贫困 疾病 失业 失学 交通堵塞 贫民窟 环境污染 犯罪 战争 资源枯竭„„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采取什么对策?中国、印度控制生育政策 中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国策提出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过少,出现负增长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鼓励生育政策
结论:
1、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不利影响:住房,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难,社会治安问题等
有利影响: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活跃城市商业,大力支持城市建设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进城打工 进城求学 农村人口 迁移 寻求发展机遇 改善生活条件 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不利影响: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负担,农业生产劳力短缺等 有利影响:增加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市场,扩大了城乡交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1.不同时期: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2、主要表现
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数量增多,分布集中,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 客 2 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一、粮食问题:
1.全球每天有8亿人在忍受饥饿,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我国的粮食问题
(2)我国现有的粮食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薄弱的平衡状态。(3)解决粮食问题,必需提倡:节约粮食 中国人口与环境
人口与可耕地关系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的1/3 第二部分 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
1、世界人口增长率:
2、世界人口结构: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公报:见《人民日报》2001年3月29日第一版:
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即12.9533亿
人口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07%(1990年7月1日至2000年 11月1日)。
2、中国人口问题三大高峰将来临:第一是人口的总量。第二是人口的就业问题,第三是老龄化人口问题。
3、“入世”中国“人”问题凸显(1)??人口大国的困扰:
挑战之一:人口绝对数量继续增加,人口素质急待提高;
挑战之二:贫穷现象还很严重; 挑战之三: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挑战之四: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化。(2)?WTO敲响“救人”警钟。(3)农民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
第三部分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任重道远
1、《人口计划生育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即立法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论述为根本指导思想,(2)基本原则: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除了应遵循立法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履行法定责任的原则、法制统一的原则以及依法维权的原则。
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个特点:
A 体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B 体现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C 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D 体现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E 强调严格依法行政; F 坚持分类指导; G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几个重点问题:(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什么要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作出规定?(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什么要强调稳定现行生育政策?(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做了哪些规定?(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哪些生育管理与服务制度?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任重道远
1、“莫让无限吃有限”水资源问题
1、水的重要性。
2、水的消耗:(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⑴生物学规律 ⑵经济基础方面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⑶上层建筑领域 婚姻生育观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⑷其它因素 战争、自然灾害等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自然、社会、经济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 有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口越多,人力资源就越丰富,从而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人多力量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从人做为生产者与消费的者角度看:
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却只有一段时间
一、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1.影响生育率 2.影响死亡率 气候.水.土壤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二、就业问题
严峻的就业形势,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根据预测,到2050年,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即4亿左右。其中70至79岁的“中老年”人口将近2亿,80及80岁以上的“老老年”人口也将达5000万。一般问题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2、人口素质偏低
3、农村人口多
4、人口分布不平衡
5、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新生儿每分钟增加24人,每小时增加1472人,每天增加4万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2.9亿.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中,年平均增长为1279万人。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据调查,我国的农业人口占70%以上,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农业人口在总人数中的比重都不到10%。
说明了我国人口的什么特点?我国农村人口多
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男女比例失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升高趋势,每出生100名活 4 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数,至2000年达到119.92,严重偏离103-107的正常值范围。本世纪三、四十年代20岁—49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二、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降低出生率。
三、实行计划生育可有效降低出生率 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 人口分布不平衡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一般特点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
(三)我国人口素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
200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 12.6583亿;若加上香港澳门、台湾:12.9533亿。2000年6月30日:世界总人口为:61亿。中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 20.75%。小结:我国的人口结构
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稠密,西部稀少 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 人口素质偏低
讨论:有的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多力量大,人多资源越丰富,从而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人口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人口越少越好 反映: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反映: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计划生育——我国的基本国策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晚婚?男25,女23 晚育?妇女24岁以后生育 如何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了人口总数的70%以上。因此,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而且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受经费制约的问题突出 二是流动人口治理难的问题较大。三是私早婚问题越来越突出。
四是婚姻登记及治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五是村级计划生育组织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较为突出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是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二)是要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投入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支持。(三)是要完善流动人口治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治理。
(四)是要加强婚姻登记治理,加大私早婚治理力度。(五)是要强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我县计生工作的作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切实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进“三型”社会建立。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围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计生家庭保障水平。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强化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迫切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2、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
3、扩大贫困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
4、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势头;
5、巩固和完善“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体系;
6、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
7、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体制。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那么,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文章标题:现阶段我国反腐败的对策分析在严厉打击腐败犯罪的同时,加强对腐败行为的防治,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和要求。综观世界各国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措施,不外乎治标和治本两......
简要评述我国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答:人口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国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一、庞大的人口基......
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及其治理对策摘要:当前我国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社会矛盾和挑战,实际上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时期。而其中,贫富差距就是一个众多社会......
我国现阶段腐败特点及解决对策学号:108263010235姓名:黄镜元 当前我国的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由收钱收物的“硬腐败”发展为接受各种服务、旅游出国等“好处”的“软腐败”;......
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矛盾分析及对策(整理8篇)由网友“璃刃”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矛盾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现阶段我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