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护理060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护理
谢晓芬
渗漏性损伤是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或漏出进入血管周围或皮下软组织,进而导致皮肤软组织损害的一种输液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处理不当或消极处理均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皮肤坏死、肢体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等,也会增加护理纠纷,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药物渗漏后导致的组织损伤有多种机制,一般分为四种:血管收缩性、渗透性、pH值相关性和细胞毒性。输液渗漏的危险因素如下。
1.患者相关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皮肤血管脆性大,血管硬化,血管纤细,认知障碍导致沟通不畅无法及时得知患者输液的不良感受,输液部位的过多活动等。
2.输液技术相关因素:使用金属输液针头,输液部位邻近关节,输液部位过多活动,穿刺针邻近肌腱或神经等。
3.液体相关因素:输注细胞毒性药物,高或低pH值,高或低渗透压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药液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导管或针不应该立即拔除而应予以留在原位,连接注射器并用注射器抽吸,抽出3~5mL外渗液体或组织液,再拔出针头,通知值班医生,进而医护协同采取进一步的治疗。1.非药物治疗:
① 抬高患肢。关节适当活动,通过降低患肢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力,减轻患肢渗液区的肿胀,促进渗漏药物的消散;鼓励适度的关节活动,预防软组织的粘连,一般主张渗漏后抬高患肢48h。
② 冰袋冷敷和用温水袋热敷。冰袋冷敷不仅能够通过阻滞神经对疼痛的传导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也能够通过收缩血管延缓渗漏液向周围邻近软组织的扩散,冰袋冷敷应在渗漏发生后的前24~48h内使用,每日最少冷敷4次,15~20min/次,同时注意避免冻伤加重皮肤软组织损害。温水袋热敷能够扩张渗漏区域局部血管,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循环,促进渗漏药物的消散及再吸收。热敷有可能加重局部的肿胀,也能够起到减轻疼痛的目的。温水袋热敷应在渗漏发生后的前24~48h内,每日最少热敷4次,15~20min/次。临床中热敷、冷敷的选择取决于治疗的目的是使药物局限在某一区域还是促其消散。冷敷能够使渗漏药物延缓扩散,相对局限于较小区域,减少对邻近组织的损害,起到保护邻近组织的作用,而热敷则是加速扩散。
③ 挤压技术。用注射器针头在渗漏区域周边穿刺5~8个穿刺口,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挤压,对于解决由于渗漏引起的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的疗效。④ 氯化钠溶液冲洗技术。洗必泰清洗渗漏区域,局部采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成功后,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应用透明质酸酶顺时针注射渗漏区域皮下组织,套管针横穿渗漏区域皮下组织,针头、针尾外露,拔除针芯,连接20mL注射器,边推注氯化钠溶液边拔除套管。相同方法沿6个不同的方向穿刺推注氯化钠溶液,也可多次冲洗,推荐剂量为:新生儿20~60mL,儿童60~240mL,成人500mL以上。操作后抬高患肢,局部覆盖,这种方法在渗漏发生的数天之后采用也是有效的。2.药物治疗:
①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是一种能够降解透明质酸的生物酶,透明质酸是皮肤组织及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降解透明质酸可以降低皮层细胞外基质的粘度,促进渗漏药物的扩散与吸收,配制浓度为150μ/mL,剂量1mL,在渗漏发生后60min内皮下注射。最佳的注射方法推荐5点式注射法,即在渗漏区域边缘平均分5个注射点进行注射,每个注射部位30U(0.2mL),一般15~30min后肿胀会明显减轻,也有增加剂量或加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以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问题。
② 酚妥拉明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的应用越早越好,5~10mg酚妥拉明稀释于10mL氯化钠溶液,应用时最迟不超过渗漏事件发生后12h,渗漏区域皮肤颜色的改变常常于1h后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注射酚妥拉明时,疼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也偶有发生。用药后的副反应包括: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鼻塞、脸红、虚脱、心动过速等。大剂量应用时其副反应更易发生。③ 特布他林。β2受体兴奋剂,能够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拮抗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渗漏引起的血管收缩,缓解组织缺血、缺氧,在此类药物渗漏而酚妥拉明注射无效时,更为适用。④ 化疗药物解毒剂的应用。在患者化疗过程中针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渗漏,解毒剂的应用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a.类固醇激素:蒽环霉素类、阿奇霉素类肿瘤化疗药物渗漏的患者在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能够明显降低炎性介质的反应,减轻组织的损害,但有报道称在小鼠试验中氢化可的松可增加长春碱类药物的皮肤毒性。b.碳酸氢钠:局部注射碳酸氢钠可以碱化组织微环境,通过改变pH值,降低阿奇霉素类药物的吸收,加速消除。
c.硫代硫酸钠:氮芥类药物的解毒剂,在小鼠实验中唯一被证实的氮芥类化疗药物解毒剂。
d.二甲亚砜:一种较为常用的溶剂,局部应用能够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加速药物的排出。3.外科干预:
静脉渗漏导致皮肤溃疡或坏死时需要外科干预,根据损伤的程度采取外科换药、扩创换药、扩创缝合、扩创植皮等措施,肌腱骨质大面积外露则需要行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术。临床上需要外科干预的并不常见。
摘 要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人体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防治......
老年静脉输液渗漏护理进展[摘要]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老年人患者的逐步增加并且发病呈现反复性,致使住院时间与频数都日益提高,使得静脉输液成为治疗老年疾病......
⒈一般速度: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液体(如抗菌素、激素、维生素、止血药、治疗肝脏疾病的输助药等)时,一般每分钟5ml左右。通常所说的输液速度每分钟6......
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赵焕芬第一节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目的语重要性 1、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这与药物的刺激性、病人......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 着装规范、洗手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响;解释、问二便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