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刚典型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王锡刚”。
带领群众致富的一面旗帜
——记水阜乡长川村党支部书记王锡刚
(2011年3月)
王锡刚,现任皋兰县水阜乡长川村党支部书记,现年52岁,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81年以来,先后担任长川村村委会副主任、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2010年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他再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先后当选为市十一届党代表,县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30年的风风雨雨、30年的艰苦奋斗,对他来说,有心酸、有欣慰,有烦恼、有开心,但更多的是心中充满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豪和能让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一份惬意。
着眼长远,奋力争先,拓出群众致富路
八十年代,长川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九十年代,村上的主要任务是增收致富;到了二千年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农税的取消,“抓项目,促发展”逐渐成为农村的中心工作。“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成为王锡刚经常思考的两个问题。通过对全村田土、山林、水利、物产的反复调查、摸底,并与四周地区相比较后,他在反复与两委班子成员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将全村发展方向引导到“调整结构促增收”上。他和村社党员干部首先转变观念,群众想不通,他们就反复讲,不惜千言万语;群众不愿干,他们就带头干,不怕千辛万苦,在说服教育和实实在在的收入面前,群众再也不瞻前顾后了,于是放开手脚,积极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到2010年底,全村实现了农业种植结构由粗放向集约、低效向高效的转变。高架大棚两茬种植,亩均收入8000元左右,亩均净增4000元。制种玉米亩均收入在1500-1700元之间,亩均净增500—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6元,比2000年净增2196元,老百姓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但经济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稍有懈怠、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于兄弟村。基于这一认识,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团结村委一班人,始终如一地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常抓不懈,今年全村种植旱砂西甜瓜3000亩,人均1亩;种植高原夏菜1000亩,户均1.2亩;发展薄皮核桃5000亩,户均6亩;正在新建高架大棚200亩,建成后全村以日光温室、高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将达到600亩;巩固发展制种玉米1500亩,劳务输出500人次,西甜瓜、高原夏菜、薄皮核桃、设施农业、制种玉米、劳务输出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六大主导产业。但在去年200亩日光温室建设的过程中,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室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他和村社干部反反复复入户,千方百计劝导,磨破了嘴皮,跑破了鞋子,终于感化了说服了那些不愿流转土地的群众,如期完成了土地流转工作,日光温室如期开工建设。如今,他看到那连片的200亩日光温室使群众的收入再次大幅提高,当时那种做不通群众思想工作的气恼和烦心,也就随之释怀了,心中更多的是欣慰和激动。
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多为群众办实事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利民惠民,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发展致富的同时,王锡刚始终把关注解决老百姓的难心事、烦心事摆在首位,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长川村村庄道路原来坑坑洼洼,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产品拉运更是难上加难,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等不靠,上县城、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24万元,于1984年整修了村庄道路,成了全县第一个硬化村庄道路的村。先后争取资金90万元,硬化了109国道至长川、长川至老鹳村道路8公里。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七条沟农田道路行路难的问题,多方筹措投入资金6万元,修通了50公里田间道路,解决了3000亩旱砂地经济作物拉运难的问题。路好走了,老百姓的心气儿也顺了,群众高兴地说:村社干部好样的,千辛万苦修好路,竭尽全力帮民富。村中心学校一直穿靴戴帽,办学条件很差。到九十年代后期,土木结构的学校,墙皮脱落、裂缝,墙体下陷,成为严重危房,老师不安心,学生不专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群众意见很大。为了娃娃们上学的事,他和党支部一班人下大决心,从各种渠道争取资金58万元,新建了占地15亩的初级中学一所,翻建了长川小学混凝土结构平顶房8栋,解决了全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吃水难、用水难也一直是老百姓的一块心头病。1988年他争取市水电局资金18万元,修水塔一座和容量4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个,铺设管道3000米,群众吃水靠肩挑从此成为历史,长川村也成了全县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村。2007年他跑上跑下积极争取项目,新建塘坝一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难的问题。2010年他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开挖管沟,铺设主副管道,顺利完成安全饮水工程,让清洁的自来水流到了家家户户的锅台上。今年他又多方争取,在红圈坪新建1万方塘坝1座,塘坝建成后将彻底解决200亩日光温室季节性灌水的问题,抛家舍业,服务发展,帮助群众解难事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逐渐增多,村上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为了干好村上的工作,王锡刚将耕地全部分给兄弟,成了名副其实的“脱产干部”,可几百元的月工资,让老婆经常唠叨、儿女经常责怪,说他是“两耳不闻家中事,一心只往村上跑”,对此,他只能对妻儿抱歉地笑一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搞好服务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因此,他经常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参加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精神文明建设、村庄绿化、环境整治、道路渠道维护等公共事业建设,为创建美好家园而默默奉献。同时积极参与群众婚丧嫁娶等红白事,倡导移风易俗、帮助解决困难。利用红白事人员多、人员集中的特点,在寒暄中宣传党的政策及县乡村的重点工作项目等,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对村上发展的意见建议,既做到了政策宣讲,又沟通了相互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困难群众王树忠、困难党员王锡著、特困两女户胡玉费等三家的主要劳动力相继去世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第一时间深入他们家中嘘寒问暖,带头捐款解决困难,共募集4000元钱料理了死者的后事。他还带领村干部每年对村上困难党员群众在春耕前、春节前进行两次走访,今年春节前,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4000元,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三十年来,王锡刚就是在不断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中走过来的,他的付出,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2003年被甘肃省委评为甘肃省防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荣获甘肃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十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兰州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2010年被皋兰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个人工作总结2014年,是充满活力的。5月我来到一个新的大家庭,中建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严谨的办事风格让我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养成了严于律己,认真对待领导交待的每一件事的办事风......
王刚经典语录1. 文学具有很多的特点,它可以很丰富,可以有种种方式去解释,但是有一点品质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就是讲真话。2. 文化历来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种树的人乘不得阴凉……3.......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王刚经典语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浪淘沙 钱塘观潮 王锡原文:浪淘沙 钱塘观潮王锡遥望海菛开,匹练初来,须臾万马蹴飞埃。白雪洒空红日暗,疾走风雷。乘醉上高台,俯仰徘徊,眼前陵谷总堪哀。安得钱王张万弩,重射潮回。......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王锡《浪淘沙·钱塘观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