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_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48: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所在。但是,要想高效学习,就需要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得法。老师要像导演一样导的高效,像抓痒一样抓在点子上。要想如此,就必须精心备课,精讲精练。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精心备课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教师要积极关注课改动态,研究新的教法和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良好的理念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那么分析学情、把握教材,设计能够激活课堂的教学方法则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化学教学不能只拘泥于教科书,应努力挖掘和开发教学资源。我们首先必须对教材、资料进行消化吸收整理,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突出重难点,突出理解应用型问题。一节课通过学习、探究弄清两三个问题,应该说收获很大。这就是少则得,多则惑。少而精、少而透,跟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教师备课不只是备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生能够想到的、比较难懂的、容易出错的、容易忘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运用自如。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一通枯燥的理论后,接着就是“题海战术”,再然后又是枯燥的讲题,如此循环。每堂课教师是声嘶力竭、口干舌燥,学生反而昏昏欲睡、兴趣索然,何来效果?更别谈高效!所以,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是新课讲授还是自主学习的引导,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视。精彩的、引人入境的情境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情境创设的形式可以是语言描述,生活片段再现,可以是化学实验等等。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决定情境的创设,情境的创设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会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追溯历史,挖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史实资料,介绍化学家的趣闻轶事或化学史典故来设置悬念,既能增加课堂的人文韵味,又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的发展历程。增加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初中学生的年龄致使他们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做学生实验时我也根据情况把实验进行分层教学,比如人教版《碳与碳的化合物》这章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我先叫学生预习相应内容,并把要完成的实验告诉给每组学生:最低层次(也就是全班同学要完成)要按照课本里安排的实验内容完成,中间层次学生要自己设计能方便放入酸液的另一个套装置,优生则设计一套能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自己设计的装置能在实验室里做出来。做完实验后还要求中层以上的学生完成家庭实验:把鸡蛋(完整的)放入醋酸中反应,观察有什么现象?如果有气泡产生,你猜是什么气体,应该怎么样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第二天到课堂上不单中间层次的学生,其他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询问老师,现象应该怎么样,想验证他们自己做的现象是否正确,经过我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各层次的)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增强也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就连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

神,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化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们将感到学化学有趣味有快乐,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这种兴趣像种子一样,一旦扎下了根,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优化学法指导,深化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动脑筋,提问题,从无疑到有疑。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实施学案导学,激活课堂气氛 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一)汇集集体智慧,认真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汇集集体备课智慧,才能体现出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有主要负责人,先后至少经过几次修改,然后经集体备课讨论补充完善。可以说每一份导学案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同时,每节课后都要根据学生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对导学案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然后存档,待以后复习时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作针对性的加工修改成为复习学案,使宝贵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

考中发现疑点,通过探究突破疑点、难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学生预习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这就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活动·探究”、交流·研讨”等栏目,问题设置要有坡度,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提高,所探所研要充分体现本课时的重难点和主干知识。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导学案中的问题要有坡度、有深度,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这种良性的情绪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预习和学习过程中去。导学案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填空,应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3、导学案要设置一定量的习题。习题通常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预习体验型问题,这属于知识技能层面的问题,主要用于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第二个层次是过程、方法类问题,是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第三个层次是挑战性问题,主要用于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提高之用;最后再配备智能检测或随堂练习等,作为课后学生作业,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当阳市实验中学夏红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不仅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也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帮助。要......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中的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化学中的高效课堂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摘要:当前,初中化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先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授课,进而制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摘要]: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多媒体课件进入化学课堂,其功效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气......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报道绥棱农场学校为了贯彻绥化管局《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于4月22日和4月23日在中小学先后开展......

下载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