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先秦散文、诗歌
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物。孔子修订了鲁国编年史《春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语出于《论语·述而》。《论语》中论述学习要善于钻研,不可一味空想的一段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孔子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观点。
成语“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均出自《论语》。
孟子提出的主张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探讨人生价值,提出“富贵不能淫”的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
展现孟子“王道理想”的文章是《寡人之于国也》。文中的“寡人”是指梁惠王。孟子在文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仁政、王道。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批评梁惠王与邻国国君都没有实施仁政,并无本质区别,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在文中,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揭露统治者把“涂(途)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的观点。文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对比。
同属道家学派的是老子和庄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语出自《老子》。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先秦诸子中,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人是庄子。在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寓言。“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秋水》一文记叙的是河伯与海若之间的对话。文中的河伯指的是黄河之神,海若指的是北海之神。在文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作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来说明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是《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左传》。《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是描写战争。《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顺叙。《郑伯克段于鄢》中,“克”的意思是战胜。文中略写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详写的是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意旨是暴露统治阶级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
《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郑庄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阴险狠毒,工于心机。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的是京城大叔。
一部主要叙写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的书是《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将《战国策》整理编定并定名的是汉代学者刘向。《战国策》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法有对比和欲扬先抑。《冯谖客孟尝君》有“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句,其中“过”的意义是拜访;“后孟尝君出记”句中“记”的意义是通告;“先生不羞”句中“不羞”意义是不以„„为羞;“窃以为君市义”句中“市”的意义是买;“窃以为君市义”句中“窃”的意义是私下;“开罪于先生”句中“开罪”的意义是得罪;“封书谢孟尝君”句中“谢”的意义是致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战国策》。在《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说:“故(胡)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里的“本”所指的社会内涵是百姓。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对《诗经》“赋”修辞手法的解释。“以彼物比此物” 是对《诗经》“比”修辞手法的解释。“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对《诗经》“兴”修辞手法的解释。《诗经》中用于祭祀宗庙的乐歌,称为颂。《诗经》中民歌最为集中的是《国风》。
《氓》属于《诗经》中的风。《诗经·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兼兴。《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出自屈原著名抒情长诗《离骚》。
汉代散文、辞赋、诗歌
汉初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文人是贾谊,他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贾谊的专题性政论文(散文)《过秦论》最著名,此文分上、中、下三篇,中心是总结秦代灭亡的历史原因与教训。贾谊又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著名的作品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堪称汉代文学标志的新文体是 赋。赋本是“诵”的意思。《汉书·艺文志》: “不歌而诵谓之赋”。汉初枚乘的《七发》是标志汉赋——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其主要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扬雄是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辞赋家。他年轻时极好司马相如的赋。代表作有《甘泉赋》等。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 史记 》。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它们是“ 本纪 ”、“世家”和“列传”。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传记。《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上起黄帝,下至西汉汉武帝时代,全面地叙述了我国 上古至汉初30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援引古人话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语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唐人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中“龙城飞将”、“李将军”是指西汉名将李广。其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西汉·班固的《汉书》。它在体制上全袭司马迁《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班固不但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着有《两都赋》等。《两都赋》中的“东都”指东汉都城洛阳,“西都”指西汉都城长安。作为史传文学,《汉书》有不少传记写得很成功,但最著名的是《苏武传》
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其最著名的赋篇是《二京赋》,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魏晋六朝时,人们把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从内容看,这是一首爱情诗。本诗的抒情特点是直抒胸臆。
汉乐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的主人公是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焦仲卿妻》。此诗的主人公是焦仲卿和刘兰芝。该诗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对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五言诗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文人五言诗是 东汉初年才有的。
唐 诗
初唐四杰包括王勃、卢照邻、杨炯和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中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
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都是初唐时期的诗人。陈子昂的名篇《登幽州台歌》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名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字面描写的对象是月。勾连《春江花月夜》全诗结构的线索是月。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苏轼用“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评价来称道王维。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名句;《过香积寺》中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名句;《鹿柴》中的名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宿建德江》中的名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春晓》中的名句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过故人庄》中的名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和杜甫在唐代的影响最大。李白被称为“诗仙”,号“青莲居士”。《蜀道难》中的名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月下独酌》中的名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将进酒》中的名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行路难》中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 《登金陵凤凰台》 中的名句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早发白帝城》中的名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赠孟浩然》中的名句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史”。
《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却见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杜甫喜闻蓟北光复、安史之乱结束,终可挈眷还乡的喜悦心情。《江南逢李龟年》中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名句;《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名句;《蜀相》中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春望》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登高》中的名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出塞》中的名句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琵琶行》中的名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形容琵琶演奏时发出的美妙声音(《长恨歌》名句见教材)
王翰、王昌龄、高适、岑参都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王翰《凉州词》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名句。
王昌龄《出塞》中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名句。《从军行》中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芙蓉楼送辛渐》中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名句。
崔颢《黄鹤楼》中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名句。
高适《燕歌行》中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名句。
王之涣《凉州词》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李商隐,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李杜”。《登乐游原》中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的名句。
李贺被称为“诗鬼”。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刘禹锡《秋词》中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名句;《竹枝词》中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的名句。其他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名句。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名句。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名句。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有“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名句。
韩愈《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二首》中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名句。
孟郊《游子吟》中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名句。柳宗元《江雪》中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名句。元稹《离思》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
杜牧《登乐游原》中有“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的名句;《赤壁》中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泊秦淮》中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名句。
李商隐《锦瑟》诗的内容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夜雨寄北》 的内容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还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名句。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朝诗人朱庆余在临应考前投给考官的一首诗。诗面描写了闺房情趣如画,实则以闺情喻考试。“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选自唐诗《金缕衣》,作者是杜秋娘。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作者为秦韬玉,诗名为《贫女》
宋 词
唐五代时的词人有张志和、白居易、李煜等。
张志和词《渔歌子》的内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白居易词《忆江南》的名句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南唐词人李煜词《浪淘沙》的内容是“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的内容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是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张先等。
晏殊《浣溪沙》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的名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木兰花》的名句是“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范仲淹词《苏幕遮》的内容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的内容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欧阳修词《踏莎行》的内容是“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的名句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张先词《天仙子》的内容是“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因他的词作中有三处巧用“影”字,被人戏称为“张三影”。
柳永是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
《雨霖铃》的内容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的名句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泠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蝶恋花》的内容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婉约派的另外两位代表人物是李清照、秦观。
李清照词《声声慢》的名句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的内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的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秦观词《踏莎行》的内容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豪放、潇洒、飘逸是苏词的主要特点。苏轼名作《水调歌头》的内容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的内容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写的三国人物是周瑜。
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辛弃疾。
《破阵子》的内容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青玉案·元夕》的名句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丑奴儿》的内容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摸鱼儿》的名句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菩萨蛮》的内容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南宋爱国词人代表人物是岳飞、陆游。
岳飞名作《满江红》的内容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游词《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卜算子》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婉约词人代表人物是姜夔,代表作是《暗香》、《疏影》,这两首调名,本自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姜夔词《扬州慢》的名句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唐 宋 散 文
《滕王阁序》是王勃代表作,也是骈文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素负盛名。文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智,不坠青云之志”、“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等诸多佳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深意是“有才能的人不受重视”。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著名散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诸多佳句。
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是他的成名之作。他凭借此文中了进士。成语“钩心斗角”出自本文,其原意是写建筑物的形态,是形容宫室建筑风格的交错精密、巧妙工致的。而今多比喻相互之间明争暗斗。
在散文发展史上有“韩柳欧苏”四大家之说,其中“苏”是指苏轼。苏轼散文的风格主要是行云流水,姿态横生。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著名散文作品有《前赤壁赋》。《前赤壁赋》作于黄州,文中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等诸多佳句,前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出神入化的描写了音乐的魅力。苏轼其他重要的散文作品有《后赤壁赋》、《留侯论》、《石钟山记》等。苏轼是宋代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擅长散文、诗、词、书法、绘画。
文学史上“三苏”并称,这是着眼于散文体裁的创作。
韩愈的著名散文作品有《进学解》、《送孟东野序》、《师说》等。《送孟东野序》是韩愈写给孟郊的,孟郊壮年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时被授为溧阳县尉。怀才不遇,心情抑郁。在他上任之际,韩愈写此文加以赞扬和宽慰,流露出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感慨和不满。文章运用比兴手法,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
韩愈在《师说》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精辟地概括出教师的职能作用。柳宗元的著名散文作品有《捕蛇者说》、《种树郭驼橐传》、《小石潭记》等。范仲淹是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范仲淹用洗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中有佳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成语“百废具兴”、“春和景明”、“政通人和”、“气象万千”、“浩浩汤汤”、“心旷神怡”出自此文。
欧阳修的散文作品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中出有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络绎不绝”、“风霜高洁”等。
王安石的散文作品有《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
元 曲
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著名元杂剧作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等;白朴的主要作品有《墙头马上》、《梧
桐雨》等。
有“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代表作为《汉宫秋》,这部杂剧描写了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汉宫秋》突破前人作品的窠臼,既描写了汉元帝对王昭君的爱情,又突出了王昭君对祖国的感情。在民族矛盾的背景下,突出帝王爱情的悲剧。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为小令《天净沙·秋思》被尊为“秋思之祖”。小令通过景物组成的画面,表达作者羁旅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为鼎足对,一三句为冷色调画面,二句为暖色调画面,冷暖比衬,突出主旨;“夕阳西下”为过渡句,勾连景语与情语;“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浓重的愁思。
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女主角崔莺莺和男主角张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自由幸福。
元代的散曲是韵文的新样式,是韵文在形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在金代的“俗谣俚曲”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只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宫调相同的只曲联缀而成的组曲。小令主要从民间小曲变化而来。
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抒情怀古,在表现秦汉两代盛衰兴亡感慨的同时,揭示出历史的规律:无论封建王朝的兴亡,广大人民都摆脱不了苦难的命运。其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句中两个“如”字,看似比喻,实质是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山、河以人的形态和情感,呼应“百姓苦”的主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这首小令的“曲眼”。
古 代 小 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传闻轶事,堪称中国志怪小说的奠基之作。其中较 11 著名的篇章有《东海孝妇》、《干将莫邪》、《韩凭夫妇》等。
《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编著者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唐传奇的代表作有《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还有元稹的《莺莺传》,陈鸿的《长恨歌传》。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称为“四大奇书”,他们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从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因内容丰富,一次讲说不完,故说话人就需要将其分成若干章回,每次讲一章或一回,连续多次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因而得名。《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其中描写了三次大的战役,即:
1、官渡之战,这是曹操大败袁绍,最成功的平定北方,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2、赤壁之战,这次战役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3、彝陵之战,这一战刘备伐吴惨败,蜀汉开始衰亡。
《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水浒传》艺术地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是一部表现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替天行道的英雄传奇。揭示了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官逼民反,他们反抗的对象也主要在于权豪势要。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具有浓厚的“忠义”色彩,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替天行道”是他们的政治行动纲领,“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他们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作者为吴承恩。《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经这一历史真实事件为题材的作品。故事背后,隐含着两大精神: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形象,但同时又折射出明代中叶以来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孙悟空冲破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
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是以《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情节作为整体叙事框架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长篇巨制。小说以西门庆这个人物为核心,描述了他在对金钱、女色、权势的追逐中耗尽生命的短暂一生,与此同时小说中又以大量笔墨描写了一个暴发户家中成群妻妾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生活图景,刻画了潘金莲这样一个乖巧机变、情欲旺盛而又阴险狠毒的不幸的女性形象。
《金瓶梅》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春梅、李瓶儿三人。所开创的题材领域与写作方式对后世的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最著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传为明代许仲琳,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明后期拟话本小说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此外有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它们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当时世俗的人情百态。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初名《石头记》。程伟元和高鹗增补了后四十回。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增补的后四十回描写黛玉的早逝、宝玉的出家和宝钗的独守空房,完成了宝、黛、钗的悲剧命运。从曹雪芹的命意来说,“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是一种对封建制度更为彻底的否定。
贾宝玉的另类形象:
1、以“似傻如狂”的行为来表现极强的叛逆性,如鄙视功名富贵,不喜仕途经济,反对世俗礼仪,反对等级礼教,主张平等待人等。
2、天生痴情:与林黛玉的性灵之爱,对纯真女性的强烈尊重、同情和爱护。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
《红楼梦》书中描写林黛玉容貌的文字: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音读叶,酒窝的意思)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葬花辞》中“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的命运即黛玉的命运。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她落得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鲁迅说:“自从《红楼梦》诞生以后,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红楼梦》的悲剧包括:
1、家庭悲剧:贾府由昌盛走向败落。
2、爱情悲剧: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破灭和黛玉之死。
3、人生悲剧: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大观园众女儿的悲剧结局。
4、社会悲剧:封建社会行将衰朽的历史性的悲剧命运。
从《红楼梦》第五章宝玉游太虚幻境里看到的诗词,就能推测出主要人物的结局。副册: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
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花袭人
3、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正册: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薛宝钗和林黛玉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音读四,犀牛类猛 兽)相逢大梦归。元春
3、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4、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5、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迎春
6、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
7、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8、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巧姐儿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李纨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12、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湘云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小说描写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儒林外史》是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讽刺小说代表作,给予后代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晚清的谴责小说的影响上。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概括是“无一贬词,情伪毕露”。《儒林外史》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例如,范进、周进。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蒲松龄在科举道路上很不得意,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一位标准的穷书生。作者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虚拟花妖狐魅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
《聊斋志异》思想内容:
1、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2、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李汝珍,清小说家,创作了长篇小说《镜花缘》。通过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一百个才女的故事,批判男尊女卑,赞颂女子才能。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即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现 代 文 学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名周树人。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是最早对国民劣根性作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创作的小说有:《药》,人物:华老栓 夏瑜;《祝福》,主人公祥林嫂; 《故乡》,人物:闰土、豆腐西施;《**》,人物:七斤、九斤老太。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是《阿Q正传》。阿Q是落后农民的代表,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鲁迅唯一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伤逝》。《伤逝》的主人公是子君、涓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出自鲁迅小说《伤逝》中的子君之口。
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是《朝花夕拾》;其中的散文名篇是: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散文诗集是《野草》。
郭沫若是留日留学生,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学习医学。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是“开辟洪荒的大我”,这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茅盾著名的“农村三部曲”:《秋收》《残冬》《春蚕》;著名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子夜》。《子夜》最主要的思想成就是反映了30年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面貌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子夜》中的主人公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是赵伯韬。二人在公债市场上展开激烈争斗,最后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失败。
巴金代表作《家》。《激流三部曲》有:《家》《春》《秋》。《家》中“两重人格”最突出的人物是觉新。《家》中“五四”时期觉醒的知识青年典型是觉慧,《家》中家族专制制度的代表人物是高老太爷,在《家》中,丫鬟鸣凤的结局是投湖自杀。巴金的《家》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老舍是北京人满族人,他的作品关注北京市民生活。老舍的作品有:小说《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的身份是人力车夫,女主人公虎妞是车主的女儿。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故事发生地是北京,背景是抗日战争。
曹禺的处女作是《雷雨》。《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雷雨》内容的时间跨度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一天之内。《雷雨》主人公是周朴园、蘩漪、周萍、四凤、周冲。
《雷雨》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女子是蘩漪,揭开周朴园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帷幕的人物是蘩漪,蘩漪的结局是精神失常。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受过新教育的专横的封建家长。
话剧《日出》中的人物是陈白露、方达生、潘月亭.《日出》中还有一个一直没有出场的幕后操纵者--金八。
曹禺创作的话剧还有《原野》 《北京人》。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从未上过大学,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女主人公是翠翠。翠翠是老船夫的外孙女,她像水一样纯净。
钱钟书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塑造了“无用的好人”方鸿渐、日渐堕落的知识分子苏文纨,还有外表纯真却工于心计的孙柔嘉。塑造了这些平凡人甚至还有一大帮庸俗不堪的所谓知识分子。表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人生感受。《围城》不仅揭示了人类婚姻生活中的围城状态,主人公方鸿渐事业、命运“围城”状态,而且在哲学高度上俯视人生,分析了人生的孤独绝望,人性的弱点。
张爱玲的小说集是《传奇》,散文集是《流言》。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有《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等。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的作者是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人物有:姚木兰 牛素云。40年代解放区文艺创作中的优秀作品有: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贺敬之的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小编整理的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供参考!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
一、《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内容(一)高等语文素养部分现代 十八岁出门远行 论睁了眼看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鸭窠围的夜 经济学视角下的道德悖论 文化是什么 古代 儒学摘要 老......
语文复习要点课本:1、.《诗经》六义: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感物起兴)风(地方乐歌)雅(统治地区的乐歌)颂(宗庙祭祀的乐歌)2、.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