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全文)_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30: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全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上强中心小学

柳红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的核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一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8是看作20×50进行估算的,学生质疑提问:“48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 个数都看作整十数?”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的赞成这意见,有的则说:“48看作50,看大2,积就增加了2个21,如把21看作20,就看小1,积减少1个48,估算结果就比较接近精确值,口算也更方便了。”

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估计数,不要很精确。”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又如,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

1、例2后,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还可以表示几?”全班顿时“兴奋”起来:“可以表示20、100……”“可以表示任何数„„”“每小格不可以表示任何数,0及比0小的数就不行。”提得多好呀!尤其是后者不但对前面的提法敢于质疑,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讨论后学生们知道了根据需要每小格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但不可以表示0(无意义),而比0小的数是可以参加统计的,只是这个内容要长大一些再学习。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动手操作,探索创新途径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直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教学了1/2这个分数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想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分数,学生说出了1/

4、2/

4、3/

4、2/

8、5/8等。我就适时让学生动手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小组讨论得出1/

4、2/

4、3/4的意义,教学效果表明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抽象的意义有了形象的理解,记忆深刻,而且对2/

8、5/8,甚至3/17等都能进行很好的表述。这堂课还有学生提出了独特的问题:“我们学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有没有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呢?”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又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又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分组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也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教学时,我经常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如我在教学《乘法的结合律》一课时,通过讨论得出了规律:a×b×c=a×(b×c)。有位学生质疑:a×b×c=b×(a×c)。这是引起了争议,我马上组织小组讨论,再反馈交流中,大家理解了那位同学的看法,作为教师的我这是也马上给予了表扬。又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有位学生提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因为和书上不同,很多同学不假思索说是错的。我也不表态,马上组织小组讨论,在交流中,学生们忍不住表扬了那位同学,我也感到很欣慰。

求异思维难能可贵,作为教师不能马上给予肯定,更不能予以扼杀。要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进行不拘泥于一个途径的思考,多渠道、全方位地探寻新方法和开放式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重要地位。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最明显的标志。”

例如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我编了一道题目;三年级女生有32人,————————————,男生、女生共几人?我组织学生先独自编题,再小组讨论,最后交流。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提出了许多种条件:比男生多10人、是男生的2倍等。像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四、开放练习,拓宽创新渠道

开放题指条件多余而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是唯一的题目。精心设计开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宽()。一读到题,大部分学生感到少了一个条件,经过老师的引导,回忆了周长公式,便会豁然开朗。又如:商店买来30箱玩具,每箱80件,————————,————————?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样教学,学生的创新素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任何习惯的培养一样,在培养过程中它都会自始至终地受到一些习惯势力的抗衡。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因教育观念、教学经验,甚至功利思想等原因的限制,会影响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虽有创造的天性,但由于年龄的局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会不断地出现反复。为了较好地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教师应练好“内功”,及时吸收多方面信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做到:

对学生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具体一点。

让学生表现和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

给学生灵活支配的时间多一点。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织里实验小学赵舒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一、启发学生积极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积极思维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一旦遇到问题都会有股兴奋感。因此......

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进步的基础与灵魂,创新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之一。而在这个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的全民创新教育......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全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全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