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决定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从小抓起,让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为具备创新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创新
新课标倡导,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发展的舞台,营造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
(二)开展合作,创设创新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都要展开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把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采取自改、互改,上课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争议。
(三)鼓励多思考,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四)鼓励学生“我会学”,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合作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思考、交流、合作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创新意识。
(二)从启迪学生思维上进行创新,做到“点石成金”
当学生的思维受阻,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教师应善点善启,巧于诱发,以开通、拓展学生的思路。常言说,不称职的教师给学生“鱼”,而高明的教师给学生的则是“钓鱼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1)引导求变,开拓学生的思维;(2)引导求通,深化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寻找创新的火花。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种优势:(1)化静为动,让学生能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2)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三、重视动手实践,调动创新意识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表明,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人,是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造和发明的。动手操作能使人积极开动脑筋,从而使动手、动脑相互促进。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把操作与思维有效地联系起来,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物体进行包装,即“把两个长3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并为学生提供操作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让学生在思考后,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最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呢?”因为学生有了实际动手的经验,所以很快就总结出“最节省”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四、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条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只有有了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要继续成功”的动力,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后,学生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并逐步树立自信,产生自我期望,进而使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和培养。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想创新、能创新。
总之,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只要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培养。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通过具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和培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创新人格。
(责编 张宇)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白水镇座棚小学顾小燕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
胡屯镇中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2016-2017学年,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
谈谈数学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鲜渡第一中心学校邓林经济转型时期的来临需要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人才来源于教育。但遗憾的是,在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所谓人......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