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争做坚持群众路线的先锋与榜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首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实施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展开,从反“四风”的延续深进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各项具体制度的颁布出台,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场深入的思想政治洗礼,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当前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搞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习近平说,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开展大讨论活动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谁”的问题,是刘云山同志实践胡锦涛同志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后总结出来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刘云山也强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三个提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值得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三个“谁”的问题,如一面综合的大镜子,既可以正衣冠,又可以去灰尘,还可以明是非。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集中整治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并说要做对于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要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叫他们治疗。”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贯彻整风精神,明确提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这4句话、12个字,概括起来就是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如何做人、如何为政、如何用权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考验,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是最为根本的问题。解决好“三个谁”的问题,既是刘云山同志对宣传战线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质是涉及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大问题。党员干部要常问“三个谁”,正确理解并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之关键所在。
弄清“为了谁”,就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宗旨、努力方向、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只有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
对于党校的教师而言,首先,“为了谁”要积极走进学员。学员到党校接受培训的目的就是扩充知识和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以及加强自身党性锻炼,因此党校教学必须走进学员、贴近学员、了解学员,才能开展正常的教育培训。党校教师要与学员密切接触,放下身段,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到与学员“打成一片”,倾听学员的呼声,了解学员的愿望,学员在一线工作有长期的实际经验和丰富的调研资料,单纯的课堂说教未必会让学员接受和信服,因此教师要积极倾听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对于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用交流发现问题,并积极汲取有益的建议,用交流推动工作,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培训目标。
其次,要真心服务学员。党校的教育培训是为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要做到“以学员为本”的群众路线,就必须要求党校及教师在工作和教学中积极奉献,课前认真备好教案、课上详细讲解以及课下解疑答惑,并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努力创新,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创新培训方式,才能达到满足学员学习需求的目的,做到真心服务学员。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是检验我党执政活动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坚持密切联系学员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达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办正事的目的,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弄清“依靠谁”,就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回顾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关头,总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在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不规则和无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并通过学员在以后本职岗位的社会实践中检验是否正确。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及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
弄清“我是谁”,就要视群众为亲人、为主人,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像把人民群众比作铜墙铁壁、眼睛、上帝,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我们要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对于党校教师而言,“我是谁”就是要摆好自己的位置,甘当群众的公仆,全心全意为群众和学员服务。
我认为,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带头人,群众最希望看到的是:群众有困难时,党员、干部伸手相助;遇到危险时,党员、干部冲在前头。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品质、净化心灵、改进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良好作风把人民牢牢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总之,我认为,要想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键要看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我能做到的,就是要把握坚持群众路线的技能和本领,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敬业精神,争做坚持群众路线的先锋与榜样,勤学习,苦研究,脚踏实地授课,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真诚为群众和学员服务。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单 位:内黄县城关三中 姓 名:胡清华时 间:2014年6月6日 电 话:***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心得体会学习了刘云山同志在《求是》上发表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文章后,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感悟深厚。我认为,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我们......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群众路线一直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对唯物史观、群众路线均做过重要论述。刘云山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