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腐倡廉30年——10大反腐人物_反腐倡廉诗词精选30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2:21: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反腐倡廉30年——10大反腐人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反腐倡廉诗词精选30首”。

中国反腐倡廉30年——10大反腐人物

2009-02-24 14:50:47 作者:胡杰群 来源:《廉政瞭望》 浏览次数:1662

中国反腐倡廉30年 10大反腐人物

改革开放30年,国内反腐败形势风云跌宕。当我们回首往事,欢呼反腐预防体制的初步建成,惊叹350万名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严惩的时刻,总是难忘那些在不同岗位上,通过种种手段与形形色色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英雄。本文筛选的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现代女包公” 刘丽英

入选理由:她经办的都是作为分管领导主抓的案件,都是共和国反腐败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特大案件。

中纪委原副书记刘丽英,是一位奋战在纪检监察战线长达24年的“老纪检”,一贯以查办“硬骨头”案件著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担任江青案件的审判员;1986年,查办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正省级干部倪献策案;1995年查办“邓斌案”;以及后来的李真案、沈阳市的慕马案、绥化市的马德案等。有人因此称刘丽英创造了新中国的反腐传奇。

非凡的办案能力令刘丽英声名远播,她被定义为“现代女包公”。

反腐箴言:“当一个纪检监察干部容易,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则难,前者要求的是职业道德,后者需要的是事业精神。”

国家财产的“看门人” 李金华

入选理由:自1998年出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以来,力掀审计反腐巨澜。“审计风暴”成为国人皆知的反腐利器,也越来越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被称为“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

2003年6月李金华在审计报告中,以“空前激烈的措词”点名批评了财政部等四家中央部门,“审计风暴”一词在媒体和社会上不胫而走,“铁面审计长”也由此成为公众对李金华的赞誉。此后历年的审计风暴都让公众格外关注。李金华誓让审计“形成一种制度,一种监督政府行为,尤其是资金用途的制度”。

2008年3月,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公众欢呼“这是党的干部政策的胜利”,是中央“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口号的生动诠释,是中央真正看政绩用干部,以人民公认为标准用干部的真实体现。

反腐箴言:“凡是涉及到经济犯罪、贪污腐败问题,我所考虑比较多的是事实是不是准确。只要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事实是准确的,我签字从来没有犹豫过。对贪污腐败的手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反腐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曹克明

入选理由:他是首位省委副书记兼任省纪委书记的官员,这一体制被称为“曹克明模式”;他主持下的江苏反腐倡廉工作赢得了党心民心;在源头上对腐败现象、不正之风实行标本兼治的探索方面为全国反腐败斗争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作为第一批中央巡视组组长,他在全国范围内查办了一批腐败大案。

曾先后担任过中共江苏省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政协主席。现任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巡视组组长。

在他领导下,1999年和2000年,江苏省有30多名厅级高官因严重违法违纪而“落马”。江苏省纪委在全国较早实行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协调办案。他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查清问题、惩治腐败、挽回损失、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二十字办案原则。1999年下半年,曹克明亲自设计了立案查处情况统计表和可立案件作案时间分析表,根据统计数字的时间分布绘制了两条曲线:一条是查处时间的曲线,另一条是作案时间的曲线。这两条显现曹克明智慧的曲线对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人们从宏观上实事求是地审视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和经验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被专家学者们誉为“曹克明曲线”。

反腐箴言:“反对腐败,廉政建设,只要我们紧密扎实去做,我不相信搞不好。我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群众的信心。做好了,老百姓就感到有希望,气就顺;做不好,老百姓就失望,就要骂娘!”

当代“黑脸包公” 姜瑞峰

入选理由:被人称作“黑脸”书记和“反腐败勇士”的姜瑞峰是“全国模范纪检干部”,以他的事迹编拍的电视连续剧《黑脸》20世纪90年代曾风靡全国。

早在1985年,姜瑞峰在魏县任工商所长期间,就查处了震惊全国的魏县特大假药案,蒙面持刀歹徒曾深夜3次闯到他家打砸恐吓,致使姜瑞峰的妻子精神失常,造成严重心脏病。但他毫不畏惧,接连查处假药案57起,涉及不法分子和黑恶势力数百人。

自1998年以来在领导的支持下,姜瑞峰组织查办各类案件9702件,涉及乡科级干部1607人,县处级领导干部219人。

反腐箴言:“违法违纪和腐败分子是老虎的脸,耗子的眼,泥鳅的脾气,兔子的胆;纪检干部是包公的脸,猎人的眼,海瑞的脾气,豹子的胆。”

“泰山压顶不弯腰” 公丕汉

入选理由:山东省泰安市的模范检察长公丕汉,以扳倒当时的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而闻名。

1994年9月,泰安的汪德海诈骗案涉及泰安市公安局副局长阎克争,公丕汉受理此案。但市委书记胡建学却百般刁难。公丕汉秘审汪德海,汪详细交代贿赂阎的事实。鉴于公丕汉的“顽固不化”,胡建学开始公开给予警告,并成立以市委某副书记为组长、以纪检委书记和公丕汉为副组长的三人领导小组,剥夺检察长的权力。

面对“一把手”的高压,面对身边出现的“内奸”,面对公安局长等司法败类公然的跟踪监听、神秘电话的死亡威胁,公丕汉一度濒临精神崩溃的危机。但他和战友们坚持原则和人格尊严,冒着极大风险,时刻准备牺牲。他争取省检察院的全力支持,很快就正式逮捕阎克争。阎陆续交代向市委副书记孙庆祥、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卢胶清、市公安局局长李惠民行贿的事实。最终牵出胡建学,三位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亓志文,以及泰山石化原董事长、总经理徐洪波。后胡建学等人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李惠民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996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对公丕汉等4同志各记一等功。

反腐箴言:“作为检察官,我不能抓了小的而放了大的。如果此案办错了,我将辞职。即使我不辞职,您也有权建议撤我的职。”

“北京第一公诉人” 方工

入选理由:从事检察工作近30年,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参与和主办了近3000件刑事案件的审查和起诉,无一错案。他出色完成了对成克杰、李纪周、朱小华等一批贪官的起诉工作,他承办了新刑法实施后,全国第一例“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案,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先后被荣记一等功4次,获得“北京市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光荣称号,当选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被称为“北京第一公诉人”。

反腐箴言:“堂堂正正做人,塌塌实实做事,心灵会感到愉悦。那种感受的美好,既可以意会,又可以言传。但,不是任谁都配享受这种心灵的愉悦,至少利欲熏心的人,比如贪官就不配……”

卧底反腐女英雄 孙桂华

入选理由:哈尔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孙桂华,第九、第十两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抓住携款潜逃的贪官,曾化装成“三陪小姐”,与当“三陪小姐”的贪官女友接近,面对挑逗,为了不暴露身份坚持和嫌疑人周旋,直到成功抓获。

她创造的“追逃思想工作方法”独树一帜。她不但把国内的嫌疑人追了回来,而且通过电话,把潜逃到加拿大的嫌疑人也都追回来。在全国的“追逃”行动中,哈尔滨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几年来,孙桂华成为政法系统提议案、建议最多的代表,所提的议案和建议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称她是检察系统的代言人。

反腐箴言:“除了加大力度惩处腐败分子,制度反腐至关重要。反腐败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被查处的官员有多少,而是让官员没有机会腐败,让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

小女子进京惊动总书记 于新华

入选理由:区区一普通女子,曾面对着一个由金钱与权力编织的庞大的贪污受贿违法犯罪团伙,这伙人大都身居要职、声名显赫、手中掌握着实权。为将群贪告倒,她付出了血的代价。

于新华,现任哈尔滨国贸城总经理。1994年至1996年,在任副总经理期间,她亲眼目睹了原总经理张庭甫欺上瞒下、营私舞弊的全过程。为给国家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她不畏强权,数次上访。但由于身份暴露,于新华付出了血的代价。除一度遭免职外,还曾被不明身份的歹徒袭击,从腿到脸被连砍四刀,差点丢了性命。最后她赴北京告到了中央纪委,引起中纪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庭甫被绳之以法,并且带出哈尔滨市原常务副市长朱胜文等一批官员。5起大案共查出违法犯罪人员241人,其中厅级干部19人、处级以上干部51人、一般干部百人。江泽民、胡锦涛、尉健行、任建新、罗干、侯宗宾、王德英等中央、国务院、中纪委领导都分别作出具体批示和指示。

反腐箴言:“让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成为一种趋势,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我们的民族也才有希望……”

“中国举报第一人” 郭光允

入选理由:他作为举报人第一次被写进中纪委通报(迄今亦无第二位),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举报第一人”。然而,他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如何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如何让举报人“流血后不再流泪”仍然是反腐败斗争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石家庄建委干部郭光允坚持举报河北省委原书记程维高违纪问题,并与之较量了8年。由于身份暴露,他被指犯有“诽谤领导”罪,被关进看守所,开除党籍并被非法劳教,亲朋和家人受到株连。2003年8月9日,中央公布程维高违纪问题的结论,其中着重提及了郭光允,“如实”两个字使郭光允获得了一种特别意义的彻底平反。

反腐箴言:“举报成功之后谁来保护我们?至少作为举报人的我现在丝毫没感觉扬眉吐气。”

“山西省第二信访办” 张平

入选理由:他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全国票房收入过亿元。他以自己独特的武器——笔,坚持不懈地与腐败分子作斗争,一部部震撼人心的力作在深刻描述腐败给国家、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激励着人们勇于与腐败势力作斗争。

1987年,张平的长篇反腐小说《天网》、《法撼汾西》问世后,全国几十家报纸纷纷转载,《天网》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环画、话剧、地方戏等艺术形式。作品出版后,一些地方官员立即对号入座。近240名官员联名上访,山西某县人大主任带着八个原告,将张平告上法庭。诉讼持续了十年,但张平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1997年8月,长篇小说《抉择》正式出版。2000年,张平凭借这部饱含血泪的反映国企改革中腐败问题的作品,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抉择》上映,既拿到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更是创下了当年票房纪录。中纪委尉健行书记看后批示:“应该让领导干部带着自己的家属看看这部电影。”从电影《生死抉择》开始,“反腐作家”和“山西省第二信访办”的美誉落到了张平身上。

2008年1月22日,他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人们企盼着他在反腐败的征途上再次描绘出新的篇章。

反腐箴言:“党中央一定要加大力度在干部队伍中建立形成一种惩前毖后、赏罚分明、公正公开、廉洁清明,决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干部机制和文化氛围。一定要让那些对党对国家毫无责任感,对人民对事业毫无热情毫无作为甚至胡作非为的干部在这种干部机制和文化氛围中难有立足之地。”

()年感动中国人物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

中国反腐

反腐,中国你准备好了吗?2012年11月14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落幕,这次大会不但选举产生了中国的国家领导人,讨论了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将一个社会热点推向......

中国反腐

2014年春节,距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有余,外媒评论称,上到酒店的鱼翅宴,商场的奢侈品,下到家里的贺卡鞭炮,今年春节中国上下走的是节俭风,春节的这场假日反腐可谓“首战告捷”。中国......

中国反腐十年

中国反腐倡廉十年路: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铁腕反腐十年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是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一条反腐倡廉之路,体现出执政党反腐......

中国反腐之我见

中国反腐之我见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班级:英教3班姓名:马威风学号:14040240307 腐败,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致命的毒瘤。从中国古代来看,秋时期越王勾践贿赂伯嚭灭亡了吴国,西晋末......

下载中国反腐倡廉30年——10大反腐人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反腐倡廉30年——10大反腐人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