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字如其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如其字”。
浅谈字如其人
【摘要】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它是我国独有的汉字表意的艺术体现。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书写汉字,书写汉字要求的是正确无误,整齐洁净。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除了具有书写的实用性之外,还有技巧性,在书写中与书写者的功力、气质、心境、修养和情感相关,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人书写的汉字无论是形象还是力度都有差别。古代称之为“书如其人”或“字如其人”,现代也有笔迹心理学,由此可见,书法,其实是与书写者的心理有密切联系,也是书写者的感情体现。我国最著名的楷书字帖柳体和颜体就有“颜筋柳骨”之称,不但与他们所写的字有关,也与他们各自的精神风貌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字如其人 书法 气质 风格 颜真卿
abstract
calligraphy is an art unique to in our country, it is the unique Chinese art reflected in our country.Calligraphy is not only writing, writing requirements is correct, clean and tidy.And calligraphy as an art form in addition to the practical writing, and technical, in writing and writing capability, temperament, mood, accomplishment and emotional, different personality, people of different temperament of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both in image and strength.Ancient called “books as” or “the style is the man”, also have modern writing psychology, thus, calligraphy, is actual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s psychology, and write those feelings.Our country's most famous regular script copybook LiuTi and ou have “yan jin liu bone,” said, is not only related with the word they wrote, also had a lot to do with their spirit.【 key words 】 the style is the man temperament of calligraphy style c 1
目 录
引言................................................................1 一 字如其人的历史发展..............................................1
(一)萌芽期....................................................1
(二)发展期....................................................1
(三)深化期....................................................2
(四)成熟期....................................................3 二 书学与人学的互涉................................................3
(一)人文书的心象关系..........................................3
(二)书学与人情世态............................................4
(三)书学与感官思维............................................4 三 字如其人示例...................................................4
(一)帝王英气---唐太宗书法分析.................................5
(二)宽厚磅礴---颜真卿书法分析.................................5 结语................................................................5 【参考文献】........................................................5
引 言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在不断丰富变化,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书法家问世。在欣赏书法艺术和创作书法时,“字如其人”这个说法一直伴随其中。“字如其人”已经成为书法理论批判史上的重大美学命题。早在西汉,文学家扬雄就说过“书,心画也。”意思是书写是书写着的心理反应。唐朝的颜真卿楷书端庄有力,而他个人也具有刚正不阿的个性。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评价他“斯人忠义出于天性, 故其字画刚劲, 独立不袭前迹, 挺然奇伟, 有似其为人。”我国古代对于人的评价,按照儒家思想要求,德行排在首位,成绩排在其次。因此,古人说的“字如其人”指的是字乃人的道德精神写照。因为这一点,北宋四大名家“苏黄米蔡”,按照字的优劣,其中的“蔡”应该是蔡京,但由于蔡京是著名的奸相,这个“蔡”归为品德更好的蔡襄。而传说中的“宋体字”,原创者为秦桧,但由于他是陷害岳飞的罪人,字体保留了,却没有命名为“秦体”。这都是古人推崇的将“书品”与“人品”合一的体现。本文通过阅读前人研究书法艺术的基础上,通过书法与书写者的心理联系,气质反映,以及我国书法家作品分析,来浅议“字如其人”的观点。
一
字如其人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期
我国的汉字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刻物记事到后来的“依类象形”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到大小篆,再到具有抽象意义的隶书,这过程经过了几千年。
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还没有书法这个艺术概念。在汉代之前,我国古代的“书写”其实是“刻写”,主要工具是刀和简。在象形文字向甲骨文、金文过渡时期,为了刻写方便,汉字的象形特点被逐步弱化,向抽象化方向发展,推进这一过程的主要动机是对书写便利和汉字规范化的追求。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不同的文字。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将文字、钱币和度量衡进行了统一。后来由于秦朝的公务繁多,在竹简上刻写篆体字不能适应日益繁杂的政务,加上秦朝烧灭经书,绦除旧典,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在这种情况下,隶书逐渐代替了篆体。这种改变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是“以趣约易”,也就是追求方便快捷。
汉字发展到隶书,本意是去繁就简,但在书写过程中,隶书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匀称的线条化阶段就裹足不前,开始改变大小篆笔画或曲或直缺少微观变化的特征,在运笔上追求匀称、均一。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当时使用文字方便辨析有关,也和当时的“写”字工具所用的刀和竹木简的性质有关。
到了西汉时期,隶书作为当时主要的文字形式,在书写方面,不同的书写者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了肥瘦、刚柔、轻重、收放的变化趋势,其中,笔画书写中的“波势”已经初具规模。
(二)发展期
在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前,汉代的书写工具除了刀之外,毛笔开始出现,布帛和竹木简都是当时的书写承载工具,随着纸张的出现,由于纸张和布帛与金石竹简相比,更能呈现墨色晕化的特点。随着书写工具出现的历史性变迁,汉隶型定有了客观基础,饱含水墨的笔毫遇到吸纳性强的纸,终于形成了书写中的波磔、浓淡、方圆、缓急的特点。清代书画家邓石如曾经总结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认为“商周时主要书写工具是刀和简,故籀法多尖,后来改用漆书,圆笔应运而生,汉后改用毫,方笔随之大行其道圆。”
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使书写活动越来越容易被人掌控,而书写动作也越来越应心得手。绢帛纸张上呈现的墨色变化,也令人感受到一种美感,这种美感中具有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秘感,也有一种挥洒自如的自由感。因此,在纸上书写已经不是简单地表达语言意义,隶书书写本身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蚕头雁尾,方圆交替、提按交叠,这种流动而富于变化的线条特征终于摆脱了隶书刻板规范的束缚,使书写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喜好和主观意志与书写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扬雄的“书,心画也”这种学说产生的基础。
(三)深化期
扬雄的“心画说”只是“字如其人”批评观念的开端,在此后,随着时代变化,汉隶逐渐向楷书、行书、草书演变,一代代的书法家开始出现,对于“书如其人”的观点也不断进行补充和论证。从东汉的崔瑗、赵壹、蔡邕,到曹魏时期的钟繇、成公绥,以及两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对这种论点做了阐释和探讨。
崔瑗字子玉,其父崔骃是与班固傅毅齐名的饱学之士,崔瑗子承父志,不仅博学通经,在书法上擅长草书,师从杜度而青出于蓝,史称“崔杜”。他的草书被唐朝书法家张怀瓘称为“神品”。崔瑗的书法理论《草书论》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
《草书论》中关于草书的起因是“应时谕旨,周于卒迫”,肯定了草书“俯仰有仪”的形态美,以及在结构上的“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突破,还指出了书迹能够传达创作者创作情绪和个人意志的特征。在草书书写中“或黜或染,状似连珠,绝而不离,蓄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遽而惴栗,若据槁而临危。” 这种书写方式可以具有宣泄创作者情绪的作用。
在崔瑗之后的辞赋家赵壹,看到当时许多人竞相模仿张芝的草书,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非草书》指出“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他认为书法与个人的内在气质特点有关,就像容貌一样具有先天原因,模仿是仿不来的。他认为像杜度和崔瑗这样的大家,草书是即兴发挥,是心情写照,而后人依照他们的点画来刻意模仿,就如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一样可笑。
而文学家蔡邕又对赵壹的理论做了补充,他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也;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他强调书家在创作时的心态情绪,应当保持自由、从容,舒散胸怀,做到纵情挥洒,如果在创作中受到他物束缚,就达不到最佳状态。蔡邕这种思想深受庄子学说影响,具有“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的境界。蔡邕的这种说法得到后世多数书法家的赞同,像欧阳询、虞世南等。
曹魏时期的钟繇一生痴迷书艺,师法曹喜和蔡邕,他完善和发展了隶书的用笔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草创了楷书。他主张书法要表现流转变幻之美这种“流美”的基础是在运笔方面,利用笔墨的轻重缓急变化给书法注入灵动的生命力。而这种流美产生的基础主要还在于书写者本人。
此后,成公绥和卫夫人在书法理论方面的见解和钟繇的观点都一致,强调了书写者的心与手的关系。成公绥的《隶书论》提到“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缥缈。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卫夫人的《笔阵图》中也有“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些理论都强调了,书写时应该先构思,再执笔,做到心手合一,也就是将全部心事集中在运笔上,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字来。
两晋书坛标志人物,“书圣”王羲之认为“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在书法艺术产生以来,书法家就强调书写与心理活动的关联,这种观念也是后来“字如其人”观念的基础。
(四)成熟期
“字如其人”的观点成熟期在唐宋时期,在唐朝,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张怀瓘这样的书法大家,也出现了大批关于书法理论的著作。其中关于“字如其人”的论述和汉魏六朝相比显得更贴近生活。
欧阳询在他的《传授诀》中提到作书时的心理状态“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强调了作书时的心理状态与写出后的字体关系,这种观点和儒家的“中庸”非常吻合。
与欧阳询齐名的虞世南在他的《笔髓论》中说到“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且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强调了书写时的心态应该专注。
唐朝后期的司空图在他的《书屏记》提到“人之格状或峻,其心必劲;心之劲则视其笔迹亦足见其人矣。”将字与人的生理状况联系在一起,认为健硕的人写出的字有力,孱弱的人写出来的字也无力,这种观点和现代的笔迹心理学相符。
在北宋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书法家有著名的“苏黄米蔡”,书法评论以欧阳修和苏轼最负盛名。欧阳修推崇的是颜真卿的书法,认为颜体是“字如其人”最好的体现“余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长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苏轼认为书法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书写的字上看出来,这种观念就是我们现今所提到的“字如其人”的观念。
二
书学与人学的互涉
我国的书法艺术诞生以来,书法家和批评家就将字的形象与书写者形象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和我国传统的观人术有一定的关联,古代流传的观人术讲究人与心象的关系,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就将人、文、书与心象联系在一起。
(一)人文书的心象关系
古代观察一个人,主要通过人的外貌特征来推测此人的品德,除了外貌特点之外,通过人的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看出端倪,随着书法艺术的问世,人的个
性通过书写也能传达内心情感,这就是心象的体现。“心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性格和外表关系。
古代认为一个人的心象可以从“言德”看出来,也就是说话的方式和性格有关系,在今天也是可以从语言表达看出其人性格的,开朗活泼之人,说话语速快;慢性子的人语速也缓慢。
古人认为人的心象还可以从面相、声相、手足纹、体型看出来,这就是古代相士受人尊重的缘故。但这种识别心象的方式必须要近距离接触才行,对于远处的陌生人只能依靠他们的文和书来观察。
古人认为“文如其人”是通过他们写下的文章来透视他们的个性和心理,像读陶渊明的诗就知道他淡泊明志的性格;而李白的诗透出的是浪漫,苏轼的词则具有粗犷的特点,这就是“文如其人”的心象体现。
“字如其人”指的是通过字的形态可以推测书写者的心理、形象和生理状况以及个性特征。清朝的陈梦雷在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就对字与人的心象做了深刻的分析:“体如鹭立,孤贫之士无疑;势如鸦飞,饶舌之徒可测。惊蛇失道,只寻入穴之谋;舞鹤离巢,自有冲霄之志。急如鹊跳,是子轻浮;缓似鹅行,斯人稳重.如篁蓊郁,休言豁达心怀;似水飘流,未免萧条家道„„无异峻岩之怪石,城睑营生;有如耸拔之奇峰,孤高处世„„半浓半淡,作事多乖;倚东倚西,撑持不暇。”特点这种观点也是在前人关于字与心象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而成,形象地道出了“字如其人”这个观点。
(二)书学与人情世态
古人在学习书法时,要求在执笔与字体结构方面要有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对于临帖要在学习掌握字的结构后,不能以临帖为主,要有自己的特色,为了说明怎样才能达到创造自己的技法特征,古人将练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执笔和运笔方面,古人将它和习武联系在一起,如执笔运掉如拨镫、操笔导转如枪法、握管习书如习射、学书弄翰如学拳。这样将运笔和习武做比,让人在学习中知道运笔的力气轻重。
在笔画方面,宋朝的姜夔在《续书谱》中“以人喻书”“真书用笔„„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静,有起更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J、\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L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将书法中的笔画和人体特征联系,形象生动。
关于字体的真、行、草,张怀瓘比喻为“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关于书写这三种字体的顺序,苏轼比喻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张怀瓘和苏轼都是书法家,他们认为应该先写好楷书,然后学行书和草书。
(三)书学与感官思维
感官思维指的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收到的色、声、香、味、触,然后引起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在书法艺术中,感官思维主要是通过字的力度来感受到创作者的手感,这不是简单的感官思维,而是通过字的书写力度来欣赏书法家的功力,是通过眼睛产生的思维活动。
三
字如其人示例
通过对“字如其人”的历史发展的分析以及字与人事互涉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到“字如其人”这个观点指的就是书法作品中的字和书写者的心理、气质、性格有一定的关联。
(一)帝王英气---唐太宗书法分析
在唐朝,书法艺术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造就了无数书法家,而关于“字如其人”的探讨,常常用帝王的书法作品来印证“字如其人”观念的正确性。在唐宋朝,帝王书法家有唐太宗、唐明皇、李后主和宋徽宗最为著名,而这些帝王,唯有唐太宗的书法最能体现帝王之气。
唐太宗的书法以师从王羲之为主,今天尚存的有《晋祠铭》和《温泉铭》。
《晋祠铭》是行书体,主要特征是书风遒劲,在运笔上以圆笔藏锋为主,在外观上具有秀美姿态,但内藏雄健骨力,南北书风兼容。这种南北兼容的特点充分表达了唐太宗作为一代帝王具有的大一统气概,正是“字如其人”的写照。
《温泉铭》在《晋祠铭》之后书写而成,笔力上不及《晋祠铭》勇健,由于在行笔上正侧兼用,方圆并施,具有激越跌宕、尽现欹侧变幻之态。在布局安排上上腾下挪,左展右蹙,互补互济,显得从容不迫,体现了书者的胆识和信心。
(二)宽厚磅礴---颜真卿书法分析
颜真卿的书法以楷书见长,他的楷书,成为历代楷书的模范。他的《勤礼碑》是他楷书中最著名的碑帖,创作于他70岁时,在起收笔上都是圆笔藏锋,将篆书笔意融合在楷书中。具有笔力沉着,从容笃定的特点。字的线条浑厚,饱满圆润,含筋于肉中。笔画上具有刚中带柔,直中带曲,用提按的手法显示出线条的轻重,达到“筋健肉丰”的效果。横细竖粗撇轻捺重的特点,显示了他宽厚博大的气概。他的楷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圆裹方、外圆内方,既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揭示了我国知识分子处事的伦理观。
颜真卿的楷书的主要特点就是圆健见长,笔力沉笃,筋多肉丰,转折处又是以圆纳方。这种外圆内方的特色和他个人性格具有相通之处,在廊庙为官他的个性是刚正不阿,具有抗颜强谏,不畏强势。如果他谪居外地则是以著书立说,结交隐士为主。
结
语
“字如其人”是我国对书法审美的特有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道德要求有极大的关联,这里的“人”指的就是人的道德观念,也和我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有关系,因为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审美就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观,在今天,面对全球化的发展,提倡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华静.书如其人说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013 [2]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 2006 [3] 罗锋.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 胡明.论颜真卿书法中和美的思想支撑[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李富林.唐代书法艺术精神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6] 梁晓军.张怀瓘书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7] 于晓倩.唐代碑额书法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8] 陈莉.中国书法自然理念的起源和生成[D].暨南大学 2007
字如其人作文想知道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去看看他的字就知道了。字,是书者心境的表白;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字如其人,在百科中这样解释: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书法作者......
字如其人作文600字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每当看到字写的好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特别是看到一些书法家的辉煌手笔,我的心中就不禁赞叹起来。可是羡慕归羡慕,我的字并不因此写得好起......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字如其人的杂文随笔,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字如其人乎的散文记得几年前游玩北岳恒山,除了那座奇迹般的悬空寺,剩下来的记忆便是李白题写的“壮观”碑。据说这俩字是诗仙李白游玩悬空寺时,为它的精妙绝伦倾倒而亲手所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字如其人乎的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