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加法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做个加法表免费”。
做个加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加法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8+2= 7+1= 5+3= 4+5= 8+1= 2+5= 6-3= 8-4= 3+7= 9-5=
二、探索交流
1、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一排。
(1)师:怎样给这些加法算式排队能让别人清楚看出排列的顺序,试试看。(2)学生独立尝试“把得数师3的加法算式”找出来,再排排队。(3)组织全班交流,体会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找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排一排。
(1)师:根据刚才的经验,你能把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进行排列吗?(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排列。
(3)组织交流,重点放在排列的顺序上。
3、学生继续找出得数是9、8、7等的算式并按照顺序排列。
4、把淘气做的加法表填完整。(1)学生把加法表补充完整。
(2)帮助学生了解加法表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加法表中的排列特点。
5、熟读并背诵加法表。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做个减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减法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8-2= 7-1= 5-3= 10-5= 8-3= 10-2= 9-5= 10-7= 9-7= 10-8=
二、探索交流
1、找出6减几的算式,排一排。
(1)师:怎样给这些减法算式排队能让别人清楚看出排列的顺序,试试看。(2)学生独立尝试“把6减几的算式”找出来,再排排队。
(3)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按照被减数相同,减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规律进行排列。
2、找出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排一排。
(1)师:根据刚才的经验,你能把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进行排列吗?(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排列。
(3)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按照得数相同的标准来整理算式。
3、学生继续找出得数是9、7、6等的减法算式并按照顺序排列。
4、把笑笑做的减法表填完整。(1)学生把减法表补充完整。
(2)帮助学生了解减法表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减法表中的排列特点。
5、熟读并背诵减法表。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整 理 与 复 习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6页的内容。这是一次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教材安排了“我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巩固应用”等场景,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比较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活动在 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前三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乐趣。
3、巩固运用所学内容,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2、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相关的情境图、小棒、圆片等学具。
[课时划分]: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巩固
1、口算。
4-3+5= 6+2-3= 10-5+4= 7+2-6= 9+0-8= 0+8-5= 3+6+1= 10-7-2= 选其中一题说说计算顺序。
2、说说括号里面填几。
8+()=10()+2=7 5+()=8 7+()=9 填完说给同桌听。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小兔请客
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一共有几只小兔?椅子够吗?杯子够吗? 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比一比;也可以用小棒、圆片等学具来摆,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2、说一说。指导学生说一说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 同桌活动,互相举例子说一说。
3、完成“巩固应用”的第2题。指导学生复习“几个”和“第几”的区别。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交流。
你还能说一说吗?引导学生自由选取其中的一只小动物,说一说排第几。
(二)比一比
1、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比较三种物品,谁最重?谁最轻?
全班交流,复习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有的物体的轻重可以凭生活经验直接判断;有的则需要借助工具——天平。
学生观察图,说一说怎样通过观察天平的变化来判断两个物品的轻重。2.三个物品怎么比较?
指导学生复习用观察、分析、推理的方法进行比较。3.我们还学过比什么?指导学生复习比多少、高矮、长短等方法。4.完成“巩固应用”的第5、6题。
(1)指导学生复习比高矮、长短时,要注意从“同一起点”、“借助格子”等比较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复习的内容。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回家 1.出示情境图。
学生先计算,连一连,然后交流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合具体算式指导学生复习:1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2.启发思考:3+7可以解决什么问题?9-1呢? 3.完成巩固应用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指导学生说一说。
(二)我的成长足迹。
指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方法,谈一谈收获。我最满意„„ 我学会了„„ 我的成功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小组先交流,全班交流时,相互评价。
(三)我提出的问题。
指导学生回顾最近的学习过程,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和自己的发现。为什么„„ „„这是怎么回事? 我发现„„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回答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4题。学生先交流方法,再独立完成。
4、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7题。学生数一数,比一比。
5、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9题。
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6、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10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结合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7、完成教材“巩固应用”第11题。
理解“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的意思,再尝试独立完成。
二、小结概括
1、师:我们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使大家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解决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2、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师:只要你爱动脑筋,会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家里的数学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做个加法表太平寺西区小学:何丽娟一、教材分析《做个加法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50页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在丰富的情境中理解加与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做个加法表》说 课 稿马井镇大朱庄小学纵丽影 2014-10-23课题:做个加法表(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十页《做个......
做个加法表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个加法表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做个加法表》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liang514310”为你整理了“一年级数学教案:《做个加法表》”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一年级数学教案:《做个加法表》1教学内容: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