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评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评估
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这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理论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却很容易产生误导和偏差。这也就是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国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货币手段来干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屡屡收效甚微和近乎失灵,最终都不得不以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完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不一样,照本宣科的结果,不仅说明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陷入迷茫和争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在经济领域,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这是因为面对动态变化的经济形势,任何结论的正确性、时效性都是相对的,只有科学的方法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对我们来说,精妙的分析结论是“金”,很宝贵,但往往只能用于一时一地;科学的分析方法才是“点金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持久的意义。从经济周期的阶段位置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运行方向。经济周期与投资周期、消费周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从经济周期中可以看出2007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高点;从投资周期中可以看出与工业相比,周期性波动较小的第三产业占比下降,也使中国经济周期更具有古典经济周期的特征。与现代经济周期相比,古典经济周期波动的震幅更大。一旦经济出现逆转,很可能以较为剧烈的方式,对前期扭曲或错置的投资进行调整;从消费周期中可以看出自1998年房改以来,住房消费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率在15%-45%之间波动,而且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其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6年以来,出现了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绝对量超过竣工面积的情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3季度GDP增速从1季度的6.1%及2季度的7.9%进一步加速至8.9%,全年GDP增速保8已无太多悬念。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幅会高于2009年,估计为9-9.5%,但增长后劲不足,呈现“倒V”型的走势。至于经济政策方面,此前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强调“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但是我们认为保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需要调整,以避免明年经济过热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现在我国的基本情况是:投资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仍需改善,但贡献力度有限,包括 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利于我国出口的反弹和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等因素将影响出口的改善幅度;消费持续增长,贡献不断加大,包括城市化进程为国内消费提供持续动力,收入绝对水平上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及收入改革政策的深化;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突出,赤字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2010
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赤字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10年财政赤字仍可能维持在9500亿左右,占GDP比重为2.4%左右。
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上,也有很多的方式方法,下面就说一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一,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技术分析和制度分析结合起来:这两种
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目前“学科细化”的背景下,由于制度分析对跨学科知识素养要求较高,国内外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术分析、轻制度分析”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学界未能准确预测此次金融危机的关键就在于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技术分析上,没有对制度分析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二,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总量分
析的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经济形势基本面的判断。我们看到,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社会信心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通过总量分析及时作出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这样一个战略判断,稳住了人心,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我们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既要重数据,又不能唯数据,应把总量分析手段和结构分析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第三,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实证分
析和规范分析都是我们认识现实经济生活的重要方法,两者不可偏废。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时,往往重在关注现实,不管价值判断,涉及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方法则是通过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人们社会福利的影响,作出价值判断,涉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认识宏观经济形势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客观分析各类经济现象,更要认真思考和实践“发展为了谁”、“靠谁发展”等基本命题,对经济行为作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准则的价值判断,从而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更加具有理性价值和人本意义。
第四,在观察分析中,我们应当注重把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结合起来:经济从
来不是社会生活中的独立领域。最近,进入21世纪以来,近4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经济学领域,不过,如果深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绿色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并非来自经济领域,而是来自环保与政治力量的双重强力推动,这是因为如果按照完全自由的市场选择,低碳经济在现阶段很难形成规模。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算经济账,而应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丰富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各级青联组织和广大青联委员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民族崛起和实现强国梦,那么在宏观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客观实践过程中,完全西化就是十分不足取的,一定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世界的发展,向全球化和不断的加深加大社会分工的方向演变,中国一方面要在世界大分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位置,同时,国内的分工和细化也要同步进行。要同时发挥宏观与微观两个积极性,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的各自优越性,保障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健康。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说明一、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经济复苏速度出乎意料。首先,GDP的加速增长。中国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原因 政策建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浅析我国当前的宏宏观经济形势及调控政策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朝着预期方向行进。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我国已经进入只有调整宏观经济......
*年,我市工业经济全面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地为“*”划上句号,主要经济指标比“九五”实现了翻番和突破。为了使“*”开局之年的工业经济再创佳绩,为了更好地捕捉信息、......
《企业家天地》 2011年03期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王秀萍【摘要】:面对2008年9月份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