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说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说明
一、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经济复苏速度出乎意料。
首先,GDP的加速增长。中国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
其次,工业止跌回升态势明朗。受去库存化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并未随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而快速升温,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低区间运行。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增长振荡向上的趋势明显。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创去年10 月以来增速新高。
工业景气止跌回升态势还得到了以下二方面的证据支持:一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升至50 上方,显示了制造业已处于景气扩张轨道。二是作为经济“风向标”的发电量连续3个月增长,6月份同比增长了5.2%,7月份增速略有回落,但增幅仍达到4.8%,8月增长9.3%。
第三,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增幅高出去年同期5.6个百分点,按不变价计算高出幅度则应该在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43.2%,更是达到了改革以来历史高位。
为了落实4万亿投资计划,各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新开工项目234906个,同比增加6922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739亿元,同比增长81.7%。这为固定资本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消费加速增长,农村消费增长罕见地快于城市消费。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平稳加速增长态势。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5%,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来的同期新高。8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35亿元,增长15.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81亿元,增长15.5%。农村消费连续7个月快于城镇。
第五,两大市场出现意外回升。从汽车市场来看,汽车增长逐月加速,连续6月超过100万辆,连续8月新车销售世界第一。上半年,我国汽车销售608.8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66%;7月份,我国汽车销售108.56万辆,增长63.57%;8月全国汽车销113.85万辆,同比增长81.2%。按此态势,2009 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200 万辆几无悬念。
从房地产市场看,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9%,与1-7月相比加速6.2个百分点,与1-6月相比加快5.4个百分点。3-8月价格环比上涨0.2%、0.4%、0.6%、0.8%、0.9%和0.9%。
2、经济复苏严重依赖于政策效应
从投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8729亿元,增长39.9%,高出整体增长6.9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2.7%,国内贷款增长47.4%,自筹资金增长33.3%,利用外资下降12.1%。
从消费看,全社会零售总额中增长最快的政府消费和企业、居民消费明显慢于总体水平;农村消费加快主要是“家电下乡、电脑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所致;汽车销售加速主要是政府对节能、低排放汽车进行补贴所致;房地产则是超宽松的信贷环境所致。
3、经济复苏速度呈现前快后慢格局
来自政府投资项目节奏和银行信贷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房地产、股市走势带来相应影响。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月78098亿元,增长33.6%;7-8月增长31.7%;幅速放慢了近2个百分点;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在7月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点17.3%,8月为16.8%,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今年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为9.1%,加速4个百分点;
7、8月在6月份10.7%的基础上分别加速0.1和1.6个百分点。GDP:一季度增长
6.1%,二季度增长7.9%,加速增长1.3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9%,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均加速增长1个百分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产能过剩。今年上半年,电力、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20%,造船工业超过50%,水泥业甚至接近80%。上半年,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大约30%,其中,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6.9%,铝冶金过剩34.3%,铁合金过剩29.6%。
其次,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衡。我国的投资率从2000年的35.3%上升到2008年的43.5%,大大高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今年以来,虽然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增长的加速度更快。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在7.1%的经济增速中,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7.6%。如果不考虑进出口贸易的情况,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已上升到了62%比38%。
2、泡沫经济迹象显现
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人们对于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大家加快持有房屋等实物资产,以期降低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放大的原因是:降息、给第二套房贷松绑、土地出让金可延缓缴纳、户型比例限制放松、利率打折优惠、调低房地产业项目资本金比率,降低了开发商的贷款条
件和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门槛。上半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8826亿元,同比多增486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4039亿元,同比多增2210亿元;购房贷款新增4793亿元,同比多增2633亿元。其中二季度房地产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总量同比增速高达82%,远超整体信贷增速水平。投资企业投向出现了“房产业热,工业冷”的现象。统计显示,1-7月,外资投向重庆工业54.17亿元,同比下降4.1%,投向房地产业87.76亿元,同比增长62.3%,投向房地产的资金是工业的1.62倍。
目前房地产业潜在的风险:两大全国性房地产协会的一份报告预测,2009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可能达到3亿~4亿平方米。随着中央9000亿元保障性住房投入掀起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潮,楼市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调整期。不管是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经验看,还是目前美国房地产的走势看,以住宅作为保值投资手段是不成立的。
其次,中国股市的泡沫。在几年内企业业绩无法明显提高的情况下,股市今年最高涨幅达到60%多。
股市泡沫的迹象:一是多数股价已经透支业绩;二是资金推动型;三是利空当成例好炒作。
目前股市的潜在风险:这次是由信贷主导的资产泡沫,其破灭将直接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更集中地体现在银行身上,对股票市场和经济的伤害将比过去更大。
第三,新能源成为最容易忽视的泡沫经济。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既能提高我国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又能促进内需,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大跃进”现象:中国在2008年的绿色能源投资超过156亿美元,比2007年上涨18%。北美洲可持续能源的新投资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8%。中国连续四年实现新增容量翻番,2008年突破2千万千瓦大关。目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者。中国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
目前潜在的风险:
成本大。据初步估算,若以煤电成本为基数,生物质发电成本为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
1.7倍,而光伏发电成本更高达11-18倍。
市场容量小。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其中仅有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市场的容量,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风电企业的需求。”
大量企业亏损: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初步调查显示,全国70%至80%的风电场发电量远远低于计划,这一切源于匆忙上马、不严谨地进行前期可行性论证,目前排名稍后的企业已经处于半停产阶段。
投资效益较低:同样的财政补贴用以改造常规能源和发展农村沼气,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增加就业看可能更合算。
我们需要对我国新能源发展具有正确的定位:新能源不是刺激内需的主要手段。提高低碳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应以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等为主,新能源发展为辅。
第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财政部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为中央项目的配套资金在6000亿元,但地方债只有2000亿元的规模,余下仍有4000亿元的缺口。
据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测算,目前中国地方债务总余额超过4万亿元,约相当于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这还不包括“隐性债务”。[Page]
三、未来政策取向分析
1、经济危机背景下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
2、未来政策需要结构性转型。首先,当前如此巨大财政投资的刺激政策难以持久。其次,通货膨胀的预期需要货币政策的适当改变,新增贷款应该有所减少。第三,兼顾经济结构调整
3、需要应对多种不确定性。
首先,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可能会让经济泡沫浮出水面。目前,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如同潮水,掩盖了许多风险,一旦货币政策开始紧缩,一些经济泡沫就将破裂。
其次,经济泡沫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往往会加大经济调整的幅度和长度,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教训可供借鉴。
第三,可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正面谈到了通胀风险,9月25日G20峰会胡总书记再次强调警惕潜在通胀风险问题,这无疑表明中央对通胀已越来越关注了。
4、需要加速改革来激发新的增长极。
首先,经济之危也是体制改革之机。拆除玻璃墙,放松行业管制,启动民间投资来接手政府投资。
其次,经济之危也是经济增长格局转变之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实施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现经济由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
第三,经济之危也是加大新农村小城镇建设、极大激发农民消费浪潮之机。启动农民消费需求是能够对冲外需下降的唯一途径,推进城市化时间太久,完善农村社保成本太大,建设小城镇作为过渡较为现实可行。
四、2010年经济预测
1、需要出口将复苏性低位反弹
首先,全球经济中存在十大不不利因素,将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主要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乏力、各国救市政策效应递减、金融系统可能出现二次风险、各国政府债务风险日益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上推通胀压力、失业率上升、再储蓄化和再产能化道路漫长、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热钱可能回流新兴市场。
其次,主要受今年低基数影响,明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低位反弹。联合国:今年全球GDP减2.5%,明年正增长1.6%以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全球经济增幅可能略低于3%。
第三,受世界经济技术性回升带动,明年我国出口将间歇性复苏。美国制造业去库存化异常猛烈,四季度的工业产出很可能较快上扬,这种订单增加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骤然转向,对中国出口产生拉动。
2、投资
首先,政府投资效应将衰退。4万亿投资中,最有保障的是中央投资。中央投资规模两年达到1.18万亿,2009年安排的规模大约是一半。按财政部的数字,今年大约是4875亿,明年还有接近6000多亿。地方政府投资这一块,今年已经显出投资不济的“败象”。明年各地都会出现不同的政府债务恶化,这进一步限制地方投资的能力。
其次,民间投资启动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投资领域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前7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49.9%,占全部投资32.3%,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投资增长34%,远低于国有投资。
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也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该意见计划向民间资本开放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民间投资20条”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这当中包括一系列政策亮点,比如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
第三,明年投资的增长点来自两方面的“由负转正”。
房产土地开发: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5.3%;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49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7%。
库存投资:库存投资由“负增长(去库存化)”转为“正增长(再库存化)”。
3、消费可能放慢
首先,居民消费潜力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还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历史阶段的消费状况。农村消费潜力更大,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4.4台,电冰箱26.1台,空调8.5台,分别占城市的68.5%、27.5%、8.9%。
其次,政策刺激作用减弱。政府刺激内需的短期政策空间受限,而且政策效应还面临边际递减困境,甚至提前消费的负面效应会出现。明年可能的新政策但也只能保存量,不能产增量。
第三,汽车住宅消费减弱。
第四,今年基数较大。
4、出现温和通货膨胀
首先,国际市场传导有限。当前国家市场资源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较大;明年原油将供大于求;世界各国有望在明年陆续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很可能会带动近期美元汇率的触底反弹。
其次,国内市场难有大的涨价动力。产能过剩、农业连续丰收、国家资源储备充实、居民收入增长平稳等因素制约银行信贷对CPI的传导。
第三,涨价主要动力。CPI的翘尾因素,资源价格的政策性调整。
5、初步预测
今年中国GDP将逐季走低,全年将在7.5-8.5%左右;CPI为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评估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经济运行处在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上行。 预计GDP增长7.5%,CPI增长2.5%。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期刊文献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当前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朱之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中国行业发展的报告会,借此机会也想......
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邱健当前,我国正步入增长动力切换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形势下,近期国家宏观调控节奏和政策取向已相机调整,侧重点由稳......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原因 政策建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