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
关于《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纲要草案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无论是规模还是内涵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市委、政府在2010年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决定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经过我市各相关部门和中规院的共同努力,编制工作开展顺利,《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纲要已于2011年2月18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论证评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纲要草案的内容向社会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公示时间从2011年2月22日起至3月22日止,将通过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网站、乌兰察布市规划局网站和文化广场展板进行公示。
欢迎各社会各界以书面、电子邮件、网站留言等各种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通信地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西路40号乌兰察布市规划局,联系人:李培龙、张凤林,张文东,联系电话:0474—8323875,8323874,8323845,传真:0474—8323845,邮箱:WLCBGHJ@163.COM。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2011年2月21日
总体规划简介
一、区位关系
乌兰察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北与蒙古国接壤,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市府所在地集宁区,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距煤都大同100公里,北距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境内高等级公路有北京至西藏、二连至广州两条高速公路、110、208国道和呼和浩特至满洲里大通道,铁路有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集宁至通辽、丰镇至准格尔四条铁路,集宁区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正在建设,北京到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二、行政区划
乌兰察布市辖一区一市四旗五县,即辖1区(集宁区)、1市(丰镇市)、4旗(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四子王旗)、5县(商都县、化德县、卓资县、凉城县、兴和县),共11个旗县市区和一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总面积
5.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乌兰察布历史悠久,已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2015年;
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0年—2030年
四、规划层次
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
市域:为乌兰察布市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45万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集宁老城区、新区和周边需要统一规划控制的区域,为287平方公里。
五、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乌兰察布市城市规划区包括集宁区、察哈尔开发区和察右前旗的黄旗海镇、玫瑰营镇、平地泉镇和黄旗海湿地,面积1525平方千米。
六、战略定位和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双重门户、三北节点、风电之都、京津生态屏障。
1)双重门户: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呼包鄂城市群向东拓展,与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交接的门户城市;中国连接蒙古以及俄罗斯等北亚对外开放的国际性的门户城市。
2)三北节点:内蒙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枢节点城市。
3)风电之都: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清洁能源工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把绿色能源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扩大风电发展规模。规划乌兰察布风力发电预期装机容量要达3300万千瓦,着力建设沿阴山北侧风电开发带、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构筑“空中三峡”,打造“风电之都”。
4)京津生态屏障:乌兰察布将建成以生态草原、蒙族民族风情文化、山水风光、高山草甸、火山岩地等为特色的内蒙古草原上新兴的区域性草原文化旅游中心、草原旅游明珠,成为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北京的后花园和自治区的绿色窗口。
七、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总人口和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近期2015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2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02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
规划中期2020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4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32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
规划期末2030年乌兰察布实际居住人口为28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为18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2、市域空间和城镇发展战略
顺应乌兰察布市进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趋势,主动对接京津冀城市群和呼包鄂城市群,融入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做强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功能。积极培育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引导城镇相对集中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改善城镇支撑条件,提升城镇设施水平。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以产业
化促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和优化人口布局,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逐步放宽户籍限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生态移民、失地农牧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促进进城人员住有所居,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3、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通过强化轴向骨架生长,构建十字型城镇空间,到2030年最终形成“一主一副,两通道”的城镇点轴空间发展格局。
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带: 沿着京呼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集张线等交通干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
市域城镇发展副轴带: 沿着208高速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也是国际战略通道。
市域城镇发展通道:
一条是沿着呼海大通道的城镇发展交通贸易支线,形成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条是到四子王旗的城镇发展交通旅游线和神舟家园旅游线,形成的城镇发展态势。
八、城市性质、职能和规模
城市性质
华北地区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之一;
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对接京津冀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
1、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物流中心;
2、国家级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3、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目的地;
4、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具有草原生态风情的宜居城市;
5、乌兰察布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约48万人;
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60万人;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80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建设用地面积约70km²;
中期(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约90km²;
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面积约120km²。
九、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1、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向东、向南。
2、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开辟东向适度拓展,向南优化提升,向西涵养生
态,向北更新整合。
3、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确定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为:西北至二广高速、南至京新
高速、东至泉玉林河,在此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4、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带、四片多组团”。
其中一轴指的是沿解放大街、工农北路和工农南路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另
一轴指的是沿察哈尔西大街、察哈尔东大街一直向东,跨霸王河往东的东西
向城市发展轴。
两带是指沿霸王河和泉玉林河的西北-东南向城市滨水景观风貌带。
四片区分别为集宁老城片区、集宁新城片区、河东片区和察哈尔工业片区。
十、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布局
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四个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是集宁老城区公共服务中心、集宁新城区公共服务中心、白海子公共服务中心和高铁公共服务中心。
市级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恩和大街和解放大街两侧的商业设施,建设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商业气息、以商品零售业为特色的市级商业服务业中心。利用乌兰察布区政府和中共集宁区委员会用地功能置换,加强大型商业设施向此区域集聚。其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引入高品质的商业机构,强化购物与文化、娱乐、餐饮等综合服务设施的结合。
市级文化中心有两处,一处位于集宁新城片区的格根西街北侧,一处位于河东片区白海子综合服务中心南部。
市级体育中心有两处,其一是现状基本建成的位于集宁新区中心永宁路两侧的市级体育中心。第二处位于白海子南侧,和高等教育相邻的市级体育中心,建设高水平的体育服务。
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 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研究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协调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
城市总体规划一定年限内对城市市区、郊区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地区各项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
2012年乌兰察布市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 〔2012〕14号)精神,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
辉腾锡勒导游词一、景区介绍辉腾锡勒是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山梁”。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部、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南、阴山北麓,距首都北京市43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区110......
乌兰察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11个旗县、市、区,市政府所在地为集宁区。乌兰察布市属呼包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