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_浅谈罪犯的心理特征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1:43: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罪犯的心理特征”。

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

录入:admin 58.51.62.108 2009-7-9 人气:495

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

韩学文 陈 发

重刑犯作为一特殊在押群体,因其自知犯罪性质恶劣,难逃法律严惩,心理复杂多变,并给其他在押人员造成强势心理,导致监管场所不稳定因素大幅度提升,因此深入研究在押重刑犯心理特征,对监管场所的稳定和谐极其重要。我们南漳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与县看守所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心理特征

(一)悲观心理。重刑犯从被羁押的那天起,其中相当一部分会感觉到人生的终点忽然一下子被拉近,神经高度紧张,情绪焦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易产生行为被动、思想消极、失去生活兴趣等严重的悲观心理,并成为他们自暴自弃,做出违反监规、对抗管教、自杀、行凶等行为的主要诱因,这一心理特点在刚接到一审判决书时表现尤为明显。

(二)思亲心理。重刑犯在被收监后,情感一下子被孤立起来,变得极为脆弱,内心对亲情的渴望特别强烈。尤其是一审已被判死刑的在押人员对于家庭及亲友的思念心理更为强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改判,能不能再见到自己的亲人,逢年过节之时,这种思亲恋家之情极易失控,演变为其他暴虐的行为。

(三)敏感心理。对于重大节日,他们会根据往年执行死刑犯的惯例进行分析,或通过看新闻、报纸,了解外地执行死刑动态,揣测本地近期是否也要执行死刑,其心理表现极其敏感,甚至听见民警开号舍门就很紧张。

(四)悔恨心理。在押重刑犯中相当一部分良知未泯,这些重刑犯在关押期间一般会产生悔恨心理。一是悔恨自己目无法纪,给自己铺了一条通往死亡的路。二是悔恨自己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这种悔恨心理,要么促使重刑犯积极改造,服从监管,要么会令其自暴自弃,走向极端。

(五)反复心理。一审被判死刑的在押人员的上诉、复核和核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多数一审被判死刑的在押人员在恐惧、麻木、轻生、求生等矛盾复杂心理下变得性格孤僻或异常冲动,每当他们看到同监室有的人“下队”,有的人回家时,情绪波动非常强烈,反复无常是他们的重要心理特征。

二、管教对策

重刑在押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管理群体,要把他们管教好,使他们遵守监规,服从管教,认罪服法,确保安全无事故。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因势利导,引导教育。

针对大多重刑犯都具备的思亲、恐惧等心理,管理重刑在押人员要用“情”、用“心’,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感化、教育他们。特别是在重大节日以及生病或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如:南漳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某,今年才22岁,2007年8月27日一审被判处死刑后,情绪很低落,认为自己很年轻,求生欲望非常强烈。他本身还患有严重的胃病、皮肤病。驻所检察官和监管民警一起,多次找其谈心,讲解法律知识,使其认识了所犯罪行的严重危害性,同时安排人员将其多次送往医院为其治病,直至其病情痊愈。李某深受感动,表示无论最终怎么核准,绝不轻生。今年二审判处其死刑后,他的情绪也很正常。

(二)经常交谈,注重感化。

要矫正重刑犯的心理,不仅要经常与他们谈话,让他们知道今日的结果完全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行为造成的,在给社会和他人的家庭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自减压力,丢掉思想包袱,真诚地向亲人和受害人检讨,求得谅解,让他们从灵魂深处感觉到自己的罪行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如:曾经轰动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9.8”案犯黄某,身负三条人命,入所后感到罪行严重,不可能得到从轻处理,存在“破罐子破摔”思想,采取不吃饭、不睡觉等形式对抗监管。针对黄某的阅历、家庭及婚姻情况,驻所检察官和监管民警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谈话教育,通过数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稳定了黄某的情绪,其表示愿意接受改造、遵守监规。

(三)协调配合,对症下药。

在押案犯往往对监管人员带有敌视或者畏惧心理,他们的真实想法监管人员很难掌握,转化工作无从下手。监管场所必须另辟蹊径,通过办案单位、律师、案犯亲属等渠道联系沟通,协调配合,利用办案人员提审、律师会见、亲属送物等时机,了解掌握案犯思想、身体、心理等情况,找准转化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如:南漳县看守所一在押的15岁抢劫犯陈某,刚进看守所时,因对自己罪行认识不深,逆反心理极强,抗拒改造。驻所检察官与监所干警一方面耐心细致教育,一方面通过电话联系其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前来探望,并与其父母经常交换看法,掌握其近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最终陈某感动地说“以后不管怎么样,也不再干违法的事情了”。

警察心理特征及研究

1 警察实证研究状况1.1 人格特征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16PF)、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等作为测量工具调查警察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疫情期间调节心理疏导方案及措施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

新时期新兵心理问题及疏导措施探讨

新时期新兵心理问题及疏导措施探讨新兵刚刚下队,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着新环境、新面孔,如果因环境差异、训练强度增大、分工不同等因素一时难以适应,心里难免会有恐惧和胆怯,容易引......

高考交通安全疏导措施方案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于6月7日、8日进行。今年xxxx市共设考点148个,考场3920个,将有11.8万人参加考试。目前,全市交警已经制定了十项措施、推出五大提示,以最高效的服务,力保考点周......

疫情期间辣椒施肥方案及措施 疫情期间心理疏导方案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

下载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重刑犯心理特征及疏导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