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_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1:39: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遗传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遗 传 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1204 课程名称:《遗传学》 总学时数:48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后续课有《基因工程》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机理的科学,是生物学科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物质基础及其内在规律;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2、教学目标及意义

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遗传物质及其传递过程、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关系。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辨证关系,能够运用遗传变异理论解决生产实践上的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七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注意与后续课程《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衔接。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弄清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其传递特点,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有效途径,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特征等内容。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及其遗传学基础。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发展迅速,故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基础上,应广泛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发展,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态。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遗传学三大规律及其应用、基因定位、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变异、细菌的遗传分析、分子遗传学基础和数量遗传学基础等内容。难点是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染色体数目变异与遗传分析;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内容。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提问、综述、实验、作业、教学辅助材料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应注意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和重要参考书:

教 材: 朱军.遗传学.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刘祖洞.遗传学(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业华.普通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宋运淳,余先觉.普通遗传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5)、徐晋麟,徐沁,陈淳.现代遗传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赵寿元,乔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刘国瑞等,《遗传学三百题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9)、李绍武,王永飞,李雅轩.考研精解-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H K Jain,1999,Genetics—Principles,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Science publishers, lnc USA.遗 传 学(Genetics)

7、其它: 从讲课内容上,删掉了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以避免与生物化学内容重复;删掉了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因在《分子生物学》中涉及到。略讲孟德尔定律,是避免与中学生物学的重复。简讲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避免与后续课程基因工程的重复。总之,便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授重点、难点。

一、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遗传学的发展及其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掌握遗传变异和遗传学的概念,以及遗传和变异的辩 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遗传学的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一)遗传学的概念

(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三)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范围

第2节 遗传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类早期对遗传变异的认识

(二)遗传学的形成(三)遗传学的发展

第3节 遗传学在科学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一)遗传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二)遗传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 : 1学时

第二章 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

一、教学要求

了解细胞核结构、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雌雄配子的形成;世代交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掌握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减数分裂;雌、雄配子的形成。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要点: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第2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知识要点: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2.染色体的数目。第3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知识要点:1.有丝分裂的过程,2.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第4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知识要点:1.减数分裂的过程,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第5节 配子形成和受精

知识要点:1.雌雄配子的形成,2.受精,3.直感现象,4.无融合生殖。第6节 生活周期 知识要点:1.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2.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3.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三、本章学时数:6 学时。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一、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复习《生物化学》中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掌握DNA复制,RNA的转录、加工和翻译等基础知识;遗传密码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DNA复制过程;RNA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及研究进展;遗传密码;中心法则。

三、本章学时数:0学时(作为课后阅读处理)。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显性的相对性、基因互作以及两个规律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

掌握分离规律和自身组合规律的实质、重要的名词概念和统计学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分离规律 知识要点: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2.分离现象的解释,3.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4.分离规律的验证,5.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6.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第2节 独立分配规律

知识要点: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三对和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3.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第3节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

知识要点:1.乘法定理,2.加法定理,3.二项分布。第4节 基因的互作(略)

知识要点:1.互补作用,2.积加作用,3.重叠作用,4.显性上位作用,5.隐性上位作用,6.抑制作用,7.多因一效,8.一因多效,9.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

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一、教学要求

了解连锁交换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性别分化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性别异常的现象及发生的原因。

掌握连锁遗传机理,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性别决定方式和性连锁遗传机理;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表现

知识要点: 1.相引相,2.相斥相,3、连锁遗传的解释

4、果蝇的完全连锁,5、不完全连锁,6、交换。第2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知识要点: 1.交换值概念,2.交换值的测定。第3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

知识要点: 1.基因定位:1.1 两点测验,1.2 三点测验;2.干扰与符合,3、连锁遗传作图。

第4节 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知识要点:

1、红色链孢霉的生活史,2、四分子分析,3、着丝粒作图,4、着丝粒距离和重组频率。

第5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6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知识要点: 1.性别决定:1.1 遗传因素决定性别:1.1.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1.1.2 遗传平衡与性别决定,1.1.3 染色体倍性决定性别,1.1.4 H-Y抗原与性别,1.1.5 性别决定基因。2.性别与环境:2.1 激素与性别,2.2 营养与性别,2.3 环境温度与性别,2.4 环境条件与植物性别分化。

3.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3.1 X染色上隐性基因的遗传,3.2 X染色上显性基因的遗。4.Z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5.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5.1 限性遗传,5.2 从性遗传。

本章学时数:5学时。

第六章 染色体的变异

一、教学要求

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鉴别和染色体畸变在实践中的应用。

掌握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遗传效应。尤其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和易位的减数分裂行为;整倍体、非整倍体的类型、遗传效应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知识要点:1.缺失:1.1 缺失的类别,1.2 缺失的遗传效应。2.重复:2.1 重复的类别,2.2 重复的遗传效应。3.倒位:3.1 倒位的类别,3.2 倒位的遗传效应。4.易位:4.1 易位的类别,4.2 易位的遗传效应。

第2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知识要点:6.1 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6.2 果绳的CIB测定法,6.3 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

第3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

知识要点:1.染色体组及其倍数的变异:1.1 染色体组及其整倍性,1.2 一倍体,1.3 整倍体的同源性与异源性,1.4 非整倍体。2.同源多倍体:2.1 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2.2 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3.异源多倍体:3.1 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3.2 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4.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应用:4.1 未减数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形成,4.2 合子染色体数加倍与多倍体形成,4.3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应用。5.单倍体。6.非整倍体:6.1 单体,6.2 缺失,6.3.三体,6.4.四体。7.非整倍体的应用:7.1 测定基因的所在染色体,7.2有目标地替换染色体。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特点。掌握如何进行细菌和病毒染色体的遗传作图。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

知识要点:1.1细菌,1.2病毒,1.3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知识要点:

1、噬菌体的结构和生活史,2、噬菌体的突变型,3、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遗传作图。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知识要点:

1、转化,2、接合,3、性导,4、转导。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八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调控的类型。掌握基因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的概念

知识要点:

1、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2、基因的微细结构,3、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达。第2节 基因调控

知识要点:

1、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2、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3、翻译水平的调控。

三、本章学时数:0学时。

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工程

知识要点:1.基因工程概述,2.限制性内切酶,3.载体,4.基因的分离与鉴定,5.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2节 基因组学。

知识要点:1.基因组图谱的构建,2.基因组图谱的应用,3.后基因组学。

三、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十章 基因突变

一、教学要求 了解基因突变的诱发。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特征与鉴定;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知识要点: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4.突变的平行性。

第2节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知识要点:1.突变类型,2.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3.外显率和表现度,4.大突变和微突

第3节 基因突变的鉴定

知识要点: 1.植物基因突变的鉴定,2.生化突变的鉴定,3.人类基因突变的鉴定。第4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知识要点:

1、突变的分子机制,2突变的修复。

第5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

知识要点:

1、物理因素的诱发,2、化学因素的诱发。

第6节 转座因子

知识要点:

1、转座因子的发现和鉴定,2、转座因子的结构特征,3、转座因子的应用。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和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1节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的特点

知识要点:1.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第2节 母性影响

知识要点:短暂、持久的母性影响 第3节 叶绿体遗传

知识要点:1.叶绿体遗传的花斑现象,2.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4节 线粒体遗传

知识要点:1.线粒体遗传的表现,2.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5节 其它细胞质颗粒的遗传

知识要点:1.细胞共生体的遗传,2.质粒的遗传。第6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知识要点:1.雄性不育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2.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3.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利用。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二章 遗传与发育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个体发育的特点及其遗传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1.1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1.2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1.3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第二节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知识要点:2.1个体发育的阶段性,2.2基因与发育模式,2.3基因与发育过程.第三节 细胞的全能性

知识要点:细胞的全能性

三、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教学要求

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以及杂种优势的理论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和基础、遗传率的概念及其估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1、2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遗传基础

知识要点:1.数量性状的特征,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第3节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知识要点:

1、平均数,2、方差和标准差 第4节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知识要点:1.遗传率的概念,2.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不推导公式),3.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4.遗传率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5节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知识要点: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第6节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知识要点:1.近亲繁殖的概念,2.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3.回交的遗传效应,4.纯系学说。5.杂种优势的概念;6.杂种优势的基本特点,6.1 F1的优势表现,6.2 F2的衰退表现;7.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7.1 显性假说,7.2 超显性假说。

三、本章学时数:5学时。

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一、教学要求

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遗传基础,群体遗传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物种形成机制。教学内容

第1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知识要点: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温伯格定律。第2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知识要点:1.突变,2.选择,3.遗传漂移,4.迁移。第3节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

知识要点:

1、生物进化的概述,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3、分子水平的进化。

第4节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知识要点:1.物种的概念,2.物种形成的方式。

本章学时数:3学时

教研室:生物技术

执笔人:解绍儒

李玉晖

系主任审核签名:

遗传学教学大纲

遗传学教学大纲序言§0.1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遗传的定义;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遗传、变异与选择在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遗传学的任务。 §0.2......

遗传学教学大纲

本科生教学大纲教 学 单 位: 畜牧兽医学院 课程编号: 09281058 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授课对象:课程性质:学时数:学分数:执笔人:审核人:编写日期:动物遗传学B Animal Genetics动物科学......

遗传学教学大纲(参考)

分享]遗传学大纲 饮者No.1等级:老 站 友 学科专业:鱼梦江湖来自:河南注册时间:2003-5-24 总发贴数:483 经 验 值:4762 体 力 值:在线状态:遗传学教学大纲(参考) 导言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生化工程系 总 学 时:48学时 修课方式: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教材:《遗传学实验》刘祖......

《动物遗传学》教学大纲

《动物遗传学》教学大纲学时:55学时一、课程性质《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基础理论课,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下载《遗传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遗传学(Genetics)》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