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法导引
学习本节内容时,首先,应该清楚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农民阶级领导了这场反帝爱国的运动——义和团运动。其次,通过引导学生评价“扶清灭洋”口号的成就与不足,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史实,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义和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第三,通过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内容与影响,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概念含义。
重难点拨
【讲清重点】
1.对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扶清灭洋”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该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朝统治阶级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成为义和团运动一个惨痛的教训。
2.《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从签订的背景来看,该条约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后签订的。这就充分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签订条约的国家来看,11个国家共同宰割中国,其中还有欧洲弱小国家。由此可见,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低下,主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从条约的内容看,赔款数额巨大,加强了政治奴役和军事控制,使清政府完全控制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从条约签订后中国政权核心的组成来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新的统治集团,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来看,从此侵略者通过“以华治华”来统治中国。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解析难点】
1.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义和团运动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高潮(抵抗八国联军侵略)和失败的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也有一个剿灭、招抚再剿杀的变化。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秩序,不敢得罪外国侵略者,采取剿灭政策。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承认义和团合法,企图加以控制利用。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后,慈禧太后西逃时,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取得侵略者的“宽容”和“谅解”,清政府可耻地出卖了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始终围绕一个目标: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统治秩序。
2.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以农民为主体,都采用暴力或武装斗争方式。②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的同时反封建,因此两者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两者都表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前者盲目排外,后者表现为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④两者的局限性表现不同,但根源一样,都是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因而不可能提出反映历史规律的正确主张。
(2)不同点:①太平天国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统治,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还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②义和团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盲目排外,不懂得把侵略者和一般外国人区别开来,把外国先进科学文化与外国侵略活动区别开来。
精典例题再现
例1(湖南长沙)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②民族危机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③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不断深入
④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解析]“反清复明”反对的是一种民族主义倾向,认为只有汉族才是正统,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持排斥态度。“扶清灭洋”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间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但具有一种盲目排外倾向。“扫清灭洋”认为既要反帝又要反封,两者均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加深。
[答案] D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例2(2002年,黄冈)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
A.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B.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D.美国已取得在华势力的优势
[解析]材料中外国公使和清政府成为一体,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因此选B。
[答案] B
点拨 注意对材料型选择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节重点知识】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标志;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及其评价;3、义和团运动发展的标志及其主要原因、影响;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战斗;5、义和团运动失......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二、学习重难点: 1《辛丑条约》。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教训。三、知识梳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管理学院摘要: 1900年(清光绪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八国联军的行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