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外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的启示
(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现状
1.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但由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义务教育的普及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1980年12月,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2.义务教育普及程度
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招生1695.72万人;在校生10331.51万人;毕业生数1864.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打到99.54%,其中男女净入学率分别为99.5%,99.58%。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79万所,招生1859.6万人;在校生5584.97万人;毕业生1867.9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4%。另外,师资合格率逐年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99.2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79%。城乡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至2008年底,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36521.37万平方米。同时,其他硬件设施的达标率也在逐年提高。
3.普及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入。可是,在表明教育成就的许多指标上,中国的普及义务教育还在任重道远。其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方面:
(1)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和售教育机会的平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存在巨大落差。经济的不平衡导致教育发展失衡,这一现象如今在我国城乡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育公平问题还表现在入学机会上,如今我国在入学机会上存在不平等,如在广大山区,许多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另外,大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很差,资源相当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而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则有天渊之别。
(2)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生产力水平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将直接决定义务教育教育普及程度。直到2008年底,我国教育之处占国内生产总值还达不到3%。
(3)学历和考试中心主义问题
受“教育传统”的影响,我国普遍重视知识教育和获取功名。普及义务教育后,学生苦读书,读死书,追求虚荣,鄙视实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至今仍有很大影响,造成教育片面追求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肆行,忽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缔造了大量“分本意学习者”,因此,出现了学生厌学,因受不了压力而逃学甚至自杀等事件。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问题。
我国在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合格率虽不断地提高,但仍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的优先发展。特别是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
1.国民有正确的认识
早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因国内各方认识不一,特别是遇到上层贵族的反对而无法实施。产业革命成功之后,统治阶级认识有所转变,开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教育。《初等教育法》序言中指出:“我国产业的繁荣,取决于初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没有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尽管他们有健美的肌肉和高度的技能,但在国际竞争中必然要完全失败”。“英国的未来决定于初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维护其地位,就必须提高每个人的智力”。这种认识为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政府视教育为立国之本,朝野上下齐心兴学。1872年颁布《学制》,并发出关于奖励求学者的训令,指出:“一般人民无论华族、士族、农工、商及妇人女子,均期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日本各界对普及义务教育的极端重视,使日本能在短期内迅速普及中等教育,成为“教育之国”。
2.国家用法律保证
马克思在谈到争取工人子女受教育权利时指出:“只有通过国家政权实施普通法律才能办到”;早在16世纪,德意志各公国就颁布了强迫教育的法令;英国自1834年以来分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法规,禁止工厂使用童工,规定儿童接受初等乃至中等义务教育;美国自1852年到1918年全美48个州都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到入学年龄而不入学是违法行为;日本自1872年开始实行教育立法,规定了免费义务教育,对违反者给予罚款。
3.注重教育投资
日本的教育起点低,历史短。但由于日本重视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使得普及教育工作速度惊人。同时,日本的一些民间企业、社会团体对办教育都肯花钱,他们认为:“只有教育投资才是最好的投资”。日本从1873年到1973年的100年间,国家教育经费增长50万倍还多,平均年增长1.5倍。
4.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英、美、法、日、朝等国对教师的培训与提高都很重视,其主要做法有两点:一是发展各种形式的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二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水平。
(三)外国普及义务教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增强全民重教意识推进义务教育进程。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表明,只有当国民对普及义务教育有了足够认识,并将其视为基本国策时,才能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大国,更需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重教意识,造成一种政府重视,社会支持,人民自觉履行义务的良好社会环境。象抓计划生育那样,把普及义务教育真正立为国策。
2.健全教育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普及义务教育步伐。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表明,在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过程中,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律程序,把国家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最有利的保证。
我国已经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地方还缺少与此相匹配的具体法规,况且还存在公民法制观念淡薄,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些是造成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改进。
3.加大教育投入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办教育就要花钱,并且要肯于花钱。谁这样做,谁就会在教育上有大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是重要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社会各界都有对教育特别是初等义务教育投资的义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初等教育由普及义务教育到免费教育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求得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国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尽相同。纵观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投......
日本安乐死立法对我国的启示安乐死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中国的历史传统中有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在当今的年代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运输1101 陈强 3110405027 目录1 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
国外信用担保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发布时间:2009-11-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信用经济,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
国外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我国的启示武秋丽 王潼 张亚萍 高 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工作部 本文由《汽车工业研究》杂志 主编 范海涛 分享摘要:目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呈现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