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翠竹精神品质 铸就校园特色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弘扬翠竹精神品质 铸就校园文化特色
高坝店镇初级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高坝店镇初级中学地处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山阳县城东20公里的高坝古镇,境内竹子随处可见,青青翠竹点缀着乡村民居,山水田园风光绚丽多姿,灿烂夺目。从古至今,风姿绰约、韵味独具的翠竹装点着高坝乡野秀美的风光,也为高坝人民带来了安宁与富足。可以说,高坝人对竹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而又难以割舍的情愫,竹的韵质、灵气已深深溶入高坝人的精神血脉。因此,自2007年,我校选择了“翠竹文化”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让“翠竹精神”成为学校的特有精神。弘扬翠竹精神,塑造翠竹品质,树立翠竹形象已成为我校广大师生的精神力量源泉。用特色文化教育感染、启迪、激励、鼓舞全校师生虚心坚韧、奋发向上,引领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校园布局合理,楼房气势恢宏,坛中树绿花红,前院花园树绿花红,桂香竹茂,操场四周女贞成排,生机盎然。教学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初具规模。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求生存,安全为保障”的办学宗旨,以“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多层次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积极落实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被誉为市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学校文化建设、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示范校”“绿色文明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汉语语言文字示范校”;被评为县级“双高普九”“质量立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来精心设计、规划。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栽植了水竹圆、斑竹圆、山竹圆、苦竹圆和紫竹圆五片翠竹植物园,新建了阶梯式文化长廊和翠竹古亭。挺立的女贞、卵石的小路、方形的草地、仿根读书台是它美丽的风景。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融入“竹”的元素。校园内竹子迎风摇曳婆娑,与周围清新的假山水池、盎然的绿树鲜花相映成趣,而掩映在清秀挺拔的竹林下的“七贤座” “赏竹苑” “写竹亭”,使清幽的竹林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息。置身其间,如同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充满着竹子的气息,令人陶醉。翠竹廊亭的廊柱上雕刻着竹诗竹词,两面陈列着学生绘制的竹主题画,配上古诗文,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社团展室中,竹刻牌匾、竹编工艺品、竹简书画讲述着竹的故事。通过校园的这些建设,既突出了文化韵味,又让学生在读书休息的同时,充分感受着民族精神的熏陶,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还有那原生态的迎春藤,又为学校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自然环保风景线。
二、开发校本教材,渗透各个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是传授文化知识、开发学生智能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学生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而打造“竹文化”特色,培育翠竹精神,深入开展竹文化教育,就必须让竹文化教育切实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我校自2007年启动校园“竹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后,就开展了将竹文化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的活动,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学科教学与竹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于学科教学,努力实现学科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编写了《竹思》《竹话》《竹韵》三册校本教材,并坚持为主开设一节竹文化课。语文教师让孩子们用笔描绘家乡,用心感受家乡竹子的壮丽、优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语文教研组组织举办了竹诗词朗诵比赛、竹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美术、书法教学中侧重介绍中国书法发展历史等等并且以竹为写生对象等。在生物地理课上讲授竹子的栽培技术,了解竹子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竹林护养、研究竹生长的探究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竹的整个生长过程及其特性。美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对竹进行素描和野外写生,用以发现竹之美、画出竹之神。劳技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竹制品及竹食品,感受到竹子浑身是宝,认识到小小竹子可以作为大产业,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并渗透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加强文化建设,培养优良品格。他们每个班级都具有各自特色的班训牌,室内有环保黑板报、文化角、园地;他们围绕翠竹文化精神,通过翠竹晨会、晨训、主题班会,全方位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不畏险阻、勇于突破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部室宿舍餐厅有制度、标语、名人名言等。宿舍内开辟了各具特色的小小读书角,学生们自己动手装扮寝室,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宿舍布置温馨舒适,生动活泼,各有特色。树立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翠竹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情感。弘扬翠竹精神,塑造翠竹品格,树立翠竹形象;培养像竹一样挺拔秀丽,内心甘于沉静,甘于奉献社会的有德之才;培养像竹一样潇洒多姿,勇于创新,敢于追求的有志之才;培养像竹一样四季常青,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有用之才。学生在竹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赏竹、论竹、研竹、品竹,在探讨中得到情感的提升,在争鸣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我们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研竹的过程中画竹、唱竹、写竹、做竹、栽竹,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挖掘核心文化理念,深化内涵发展。学校成立了“竹文化研究”小组,负责对“竹文化”课题、内涵、核心理念的研讨。开展了竹子与诗歌、竹子与人文精神、竹与民族文化、竹与生活、竹子与历史、竹子与地理、竹子及其生态环境考察研讨等。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学校文化主题;以“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通过对有关竹子的特性、生长环境、古今文人墨客诗词的学习,通过吟竹、画竹、栽竹、竹工艺等方面的实践,使环保知识逐步渗透到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劳技、体育、文学、历史等多学科领域,又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料、教学实践资料、学生成果展示、教学经验总结、实践学习资料等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拓展型课程,形成以竹子内涵“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理念体系。出版了《竹心竹韵》等四个版本的校本教材和两个分册的资料汇编。创建了师生书画展、素质教育成果展室,促进学生全面谐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幅幅经典古诗词吟诵,达到了读诗冶情,读诗铸德,见贤思齐之目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校环保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提升的双赢目的。
五、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坚持经常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开办“翠竹之声”校园广播室,围绕竹文化设计内容丰富的播音内容,定期播放关于竹的诗词歌赋;竹笛、葫芦丝演奏的音乐;学生写竹的范文。开展了以翠竹文化命名活动。如翠竹文化墙,翠竹长廊,翠竹路,思齐居,赏竹苑,赏竹亭,翠竹阁,翠竹小桥、小溪等。编辑手抄报,版报与橱窗展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主题教育,全面整合地面、空间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品牌,使全体师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2、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记观察日记。通过对竹的观赏和研究,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竹子,感受中国竹文化的浓厚气氛,培养对竹子的深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办竹展,写竹、颂竹、唱竹、咏竹,达到以文育人。同时引领学生创作竹文化的文章,包括竹子散文、竹子景观计、观竹有感、竹子诗歌等。品竹韵、树竹神,达到精神养人。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每个教室后的学习园地开设“竹”专栏。两周一期的板报,内容丰富多彩:竹之历史、竹之名人、竹之诗词、竹之逸事、竹之趣闻等等。
3、成立了书画,手工制作,体育,文学社团,创办了素质教育成果展厅,制作了竹工艺、泥塑、剪纸、竹制品、根雕、书画作品1000余件,编写素质教育校本教材20多个种类。翠竹展厅里保存和展示学生的精彩作品和竹制品。陈列了学生制作的竹生产用具、竹生活用品、竹艺术品等学生作品。它为学生架设了亲近竹,了解竹,感受竹,热爱竹的桥梁。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一是要求学生做有新意的作品,使学生明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二是推行亲子行动,要求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设计、一起制作,达到既锻炼了学生,又拉近父母与子女的感情。这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热情,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4、积极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订了以翠竹精神为核心的励志篇、勤学篇、惜时篇、礼仪篇、规范篇、荣辱篇、文明篇等系列养成教育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诵读古诗词、励志格言等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通过召开“翠竹”主题的班会,晨训,班级齐诵班级誓词、班训,进一步激发学生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弘扬正气,陶冶情操。
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师们深刻地感悟到如何把竹精神和学校原有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如何通过挖掘翠竹文化,把竹子的虚怀若谷、朴实坚毅、生命力顽强和无私奉献,与学校的校风结合起来,把“谦虚勤奋、团结向上、朴实无华”作为每一个人品质修养的努力目标,让师生在这些有益的实践活动中,领悟翠竹虚心幽雅、质朴无华、高风亮节的精神特质,学习翠竹不畏逆境、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坚强品格,让翠竹“虚心、有节、向上、坚忍、奉献”的特质转变成为学校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以“竹”为楷模,积极进取,正直谦逊、优雅高节,成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操高尚、体魄健壮、敢于实践的合格学生,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还需要不断的去奋斗,去努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升华,去提炼,但我们充满了信心,目标就在前方,我们已在路上。我们坚信,恒久磨砺、不懈奋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衣,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4月1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后,在中华大地上,传颂着一个信守约定的大学生群体、众多真......
“弘扬红色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根据党和政府提出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弘扬红色乡土文化,构建红色特色学校”设计 方 案(讨论稿)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有特色,铸就校园浓郁人文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
以工匠精神铸就品质工程——记指挥部组织各参建到我项目预制梁场观摩学习6月24日集双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董树奎带领各参建单位、总监办及中心试验室等技术、管理人员等40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扬辛亥精神,担时代责任》。百年之前,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整整100年过去了,辛亥革命以其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