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竞争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组合作竞争教学”。
“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案例
未来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分工、协调、合作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源于今天的职业学校培养。“小组合作、竞争”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行为与团队精神的养成。2016年秋季学期我担任汽车95班《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该班28人,全部为男生,为工学交替一学期返校的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具体做法
1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基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分组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最大优势。要求尊重学生的分组意愿,充分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合作小组,小组的规模一般安排在8~10个学生左右。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
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是重点。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恰当。我们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在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既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性,又要关注合作学习的适宜性。(1)、选择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一节《电控发动机整体认识》的这堂课上,教师先请四个小组合作观察发动机台架,和传统发动机有何区别?当自己觉得有结果时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观察到学生独立思考时大约用了2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又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这时教师与教师助理在各组巡回指导,讨论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展示,教师点评。整个这一过程大约30分钟。(2)、选择教学内容开放性问题。以开放性教学内容为载体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在《电控发动机构造诊断》的教学内容上,用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真实故障现象引入讨论,是空气给系还是燃油给系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通过学生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在逐一梳理、总结,使学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开放性问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不相同的;开放问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性问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
3、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是方法。(1)、教师对小组的认可不能单纯凭一份材料,还应该考虑附加分或参考分,即随机抽取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对本组提交的成果做出说明或解释;我们还可以把集体提交的方式改为随机抽取的方式,也就是每一个组员都形成成果,用计算小组积分的方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2)、游戏竞赛。在小组合作之后,用具有竞争性的材料组织学生的学习竞赛活动,借以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一轮游戏结束后,借助答案单检查正确答案,并记载得失分情况。然后由数字居中的的学生开始第二轮,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累积原合作小组学生在不同竞赛方阵中的积分,依此形成小组积分。(3)、随机提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4)、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5)、小组自评。为保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情况。自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具体表述出来,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为以后各小组活动提供指导,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小组成员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研究制定本组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4、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是关键。(1)、每个学生都要有独立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间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
2、让组长学会接纳他人。例如: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讨论,当别人发言时如何倾听,如何补充意见等。
二、取得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诱因。要想达到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供相互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同的等级,在心理上,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师生处于积极状态下,相互配合协调,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而且在思想情感上、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中,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小组成员通过对活动内容、动作要领等进行讨论、争辩,表达以及倾听同伴的意见,可以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共同提高。
3、增加合作竞争机会、建立团队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的意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以几个人的小组为单位,带有集体性质,需要组员们树立“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
4、创设民主学习环境、培养创造能力。
要积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是臆造或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引导者,将学生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环境之中,思维十分活跃,易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下,强调发现知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通过团体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有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才会使其更加趋于合理与科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得以提高。
小组合作和谐竞争1、控制小组内纪律和上课听讲,关键是培养好一个学习、一个纪律组长,发展一个能力比较强势的组员负责纪律。2、小组活动要长期坚持搞下去,而且要很多花样,可操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它把学生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
《合作!竞争》教学设计......
竞争 合作 教学反思......
《合作!竞争!》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以及合作、竞争的关系认识较模糊,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体验法、讨论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