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家乡物产知多少》赵金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乡的物产知多少”。
随生而动 实现高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物产知多少》说课
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赵金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就从一段优美的视频开始吧。(播放视频)视频中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湖北,一个被每一位湖北人为之自豪的地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与家乡息息相关,课题名为《家乡物产知多少》。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这一课属于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PPT教材)这一单元共有三个话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美丽、富饶及民俗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单元不仅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学生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家乡物产知多少》是其第三个子话题呈现了江汉平原、鄂东丘陵、鄂西山区等地形,以及多种物产照片,意在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不同产生的物产也不同。
纵观整套教材,我发现关于家乡物产的内容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富饶的地方”中也出现过(PPT教材),那与此话题又有什么不同呢?仔细分析发现,二年级“富饶的地方”重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而“家乡物产知多少”则是重在了解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社会现象本质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依托,后者是前者的提升。(PPT对比)弄清楚了这一点,我的心里有底了。
但面对学生,我又没底了。因为课前我对四年级198名学生进行调查,(PPT呈现调查表)调查表明虽然学生对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初浅的认识,但也发现孩子们存在以下的困惑:(PPT呈现学生的困惑)
困惑1: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学生自小随其父母到异乡工作生活,他们对家乡概念并不清晰,认为家乡就是现在生活的城市。
困惑2:由于学生生活圈小,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家乡物产还没有完全、深入的了解,有80%的学生将物产等同于吃的东西。
困惑3:学生对家乡的物产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不清楚。
二、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针对学情,并反复的研磨教材,我大胆地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浅层次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知识维度和能力与方法维度。(PPT)知识维度:了解家乡的物产,初步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能力与方法维度:初步掌握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认识地图的能力。深层次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家乡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相对应。
三、对教学策略的思考
在对教材、目标、学生进行了深入认识后,11版新课标中这段话给了我设计教学过程的灵感。它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品德教学首要思考的是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最能接受的方式是什么?做到“依生而动”、“随生而动”、“为生而动”,真正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PPT出示三种策略)(1)依生而动,重其生活经验,寓问题于体验之中。(2)随生而动,重其实践经历,寓体验于探究之中。(3)为生而动,重其理性思考,寓发展于实践之中。
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发性。
四、对教学过程的预设
下面我着重介绍本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依生而动”——重生活经验,在体验中生成问题,思考问题。(PPT)课标指出“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是依生而动。
因而,基于课前调查所了解到的学生对物产的认识仅局限于吃的东西这一认知矛盾,于是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活动“舌尖上的湖北”。这一活动分四步进行:
1、尝一尝、看一看,初步感知物产与气候、土壤的关系。(PPT)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尝教师家乡的物产后,我提问:你知道我的家乡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麻糖、米酒吗?(PPT出示问题)这是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势必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孝感特产”,边看边想,初步感知物产产生与气候、土壤有关系。
2、晒一晒,品一品,初步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PPT呈现小标题)这里遵循学生爱吃的特点,让学生在看、闻、尝中感受家乡吃的物产种类多样,同时借助课前的收集家乡吃的物产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家乡的含义和具体位置。
3、问一问,想一想,为突破教学重点做铺垫。(PPT呈现小标题、视频)在学生推荐家乡吃的物产时,我相机补充视频“洪湖莲藕”、“洪山菜薹” 引发其思考物产与天气、地理的关系。
4、理一理,说一说,归纳吃的物产的种类。(PPT)
当学生推荐完毕后,我会顺势小结:刚才你们介绍了家乡那么丰富的好吃的东西,这些都可以称作是家乡的物产。同时点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介绍的这些吃的物产有哪些种类呢?
预设生:农业产品、农副产品、渔业产品、土特产、当地小吃等。第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视角出发,依据他们的认知基础和喜好开展体验活动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物产种类多
样,又培养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探究思维,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随生而动”—— 重其实践体验,在探究中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PPT)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独特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体验和感悟,提升自己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第二个教学活动“家乡物产博览会”时,根据学生产生的新问题“为什么家乡会产生这些物产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在小组探究中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资源的富饶,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激发并深化其对家乡喜爱之情。
1、调查反馈,深入认识家乡物产的内涵。(PPT调查表)
在归纳了吃的物产包括的种类后,提问:家乡的物产只有这几类吗?指名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并说清自己了解的途径,渗透对学生收集信息方法的指导。
2、小组探究,感受家乡物产与自然环境、人们生活的关系。(PPT)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合作探究”是品德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这里我采取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并提出了小组学习的建议,请看:(PPT内容为:
师:看来家乡物产的种类还有很多。那行,咱们就来开个“家乡物产知多少”的博览会吧。让我们去充分领略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为了把博览会开好我有这样几点小建议:
1)学生按照家乡所在地组成“老乡团”,重新组成小组。
2)小组内交流自己调查到的除吃的以外的一种家乡物产,请说清这类物产能在当地产生的原因。
3)全班汇报时形式多样,比如:展示搜集到的家乡物产的实物、图片等。)这样学生能根据地域自由组合小组,形成共同的探究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渗透了合理分工、恰当交流、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指导,真正落实了新课标对小组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3、交流展示,感受家乡物产的富饶,激发并深化对家乡的喜爱之情。(PPT)整个交流展示活动我设计了三个层次:
层次一:供料学习,了解物产产生与地形特点、气候的密切关系,落实教学重点。(PPT)
当“武汉组”的学生介绍了武汉的钢铁时,我适时点拨:为什么武汉有这么多矿产呢?(PPT视频)播放视频“湖北矿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物产产生与地质结构的密切关系。当“湖北省内组”的学生介绍了珍稀动植物时,我相机播放视频“神农架物产”,帮助学生清楚了解物产产生和地形特点、气候之间的关系,并为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的情感奠定基础。
层次二: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喜爱家乡之情,初步突破教学难点。(PPT)由于在交流中,我会请学生将介绍的物产贴在湖北地图中相应的地方,所以在介绍完湖北物产后,我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物产图标问:此时,听了大家的介绍,看看地图上的标记,你有什么想说的?我预设学生会回答——生1:我觉得湖北真是宝地,我真喜欢湖北。生2:这些丰富的物产方便了我们生活,影响了祖国各地。我真骄傲!此时学生喜爱家乡湖北的情感已喷薄而出。
层次三:延伸交流,激发学生喜爱祖国之情,突破教学难点。(PPT)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层次的活动——
师:其实像咱们湖北这样物产丰富的地方全国还有一些呢!咱们班上就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想知道他们家乡的物产吗?请他们来介绍一下吧!
师:参加完这场博览会,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我觉得祖国的物产丰富,资源富饶,我很自豪。
这样的设计构建了开放的课堂,借助教师、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补充教材内容,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的生活经验,提高其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为生而动”——重其理性思考,在拓展中深化道德情感。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活动“家乡物产推销会”旨在达到深层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活动中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及新闻报道,呈现出名优物产不受欢迎的现实问题。(PPT:“天门市张港镇花菜”、“ 襄阳高山黄瓜”、“秭归脐橙”等图片及报道摘要)请学生读一读报道,找一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接着我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为家乡的某一物产出出金点子,使其能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这一活动,既检验了学生对家乡物产的了解,让学生理性思考家乡物产的现状、未来,深化了学生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同时能引导学生将爱家乡落在了行动上,体现了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五、我的板书设计:(PPT呈现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动态生成。
这节课,以有实效性的实践体验活动为主线贯穿始终,让他们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实践、探究。旨在通过本课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学习一种思维:用理性的思维看待生活。形成一种价值观: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并最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PPT)
硚口区小学报名条件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硚口区小学报名条件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1、户籍在硚口区的适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硚口区小学报名条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21年硚口区小学对口服务范围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2021年硚口区小学对口服务范围,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报名条件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报名条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报名条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