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调查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次供水现状”。
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为加强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确保市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 2012年按《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对柳州市56处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进行调查,填写相关调查表;采集56份二次供水出口水样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二次供水出口水质进行评价。结果 柳州市2012年56处蓄水池二次供水建立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占32.1%,卫生许可证持证合格率为41.1%,蓄水池每年进行1次清洗消毒的占32.1%,对供水水质定期进行检验的占41.1%,100%的单位无水质余氯检测设备;二次供水设施出口水样合格率89.3 %。结论 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现状存在可能造成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水水质卫生。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二次供水设施迅速增加,二次供水已成为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1]。相比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自来水出厂水质合格,但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到用户家中的水质还是会受到影响。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都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2012年柳州市二次供水单位共有114家,二次供水设施主要有蓄水池(或水箱)和无负压供水设备2类。采用老式的蓄水池或水箱二次供水系统的单位有56家,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这些单位。为切实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市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柳州市卫生监督所于2012-03对全市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56处开展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由柳州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对全市采用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56处进行调查获得,然后将调查结果填入统一的调查表,同时采集56份二次供水出口水样进行检测。1.2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重点检查56处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设施设计、清洗消毒、涉水产品批件及管水人员健康证明;同时采集二次供水设施出口水样,检验项目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铁、锰、铅、镉、铝、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等22项指标。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二次供水出口水质进行评价。其中1项指标不合格,则视该水样不合格。2结果
2.1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情况
检查的56家蓄水池二次供水单位中,办理有卫生许可证的23家;设有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并建立有卫生管理制度的42家;二次供水设施完全符合要求的只有25家,包括水箱入口有锁、饮水箱不与消防公用、水箱容积不超过48 h用量并且蓄水池周围10m无污染源等,见表1。
2.2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消毒及水质检测情况
对蓄水池每年进行1次清洗消毒的有18家,其余38家对蓄水池清洗消毒均在2年1次甚至几年1次;能提供消毒剂有效卫生许可批件的只占17.9 %。对供水水质定期进行检验的有23家,全部采用委托检验的方式,1年送检1次,100%的单位无水质余氯检测设备。
2.3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结果
抽检二次供水设施出口水样56份,合格50份,合格率达89.3%。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2项。其中细菌总数不合格2份,占3.6 %,游离性余氯不合格4份,占7.1 %。3讨论
在建设部2005-10颁发的《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把二次供水设施和管理落后作为主要问题提出,切中了城市供水的时弊[2]。此次调查发现,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安全隐患。首先,蓄水池二次供水设施办证率较低(41.1%),大多数二次供水设施及管理不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相关要求,不能达到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条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设单位不申报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部门没能参与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导致很多楼盘在建设中忽视二次供水问题,如设计的蓄水池容积偏大,蓄1池水5~6 d才能用完,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和细菌;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共用同一水箱,消防贮水成为死水区,从而污染整个水箱水质。卫生部门由事前监督变为事后监督,即使二次供水系统不符合规范,供水设施也不能再根据卫生部门的办证要求进行整改,降低了办证率。除此之外,只有32.1%的二次供水单位能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而且清洗消毒的效果二次供水单位没有客观的判断依据,心里没底。对所用的消毒剂只有17.9%索取了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41.1%的单位能够做到定期对水质进行送检,但能开展日常自检的单位为0%。合格率偏低原因可能有:①由于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不同,高层建筑物的所有人不同,“产权人管理”的机制使一些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责任主体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维护和使用。没有人愿意为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和水质送检的费用买单。②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单位作为消毒服务机构的许可被取消后,柳州市还没有一家清洗消毒设备、人员达到《消毒管理办法》对消毒服务机构要求的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基本上都由二次供水单位工程部的人员代劳。这些人大都未经过专业培训,清洗消毒蓄水池时无统一的标准和程序,用的消毒剂有什么要求?是否有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一问三不知。清洗消毒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证。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更加谈不上开展日常自检。仅依赖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测结果,不能及时掌握水质动态,更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
水质检测数据表明,蓄水池二次供水出口水样合格率不高。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性余氯。游离性余氯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4],是饮用水水质消毒效果最直接的指标。蓄水池内储存的饮用水受到污染时,余氯易被耗尽,故游离性余氯可作为预示自来水经过二次加压蓄水后有无再次污染的信号。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二次供水出水口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mg/l。由于二次供水单位没有配备余氯快速检测设备,无法及时掌握二次供水的水质状况。
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现状还存在一些可能造成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水水质卫生。采取的对策:①明确卫生管理责任主体,形成有效的卫生管理体系。根据《物权法》规定,二次供水设施产权属小区业主所有,即由产权单位自建自管或物业公司代管[3]。在监督中我们应该明确:二次供水加压设施的运行和管理费用由谁收取即由谁来承担二次供水的卫生维护管理职责。明确了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卫生管理体系。②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工作。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门与建设部门严格把关,从二次供水的设计审查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必须按照预防性卫生监督程序进行,使二次供水设施符合卫生规范要求。对未经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的,建设项目不能投入使用,市政供水单位不予供水[1]。③应明确二次供水单位是水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工作。至少半年要清洗一次蓄水池,并完善蓄水池的各项防护设施。要求二次供水单位至少应该配备快速余氯检测盒(费用较低,一般单位可以承受),每天进行二次供水出水口余氯含量的检测,及时了解水质动态变化。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5],这就意味着卫生行政部门有责任对二次供水管理人员和清洗消毒水箱的人员在获得健康证明的前提下上岗之前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该涉及蓄水池清洗消毒前的准备,消毒药物的配制,清洗消毒的步骤等知识。⑤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协助监督作用。柳州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已日趋成熟。经过卫生监督知识的培训和执法装备的配备,卫生监督协管员已经可以在日常巡回监督中担当“协管”的角色。遍布各城区卫生服务站的数百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加入,可以加大对二次供水单位的监督频次。用配备的水质快速检测仪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及时监督水质的动态变化,起到“哨点”的作用。
现状调查与分析3.1. 调查目的为配合汕头市公共交通规划,全面掌握汕头市交通现状,特别是交通需求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公交客流分布等情况,从交通供需两方面分析和评价汕头市公......
调研报告格式(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暑期社会调查报 告 书题 目 大学生村官情况调查与分析 姓 名 谭凯 专 业 数学教育班 级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1级7班 学 号 11080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2011年6月尹立龙学号***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摘要】调查分析表明,湖南某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发展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社......
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1-2012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初......
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金融业发展现状(一) 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方面1.人民银行积极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简化利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