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
徐文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枫岭头小学 334100
摘要: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性美的挖掘,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培养;生命意识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们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生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他人、自然与生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呢?现将浅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可行性
在小学语文的德育教学中能够把生命意识强调进去,并加以解释说明,在漫长的教学中使得小学生的生命感悟和意识达到一定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首先,语文课程内容涉及很多关于人文情怀、德育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语文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生命意识是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让学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小学生处在一个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不成熟的阶段,养成好的世界认识观对于他们今后的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当人生导师的角色,让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识有扎根的认识。
其次,小学语文课程对生命意识具有很强的润色性。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内容与生命意识紧密相连的,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等课文,这样的内容对生命的赞歌,对生命的尊重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非常的感动。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能够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以及生存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身临其境的感触到生命的可贵,从此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1.有效地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是能够体现生命意识的阅读性的材料,让学生对生命的本质有自己的感官认识,对于这样的素材,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利用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树立起珍惜生命和珍爱生活的理念,对生命意识又一种初步的认识。阅读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感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身情境;处罚学生对“斑羚飞渡”的凄美画面的思考,体验生命的可歌可泣;也可以阅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有时候人生会遇到很多苦难,但都是暂时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战胜困难。2.拓展阅读空间,珍爱生命意识
泰戈尔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运用课内外清新隽永、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理解,感受生命的珍贵,体验亲情的温馨,享受多彩的生活,品味博大的情怀,养成健全的人格,收获生命的真谛,实现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必须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足生命的勇气,勇敢地战胜它,才能在磨难中走向成熟。
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推荐富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珍惜生命的意识通过阅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生活以是无情的。生活中常常随时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困境和险情。教师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多从精神上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示范引导他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只有直面生活的挑战,勇敢地挑战一切困难,才能把握生命的罗盘,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清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如: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课文,有《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生命生命》、《生命桥》等,在这写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加强作文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篇作文就像一面镜子,它既能照出一个人的文采,也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教者常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评讲中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进去,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的质量,以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写作中的生命教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做文章。例如几位同学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教者不仅要安慰他们,还要找他们个别谈心。事后,教者还可以让学生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为题作文,让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并能有所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思考生命与人生的问题,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尊重生命。遇到挫折和困难,应当经常与亲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与家人和睦相处,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心胸宽阔、善待他人,珍爱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加强,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4.把生命意识教育贯穿在各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活动,还可以积极地组织类似的演讲或是培训课程。还可以利用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名人名言进行辩论等,让学生和教师充分的调动起来,通过理论和行动对生命的意识再一次的理解,能够真正做到真爱生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程的内容是体现前人在生命的危难时刻,体现最后对顽强生命的尊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善待人生,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帮助学生产生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从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价值的人生。学生能在学习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许多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每一个人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生命将更加璀璨。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们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生......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唤醒所谓生命意识,就是指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深刻......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案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渗透的总结与思考XXX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之所以叫“人才”,先成人才能成才,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泰戈尔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
如何培养语文意识——《慈母情深》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精彩的课堂教学,潇洒的大师风采,让我受益匪浅。综观整个课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