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
利川石坝初级中学胡永辉
关键词:音乐导人音乐阐释音乐煞尾
摘要:音乐与文学相伴成长,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理成章。音乐导人: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起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之作用。音乐阐释: 直观、形象、深刻。音乐煞尾:一堂课如果能巧借音乐煞尾,便可有“余音修长,绕梁三日”之功效。
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高雅与俚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古典乐曲的博大深邃,通俗歌曲的鲜活真率,民歌的悠远多姿,戏曲的绚烂瑰丽。所有的这些,都为喜欢它的人们所赞叹、称赏。
如何把音乐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
乍一看,音乐与语文结缘似乎不太可能,但细想来,音乐与文学之亲缘关系确已是渊源已久;从因乐音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亦庄亦谐的“元散曲”……音乐与文学一直是相伴成长。因而将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理成章。本文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一、音乐导人: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它起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的作用。
(1)抛砖引玉:曲在此而意在彼。目的为了“引出”,它是一折“垫戏”。垫得好,可起烘云托月之效,曲已是“百尺竿头”,意却要“更进一步”。
学林嗣环脍炙人口的《口技》一文,我精选了《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一段乐曲,一杆唢呐,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这时就势导入:小小一杆唢呐便把群鸟欢腾争鸣之声摹拟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实在难得。然而,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种,不,是听一种无须借助任何乐器,仅凭一张嘴,就能摹拟各种声响的,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口技。(板书课题)一时间,学生的心都被“撩拔”了起来,踊跃地投入这节课的学习当中。
(2)创设氛围: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该算得是教学上了高境界了。这里创设氛围尤其显得重要。播放的乐曲能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矣。
《大自然警号长鸣》,这篇大声疾呼环保的文章,我便采用这种导入:在惊涛骇浪、杀声四起、危机四伏的《十面埋伏》古曲中,我开始了痛心的陈词:1996年6月,一位深受环境污染所害的青年在致电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的信中(1996年11月《中国青年环保专号》)极为沉痛地说到:“我的家乡有条河,在老人们的故事中,它曾是碧波荡漾、鱼跃蛙鸣,可是从我出生那时起,所看到的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令人窒息的公众排污沟,就是这条曾经养育了两岸世世代代人民的母亲河,20年的时间,20年哪,我们就已经将其置入死地,不知将来我们的后人,可还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可还能高唱„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谣?”(稍适停顿)无独有偶,许许多多有识之士也在大声疾呼:请保护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肆意地虐待自然,那么它必将十倍百倍地报复在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身上,大自然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鸣响了警号:请听——《大自然警号长鸣》(在琵琶曲峥峥、铿锵有力的催战声中,我写下了课题)。乐曲未尽,整个课堂已是群情激昂。
(3)调节情绪:有些文章,特别是说明文,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中恹恹欲睡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因而讲说明文,我更注意注入“音乐的阳光”,讲《中国石拱桥》以欢快的民歌《小放牛》导入,随着“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依呀海”乐曲流荡,学生马上兴趣盎然,从而以愉悦、轻松的情绪进入这节课。
二、音乐阐释:
(1)直观:要想一听就懂,而“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无力”时,音乐,舍你其谁?讲述“词”原配乐演唱的“曲子词”时,我即兴给学生唱起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有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都直观地阐释了什么是“曲子词”。
(2)形象:一些文中学生不常触及的东西,有时也可借助相关音乐将其形象地再现给学生。
如学《阳关三叠》一诗,手头刚好一盘扬琴曲中有和乐的深挚的演唱,我便“信手拈来”,于是清泠泠的乐曲声中,一对举杯相别的友人从千年前定格的那个洒满朝雨的客舍中走来,诗歌意境不言自出。
讲歌剧《白毛女》选场,在介绍了喜儿凄惨的遭遇之后,我花了半个早自习的时间,给学生放了《白毛女》二胡曲。曲中那初谙世事的喜儿和凄凄婉婉的主旋律,让学生时而凝眉,时而舒展,时而凄凄,沉浸在主人公悲切的际遇之中。
(3)深刻:音乐阐释用得好,可对主题的挖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材料作文“帐单”(材料大意为:儿子因在家劳动而向母亲开列一帐单,分别列出许多项劳动之应得。母亲也向儿子出示了一帐单,上面列出儿子十几年成长历程中母亲的含辛茹苦,各项劳酬数额却不约而同地写上“0”元),系列电视剧《咱爸咱妈》主题曲《说一段往事给你听》和《父亲》。当放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时,竟有几位同学潸然泪下,立刻拟题为《母爱无价》,含泪写下一曲针对母爱的虔诚赞歌。
三、音乐煞尾:一堂课如果能巧借音乐煞尾,便可有“余音修长,绕梁三日”之功效。
(1)重申主题、画龙点睛:著名作家萧乾的《枣核》一文,开头我选用了《我的中国心》引入,使同学们一下进入歌曲创设的氛围中,结课时我又精选了另一首表现对祖国深切眷恋情怀的歌曲《指南针》,随着曲中“我出生在指南针的故乡”、“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不能改变我的心”、“祖国是我的根……”的深情倾诉,《枣核》一文中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拳拳赤子情也随深情的旋律一泻如瀑。
(2)水到渠成、自然结篇:学习《失败是个未知数》一文,在对“面对失败所应持的正确态度”进行分析总结时我自然地嵌进《真心英雄》歌词,以演讲的口吻大声疾呼:“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的梦……”,从学生反应看,毋庸置疑,这里把整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
(3)推波助澜、巧留余韵:文言文《愚公移山》够经典的了,在分析“愚公精神”之后,我便把江涛的《愚公移山》引进到课堂中来,如果说歌中的“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是愚公不屈形象的再现,那么结句中的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哪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则是对愚公顽强精神由衷的礼赞。
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寻味的歌词,心头便会有一种斗志在涌起,有一股激情充溢……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韵”。有了这些,文章才会绵长、醇香,令人恋恋不忘。
当然,以上数例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我认为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音乐要精选。让人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慨;
(2)音乐要与主题密切相融。不能貌合神离或有“风马牛”之嫌;
(3)音乐出示要把握好“火候”。真真是“该出手时才出手”;
(4)音乐使用在课堂的比重要注重分寸。不可有“喧宾夺主”之误;
(5)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严禁流于形式的喧嚣。
相信做好了这些,音乐定会给语文教学引来活水,注入生机。
作者简介:胡永辉,男,1989年毕业于鄂西大学中文系,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利川石坝初级中学校长,任教语文、信息技术。
让音乐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李斯特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过:“诗......
把爱洒进阳光魏华参加一年一度的班主任论文评选,我拿起笔却不知道从何入手?究其原因,从教17年,当班主任16年,个中滋味太多,理不出头绪来。在学校每天第一个见到的是学生,与之最后一......
把温暖的阳光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房县白鹤镇孔瑛我到十堰市商务局幼儿园有两个周了,在短短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就像电影一样,播放(回忆)着我所在学校的一幕一幕,同时看到幼儿园教师那......
公 开 课 教 案华夏音乐之光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别。2、能随乐(琴)哼喟《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
华夏音乐之光 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