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三年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辛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三年规划
(2010.1—2012.12)
我校共有教学班6个,218名在校学生。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绿化率达5%以上。因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较多,为切实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辛车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4、、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
5、创建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
三、、分年度措施:
第一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加强硬件建设,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结合有关文件规定,我校将利用专用教室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具体建设标准为:配备电视机一台;配备亲情电话一部(号码为0558—8075058);配备保温瓶6个;配备档案柜4个;配备常用药品不少于10种,配备体温表不少于10支;配备报纸期刊不少于20种;配备文体活动器材6种以上。同时把学校图书(1200册)对留守儿童开放。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对所有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4)、加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三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以班主任为家长,把班级建设成“留守儿童”之家。
班级是“留守儿童”上课学习、接受教育的地方,是“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班级的关爱与温暖,无疑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中之重。
(1)、在全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由班主任做“留守儿童”的家长,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四员”。四掌握:就是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以“四掌握”为基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四管理:就是管理思想、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身体;当好“四员”:就是当好情感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思想品德辅导员、健康成长指导员。
(2)、要求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情感的真空。一是在班级做到 “三多、三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本人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沟通。
二是在班级开展以“互相关爱”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针对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实际情况,让同学们以“家庭、互助、友爱”等为主题,多多地在班会上进行交流,融洽同学感情,让同学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让 “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就象家庭一样,在班级里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是在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品学兼优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知识,增长本领,避免“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空白,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惯,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孤僻、胆怯、冷漠等心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原因而导致失学。
2、以校长为家长,把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之家。
如果班级是一个一个的小家庭,那么学校就是个大家庭,担负着整合校内资源、打造学习环境、营造成长氛围的重要责任,搞好学校建设,是建设好班级的大前提,只有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大家庭,才有“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空间。要求学校校长切实负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主要责任,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当好家长,把“留守儿童”的教育
列入学校教育的大范畴统一安排与部署,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
(1)、在学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委托监护人)讲座班。开展“如何与孩子沟通”、“科学的家教方法”专题讲座,以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将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传输给“留守儿童” 监护人(委托监护人),宣传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成功的家教范例,提高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家教能力和水平,使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懂得,既要关爱儿童,又要严格要求儿童,既要关心儿童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儿童的思想感情,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互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在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不定期开展“留守儿童”联欢,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
(3)、在学校开展各种关爱活动。班主任和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谈心,对于生活中的困难,能够给予及时的帮助。同时积极号召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辛车小学 2011年1月
辛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三年规划
(2010.1—2012.12)
辛车小学 2010年1月
陕桥街道新河小学留守儿童“爱心阳光之家”三年规划(2016—2018)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加强留守儿童管理,推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及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以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三年规划(2014.1—2016.12)我校共有教学班14个,664名在校学生。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郁,绿化率达20%以上。因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
兴仁县第十一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2012年——2014年)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做好......
“留守儿童之家”三年工作规划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各级妇联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有关精神,根据市妇联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我校建立了 “留守儿......
江店小学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三年规划(2012年——2015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被列为年安徽省的民生工程,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