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作业内容,什么是森林资源等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答案信息资源管理作业”。
1、什么是森林资源?简述森林资源的组成?
答:森林资源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还包括森林环境和景观。森林资源按物质结构层次划分:可分为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区野生动物资源,林区野生植物资源,林区微生物资源和森林环境资源六类。
2、答:世界森林资源主要变化趋势有哪些?
《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森林政策,开展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正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森林可持续经营取得新进展。但全球森林面积,尤其是原生林面积继续呈减少趋势。
(一)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减少的速度变缓。2000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但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890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明显下降。世界上有56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在过去5年中增加,年均增加森林面积合计为556.4万公顷,其中中国、西班牙、越南、美国和意大利5国增加最多,分别达405.8万公顷、29.6万公顷、24.1万公顷、15.9万公顷和10.6万公顷。但仍有77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年均减少森林面积合计为1288万公顷,减少较多的国家有巴西、印尼、苏丹、缅甸、赞比亚、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年均分别减少310.3万公顷、187.1万公顷、58.9万公顷、46.6万公顷、44.5万公顷、41.2万公顷和41.0万公顷。其中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文莱、尼泊尔、菲律宾、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减速变缓。
(二)全球人工林面积增速加快。2000至2005年全球人工林面积每年增加280万公顷,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225万公顷。世界上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呈增加趋势,过去5年年均增加合计294.9万公顷,其中年均增加面积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联邦、美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智利和澳大利亚,分别为148.9万公顷、32.0万公顷、15.7万公顷、12.9万公顷、8.4万公顷、7.9万公顷、6.1万公顷和5.6万公顷。但仍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呈减少趋势,过去5年年均减少合计16万公顷,其中年均减少面积较多的国家有苏丹、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分别为4.7万公顷、4.6万公顷和2.9万公顷。
(三)全球原生林面积迅速减少。受毁林开荒、择伐及其它人类活动影响,2000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702万公顷,与20世纪90年代(1990-2000)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387万公顷相比,减少速度加快。《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列示出原生林数据的9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6个国家原生林面积在过去的15年持续减少,有些国家如美国、巴西、越南、尼泊尔、奥地利、保加利亚、危地马拉、塞内加尔、哥伦比亚和亚美尼亚2000至2005年减少速度快于1990至2000年。有11个国家原生林面积持续增加,主要分布在日本、西班牙、瑞士、瑞典、吉尔吉斯坦、土耳其、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
(四)森林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自1990年以来,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的森林面积减少了4046.9万公顷;用于水土保持的森林面积增加了4134.2万公顷,在森林总面积中的比重增加了1.3个百分点;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面积增加了9600万公顷;用于提供休闲、旅游、教育及宗教场所等社会服务的森林面积增加了约1.05亿公顷,全球森林向多功能利用转变。世界上有59%的国家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下降,有些国家如马拉维、几内亚比绍、越南、斯洛伐克、洪都拉斯和秘鲁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有53%的国家用于保持水土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中国、阿尔巴尼亚、波兰和罗马尼亚增加了10多个百分点。有近70%的国家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喀麦隆、尼日利亚、泰国、德国、匈牙
利、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尼加拉瓜和秘鲁增加超过15个百分点。有15%以上的国家用于社会服务的森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增加,有些国家如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巴西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3、中国森林资源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林业在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下,满怀希望地跨入了新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国林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以抓好六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林政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持续的发展。依据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情况,展望新世纪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将实现如下目标:
从现在起至2010年,新增森林面积39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7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从2011年至2030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43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从2031年至2050年,新增森林面积4400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8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4、简述如何由龄级划分龄组。
答:根据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和龄级年限,划分林分不同 龄组阶段。采伐时间范围我国将龄组划分为5 个等级,即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其划分方式是:1)主伐年龄所在的龄级及高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成熟林;2)超过成熟林所在龄级的,划分为过熟林;3)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的,划分为近熟林;4)在近熟林以下的龄级数量,如为偶数时,中龄林和幼龄林各占一半,否则幼龄林的龄级数比中龄林的多1 个。例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规定,我国北部的天然红松用材林龄级期限为 20a,主伐年龄为121a,所在龄级为第 VII 龄级。按上述划分方法,第VII 龄级和第VIII 龄级为成熟林,第IX 龄级及其以上的为过熟林,第 VI 龄级为近熟林,第IV 龄级和第V 龄级为中龄林,第 I 龄级至第 III 龄级为幼龄林。
5、什么是法正林?其优缺点有哪些?
答:(1).法正林:是具备发证状态的森林,即具备能够实现严格永久平衡利用状态的森林,这种森林称严正的保 续作业,也就是每一年有均等数量的木材收获,平衡的、固定的收获量。(2).法正林的优缺点? 优点: 法正林学说是用生长量来控制采伐量,这一理论和原则是正确的,是法正林学说理论的核心,实践证明,它是合理的、正确的,具有现实意义;法正林反映了采育结合、合理经营的观点。缺点:法正林主要针对有林地,即现有林经营管理和永续利用问题,对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的林业 规划以及更大地区、林区的规划,其理论本身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法正林强行定型化、模式化; 法正林只是从森林的内部条件出发考虑木材的永续利用,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法正林是从现有 同龄林组织经营出发,对如何发挥林地的自然生产力注意不够。
6、简述林班的概念、用途及区划方法?
答:(1)林班: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经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 基本单位。(2)林班区划概念及其区划方法和优缺点? 林班区划:在林场的范围内按着不同的地形条件把林场划分为许多具有固定界限,面积大致相同的地块的 工作叫林班区划。林班区划分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形状呈规整的图形,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呈直线或折 线状。优点:技术设计简单,排列整齐,图像明显,面积均匀,易于识别方向。缺点:在一个林班内,无 论地形、地势、还是树种等调查因子都很复杂,林班线不可作交通线,经营管理十分不便,对于山区和丘 陵地区不适用。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河谷、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标斑线划分林班 的方法。优点:充分照顾地形、地势的特点,地形、地势的其他条件简单,林班线可作为交通线,可作集 运材道,管理方便,尤其适用于山区。缺点:排列不整齐,林班面积大小不一致,性状不规整,图像不明 显,林班线不能用来识别方向。综合划分法: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优点:克服了人工区划发和自然区划法的 不足,面积虽然不相等但可以调到大致相同;缺点:组织和实施技术要求高。
甘肃森林资源特点甘肃森林资源有以下特点:(1)森林极盖率低,森林分布不均,全省按有林地面积加灌木林地面积之和计算,森林覆盖率仅为8.42%,低于全国平均13.92 的水平。全省每人平......
单选题1.贷款管理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原则中,依法管贷主要体现了:A、安全性B、效益型 C、流动性D、三项原则均有体现2.依法管贷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全面依法管贷原......
外国文学作业内容(一)填空题1、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形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 》和 《 》,相传是 所作。2、希腊最著名的诗人 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3、古希腊“悲......
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
2010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增内容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