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论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王艳
10级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二班
摘要: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导致全球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的环境意识迅速觉醒,绿色运动和绿色消费席卷全城。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和“回归自然之旅”,一经提出便得到迅速普及。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方面的知识。[1] 关键字:生态旅游概念、特征、基本形式、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生态旅游的概念[2]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生态旅游的特征有哪些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略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所以,当今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3、生态旅游的基本形式[3]
(1)观赏性生态旅游 以自然风景观赏为主要内容。如对海滨、湖泊、高山、江河、沙漠、雪山、草原、冰川、森林、野生动植物园以及特殊的民族居位区等的观光旅游活动。1
(2)参与型生态旅游
让旅游者直接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育工作。如到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去植树造林、自然生态考察和评估、清理环境、或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研讨等。
(3)医疗保健型生态旅游
借助与特殊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给旅游者以休闲、疗养之功效。
(4)科学型生态旅游
以科研、科普及环境教育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满足旅游者对科学、环境知识探求与好奇的需要。如野外科学考察、对地貌、地质、古生物遗迹、植物、动物以及其他各种自然对象和自然现象的考察和认识。
(5)探险型生态旅游
组织经过筛选的旅游者,进入一些人类很少满足或污染涉足的特殊区域进行探险,如登山、森林猎奇、洞穴寻幽、沙漠探险等。
4.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4]-[9]
(1)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生物多样性既是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譬如,涉足到一片茂密的树林中,就会惊讶地发现林子中会有千姿百态的植物、鸣鸟、飞蝶以及各种各样其他小动物和大型动物等等。它们形成一个大千世界,在这里达成生态平衡,互相关联着。如果我们拆散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难以恢复原状。因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2)维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开发的责任和目标
对旅游目的地社区负责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责任性之一 ,它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经济增长负责、对社区的传统文化传承负责和对社区的生态和自然环境负责 ,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最佳实现途径。
(3)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旅游开发思路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必须在充分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其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要有严格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要符合“绿色 ”开发的总体目标要求,要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新理念,严格控制旅游开发的范围和线路 ,优化设计组合旅游线路。
5.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9]
(1)正面影响
一是生态旅游本身是以保护生态为宗旨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必定要从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好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来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和规划。
二是生态旅游具有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认识的任务,只有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才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是生态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乡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森林中动植物资源的掠取就少了,并且增加了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动力。
四是生态旅游的经济收益显著,可以将部分收益投入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增加保护力度。
(2)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在理论上、主观设计上是科学的、值得推崇的一种旅游方式。但客观上,在旅游开发者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在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已对旅游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旅游活动中反复的践踏和大量的垃圾,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使生态系统受到损害。大量游客的旅游活动会干扰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破坏种群结构;生活污水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旅游施设的兴建必定砍伐大量的树木,改变了植物覆盖率破坏了植被结构和动物及微生物的栖息地。所以说,生态旅游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仅仅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
6.生态旅游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9]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中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是绝对的,只要存在旅游活动,就必定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正面影响则依赖于人的意识和开发、管理旅游活动中所采取的措施。
(1)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
根据环境承载力来控制游客量。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某地区的自然环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的旅游活动量。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来控制游客量,可以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避免开发经营后“人满为患”对生物资源造成破坏。
(2)减少生态旅游的消极影响
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实行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两重性,一是为人们提供游乐,是维护生态环境。前一种功能必须依托于后一种功能。生态旅游在总体规划时,必须突出生态景观和生物资源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出特色突出、功能齐全、项目多彩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老练侍从的合作与配合。而熟练又有技巧的从业人员源于有效的技术培训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培训,持证上岗。
(3)加强旅游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
重点对珍稀濒危植物和特有的观赏植物进行生态习性、分布地点和生长发育特性开展研究,逐种记载。可以对景区的主要植物种类引种驯化栽培实验,并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景区植物园。在景区内可以设立生物多样性研究站,对景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更好地保护及利用旅游资源,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防护林科技》2007年第01期 作者:毛石禧
[2]百度知道;回答者xiangkun2011-4-26
[3]百度文库:防护林科技、2007年1月第一期
[4] 魏湘岳.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4)
[5] 张杰,张华.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旅游,1999.20,(2).[6] 沈琪,黄茶英,蒋跃平.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4)
[7] 姚佳,许大为,蒙宽宏,鲁少波,王玉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
[8] 卞显红.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9]王献溥.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摘 要:实行生态旅游开发,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如何深入了解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并以此开启生态旅游之门,提高旅游......
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的多样性,作为一个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影响甚至制约......
XXXX大学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题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摘要: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生物生存的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生命及其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破坏了它们的生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