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信用社经营情况”。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由于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能强等特点,在银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受到广泛而高度重视,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重要业务领域、中间业务正被快速抢占和瓜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信用提高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近日对肃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辖内16个营业网点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的现状
1、起步较晚,项目单一
肃宁县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是从2000年后开展的,2000年时以代理财产保险、代发工资、代扣利息税为标志,中间业务得以开展;2002年下半年开始代收国税业务;2003年开始代收地税业务、代收网通手机费;2004年代收移动手机费;2005年代理人寿业务;2006年开始收取银行卡结算手续费;2007年开始办理小额借贷险,从中收取手续费;2009年开始收取贷款咨询费。可以说肃宁县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2、中间业务收入逐年增加,但比例较低,还处于一种较低水平
根据统计,2002年该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3545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7万元,占总收入的0.08%;2003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135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6万元,占总收入的0.39%;2004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346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30万元,占总收入的0.69%;2005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516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91万元,占总收入的1.76%;2006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5477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90万元,占总收入的1.64%;2007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5542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62万元,占总收入的1.12%;2008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6005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82万元,占总收入的1.37%;2009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7429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245万元,占总收入的3.30%;2010年全县全辖营业总收入为7018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282万元,占总收入的4.02%。而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就达到了
8.5%,最高的金融机构占比达到了17%,外资银行占比更高,最高的占比达到60%,平均占
比也达到41%。就全县农村信用社总体而言,由于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中间业务发展规模小、范围较窄,还处于一种较低水平。
3、技术手段较高,专业人才匮乏
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性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它的拓展需要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而且还要求有一支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目前,该县农村信用社和其他专业银行相比虽形成庞大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现有技术基本上能满足全省通存通兑以及大面积网上支付和客户资料查询的市场需要,但缺乏一些会经营、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人才素质低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感觉。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业务构成单一,收入水平低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中间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品种仅限于代发工资、代收税款、代扣利息税、代收电话费、代办保险等业务品种,构成比较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中间业务为主,以上这些代理业务本身的效益很低。据调查,代发工资、代收税款手续费提取比率为零;代扣利息税的手续费提取比率为2%;代收电话费的手续费提取比例为4%;代办保险的手续费比率为8%;贷款咨询费的手续费比率略为高些,也只有10%。这些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的99%以上,一些如保管箱、委托业务、代卖证券、代理基金、代理股票等科技含量高、收益性好的新兴中间业务基本上尚未涉足。
2、对中间业务战略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
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受传统经营思想的束缚,在发展中间业务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在对中间业务的定位上更是有偏颇,没有把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平等对待,而是把中间业务当作次要业务,甚至把部分中间业务作为从属于存贷业务的附属业务,把中间业务当作吸收存款和占领市场份额的手段。因此没有把中间业务当作本行业的发展战略去研究,对中间业务定位上本末倒置。虽然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与传统业务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但目前大多数信用社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固守着“存款立社”的老观念不放,缺乏金融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思想禁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方面:一是基层信用社多地处偏僻,信息相对闭塞,受国际大环境和外来先进理念冲击较小,对中间业务缺乏正确认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缩战略后,信用社成为县级金融市场上唯一具有自主贷款权限的法人机构,拥有大量的信贷客户群体,在贷款投放上有较强的优越感,因而滋生“小富即安”的心理;三是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市场定位,被一些人片面理解为只抓信贷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做法,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信用社的发展思路。
3、人员短缺及政策性业务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目前信用社普遍存在人员短缺问题,以该县窝北信用社为例,该社共有8名职工,其中主任1名,委派制会计1人,柜员2人、综合柜员1人,信贷员3人。而该社存贷余额2010年底就达22286万元,业务量较大,每天业务量都在430笔以上。营业人员每天处理大量的存取款业务,根本无暇营销中间业务。另外,于2005年3月开始每年代发粮补业务,年存款量只有300余万元,而笔数就达9576笔。此业务通过当地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带有行政干预的性质,信用社为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其他方面的照顾,并未收取任何手续费。这种业务对于信用社来说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色彩,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虽然信用社增加了一部分可用性不强的临时性存款,而人员额外工作量和相关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4、人员素质偏低影响中间业务的开展
农村信用社人员构成参差不齐,平均文化结构和业务水平较为薄弱,不少人只具备一般的业务操作技能,对中间业务的市场调查、品种开发、风险防范等一整套体系知之甚少,没有专门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现有中间业务多由柜面人员兼职办理,从业人员很少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普遍缺乏既懂政策法规又掌握金融、计算机、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人才。
5、市场环境制约中间业务做大做强
目前存款竞争仍然是基层金融市场争夺的焦点,少数金融机构为获得更高的存款份额,除了采用高息揽储、变相贴水等不正当手段进行违规竞争外,还把开展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存款的辅助手段,对一些代收代付业务不仅不收取或仅收取少量手续费,还要为拉拢客户而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完全扭曲了中间业务的本意。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作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连取得这样“无偿服务”的资格都很困难,更无法按照正常的经营模式发展中间业务。
三、发展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对策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在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农村社会及“三农”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金融服务需求层次更高内容更多。同时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存贷款业务的冲击逐渐波及农村,中间业务更是占尽先机,为各类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如果不积极应对,早作准备,不但中间业务“蛋糕”享受不到,而且原有的“奶酪”也会被蚕食,因此,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目标,找准市场定位,发展中间业务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实行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要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条件下与存贷业务并列的主业之一,从在竞争中图发展的高度来实施拓展中间业务的战略,在经营管理的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快迅发展。
2、完善体系,规范机制
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制上的支撑和政策上的扶持,特别是需要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努力。因此,发展中间业务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市场交易规则和定价规则,加强规划、调控和监督,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目前农村信用社必须以联社为单位,最好是省联社或地(市)级联社,建立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负责、整体营销的业务管理体制,要组建专门部门负责中间业务的市场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做好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推广;负责中间业务的新产品宣传介绍和推销;负责全联社中间业务的协调与管理,包括制订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业务指导、统计分析、考核评比等;负责总结业务经验,组织经验交流,推动业务开展,负责选拔培训中间业务的专门人才等。
3、开发产品,强化营销
针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产品过分单一的现状,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适时开发中间业务新产品是当务之急。农村信用社产品创新应坚持市场有需求,农村信用社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农村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在机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条
件,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求、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集中力量抓好研究开发工作。
4、加大投入,提高素质
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技术依据,也是实现中间业务经营和处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农村信用社要集中资金、集中科技力量开发相对完善的、与时代基本同步的符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计算机软件,更新落后的硬件设备,增添新型业务机具、加快中间业务网络建设。实现区域性、系统性联网建立信息共享通讯网络,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技术和信息条件。与此同时,要加强中间业务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农村信用社人员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岗位练兵、脱产培训、优化增量等方式,加强中间业务人员的培育,提高员工素质。培养自己的通晓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5、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如果说体制改革是信用社治本的良方,那么业务发展则是信用社治标的主要途径,所以不能因为抓改革而忽略了业务发展,尤其是要把中间业务的发展尽快列入改革日程,从长远来看,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不仅不违背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而且能够增强信用社的发展后劲和支农实力,是改革进程中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因而要一边抓改革,一边抓业务发展,要以改革促发展,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肃宁县农信联社赵会永 刘颖丽
对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2014-07-22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成为除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调查报告对西部某县级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调查一、调查说明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产,以中间......
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2009年05月05日 13:39:41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空间逐渐收窄,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K J.cOm 3 摘 要: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但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我......
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2009年05月05日 13:39:41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空间逐渐收窄,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