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读书报告”。
本科生学年论文
读《国际关系史》有感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8 月 31 日
读《国际关系史》有感
一、作者简介:
《国际关系史》的作者为袁明,1945年8月生于中国上海。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明教授1962年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后到河北、陕西等地工作。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国际法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至1990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起,袁明教授受邀赴乔治亚亚特兰大的卡特中心、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以及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作研究,她经常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三边委员会、罗马俱乐部等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
袁明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兼任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外经贸部中美顾问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国际上兼任美国纽约“亚洲协会”董事会董事,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研究中心顾问,英国牛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会顾问,日本立命馆亚太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顾问等。
袁明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多部、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包括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的《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1945-1955年的中美关系》,与人合编有《中美日三角关系的黄金时代》等。
二、内容概要(全书结构)
本课程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是在体系层面——即威斯特伐利亚、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和雅尔塔四大体系的兴衰演替的历史,一条暗线是互动能力方面——即现代以来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促进作用。
第一部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161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1648年,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式签订,它推动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欧洲五强国家有:西班牙,通过王位继承战争逐步强大起来。奥地利,通过王位继承和七年战争发展起来。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发展经济和外交强大起来。法国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发展起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结束了国内政治中因宗教原因引起的社会大动荡。英国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上半期始终将欧洲强国西班牙作为自己的首要敌人。另外,英国的崛起表现在他以海洋作为自己的扩张目标。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他对外扩张,占领殖民地,之后强大起来。
第二部分:19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维也纳体系形成与解体、意大利和德国的先后统一及影响、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与解体。维也纳和会召开以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他是第二大体系。维也纳和会实质上是英、俄、普、奥等大国就一系列的战后利益问题进行着秘密协商与争吵。维也纳和会后欧洲国际政治中出现了“欧洲协调”。在最后的普、奥战争中,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使普鲁士战胜了奥地利,使德国趋于统一。统一的德国内政与外交都迅速的发展。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国力强盛,生产力高速发展。德国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第三部分:欧洲列强争夺亚、非洲的斗争、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欧洲强国在逐步的强大之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目标主要指向落后的亚、非两洲。英国的扩张目标主要是亚洲,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法、美、德、日、俄等国相继开始踏入亚、非洲,开始了争夺的斗争。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大国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有了重新的发展阶段,于是帝国主义要重新瓜分世界,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洲的国家大都变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的人民遭到了最严重的灾难。
第四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对它的最初冲击。一战是英法俄协约国与德意奥同盟国的较战。英法美战胜国于1919年1月1日在法国的巴黎召开和会并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19年9月10日又与奥地利签署了《圣日尔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又签订了《纳依条约》等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2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九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这些形成了华盛顿体系。至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建立。
第五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1929-1933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日意法西斯为摆脱经济危机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他们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德国闪击波兰导致二战全面爆发。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于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5年9月2日日本结束投降仪式宣告了二战的结束。战后,美英苏等国家召开雅尔塔会议讨论一系列主权的土地问题,此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第六部分:美苏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激烈的对抗。战后初期盟国的合作与美苏冷战的爆发与结束,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美苏关系的缓和与紧张以及两大阵营的分化。
意、罗、匈、保、芬五国帝结合约。二战后,美国垄断资本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他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成为真正的全球性的超级大国。这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提供了动力。苏联为二战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它的战后目标要巩固战争取得的成果、确保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优先的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推经和扩大苏联的势力和影响。于是二者互不相让,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为冷战打下了基础。直到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的华沙条约的正式建立冷战开始。期间二者有紧张的时刻也有缓和的时刻。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两大阵营是大西洋联盟和和社会主义阵营,他们是西欧国家和东方国家分别建立的。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殖民主义势力严重削弱。在上述条件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资解放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斗争遍及亚非拉美大陆,形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第七部分:走向多级化的世界。二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国、日本、俄罗斯、西欧、东欧国家也发展壮大,成为美国独霸世界的牵制。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向多级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都不能独立存在和发展,它们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都在加强,它们为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作者的主要观点
作者认为,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国际社会关系。进入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古代和中世纪,生产力水平低、交通困难、信息闭塞、轨迹关系没有发展。但近代国家在自身形成时发展起了国际关系。到现代国际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对每一个对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当今世界,处理好国际关系是各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国家应该认识到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处理好自己与别国的关系,使自己更好地发展。
四、喜欢的段落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的一段话:在国际关系中,危机就是常态失去控制,正常关系失去平衡力与控制力。矛盾冲突加剧,需要用大的外交行动或战争行动来达到新的平衡。危机有局部的,也有全面的,俩者还可以互相转化。危机出现,就需要用政治行为来解决,而政治行为又是由个人来实现的。欧洲俩大军事集团的领袖人物们在外交行为或军事行为中都没有真正解决危机,他们只是局部地表面地平息事端,并不能彻底地消除根源。相反,欧洲危机的迭起,局部战争频繁。矛盾愈演愈烈。
五、读书心得
看完这本书后,我深有一些感触。我有一些见解和看法。
大国崛起都有各自的不同历程。自世界历史发展以来,各个国家由弱小到强大,都经历了不一样的过程。现在的世界强国有美国,日本,中国。他们在发展自己的时候都用了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外交手段,于是使自己一步步走向壮大和繁荣。如美国:尽管美国是世界诸大国中最年青的国家。但扩张却是贯穿于美国对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早在独立以前,北美各殖民地就追随英国进行了商业扩张和地域扩张。为了促进北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北美殖民地卷入了英国为争夺海上优势的多次商业战争。独立以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年)、海外扩展时期(1898-1945年)和全球称霸时期(1946-至今),分别以“孤立主义”、“门户开放”政策和“遏制与领导”为口号或标志。
驱动美国向外扩张的动力是早期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商业精神和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商业精神与重商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重商主义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强大的国家力量,以商业为杠杆,发展贸易顺差,在国内实行关税保护和垄断专营制度,在国外开拓和建立殖民地并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以此来增加国家财富。美国独立后,为了维护本国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争取海上自由、发展中立贸易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来源于清教主义的“天定命运”说使来到北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自认为血统高贵,他们以“上帝的选民”自居,相信他们征服落后民族和落后文明是上帝赋予的使命。经过在北美筚路蓝缕的开拓,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与刻苦勤俭的清教主义结合在一起,锻造出了美国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统一的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美国对外扩张的历程中不时闪现。再看日本:日本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经历的国家。日本的历史具有其独特的内在特点:首先,日本群岛的孤立,使它的历史非常单纯而完整。其次,日本处于中国文化圈的遥远的边缘地带,使其有可能在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紧紧抱住自己的主要制度和价值标准。第三,日本的政治和社会进化特别缓慢。但日本在现代又异乎寻常地迅速崛起,在非西方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作为一个表现突出而潜力有限的文明,日本在外
日本在外交思想上凸现了两大特征:一是体现了“岛国根性”的狭隘心理,即不愿对世界负责;二是“强者崇拜”的心态,即缺乏是非善恶感。最后看一下中国:中国是当今世界历史最为悠久、连续性未被打断的惟一大国。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逐步被纳入西方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中。经过100余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在1949年终于获得了真正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变革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和民族性都被赋予了性的时代内涵,并正在整合的过程中。在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中华帝国观念”、“王道”与“霸道”的对外政治文化, 与发韧于西方的现代国家主权观念相互撞击有可能对国际关系的未来产生和提供一种新的思想资源。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文化、规范、制度甚至目标的“天下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正面临着新的批判和整合。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发展外交的过程,他们有的令人愤恨,有的却令人佩服。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国际关系史。其实国际关系史也就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发展史。
利益是决定国家之间战争与和平的主要因素。国际关系史上世界的战争不计其数,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却让人深有感触。早期的战争有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爆发,他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英德进入战争状态是欧洲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自1870以后几十年的“武装和平”局面已经结束了,“武装”已完全代替了“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长达四年,由33个国家参战,但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英法美等协约国胜利了。但战争给人类留下了一笔纷乱的“遗产”。四个帝国解体了,它们是德国,俄国,奥匈和土耳其帝国。国际政治中心开始向北美转移,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亦对旧秩序提出了强烈的挑战。美国成为一战的最大收益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中国,美国,英法,苏联都遭到了侵略,于是他们组成反法同盟,在1945年彻底打败了法西斯国家。赢得了人类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走向衰落,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它也带给人类毁面性的打击,世界一片狼藉。带给人更多的深思。于是现代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三次大的战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体制,打击了敌人的侵略政策,保卫了自己国家的独立,但是战争给人的破坏性是人类不能承受的。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多少人流离失所、世界留下一片惨败的景象。因此,我们人类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延绵不绝。
拿破仑的战争虽然损害了世界人民的利益,但他个人的能力的确令人敬佩!战争把他历练成了坚人。他的战争历程有:1794年7月,热月政变后拿破仑大败撒丁军队,维也纳军队,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他成为第一执政,法国的利益失而复得,第二次反法同盟失败;1805年12月,拿破仑在奥斯里特茨战役中大胜奥俄军队,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普雷斯堡合约签订后,英国又策动第四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又一次粉碎了同盟;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政治上称霸,经济上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经济上限制欧洲贸易,这激起了欧洲的反法情绪,英国在1809年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1812拿破仑粉碎了;1814年3月,联军进入巴黎,几天后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9月,结束反法战争的维也纳和会召开,列强在会上发生分歧,拿破仑于1815年3月逃出厄尔巴岛,集结旧部占领了巴黎,发动“百日政变”。英俄普奥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6月18日,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军队,拿破仑被第二次放逐。法国称霸欧洲失败了。拿破仑五次大败反法同盟,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是不能被摧毁的,他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另一方面,从拿破仑的经历中我们应知道,做任何事我们都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违反人民的利益就会被现实所惩罚!
六、结语
我从全书和自己的认识出发并反思,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人类世界的外交关系发展史以及各个国家的发展过程。我明白了历史就像人生,发展有曲折也有顺利。国际关系史是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史,这里既有冲突也有合作,但合作始终是主线。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每个国家都不能相互分离,不论在哪个方面都有共同的利益。因此为了共同的发展,各个国家要努力化解冲突与矛盾,在合作中互利共赢。这样的国际关系才是最好的。
山东财经大学课程名称 管理学 任课教师辛爱芳 题 目 《管理未来》读书报告 姓名学号20140624219 刘露 年级专业2014级电子商务2班 所在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04-......
读书报告《汤姆·索耶历险记》作者:[美国]马克·吐温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7月1日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
《ENSO事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读书报告读书报告:《ENSO事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报告人:郭晓升2012年10月内容摘要:ENSO是年际气候变化的最强信号,对全球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ENS......
读《中国顶级记者成功密码有感》寒假看了几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挺大的。它报道了新闻最高奖项——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工作经历,每位新闻工作者获得成功,都有他的诀窍。咱们先......
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一、题目: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作者:孙莹该文主要以ISO9000标准为代表研究国质量标准对贸易的影响,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国际质量标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