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事业单位公基础知识”。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五)
4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表现在:(1)制裁的对象不同;(2)制裁的行为性质不同;(3)制裁的原则不同。
42.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效率是效果与消耗之比,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人员和科学技术。
4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增强现代效率观念;(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3)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4)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5)健全行政法制;(6)实现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7)改善行政环境。
44.当代西方国家以新公共管理为方向的政府改革基本上可以被定义为追求“三E”(即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即经济、效率、效能)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与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原则不同,新公共管理实现由效率优位向绩效优位转移,实际上扩展了效率的内涵。
45.行政效率的要素包括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
46.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领导是一种“投入”与“产出”;(3)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47.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48.领导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团体决策原则。
49.行政决策依据决策目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存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四)31.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3)......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二)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三)21.预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22.行政执行应......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一)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常识(一)。1.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3.管理的原理主......
2016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科技常识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的内容之一,但是科技知识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比较分散,复习起来比较麻烦。因此看似简单的科技常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