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镇见习报告_松口见习报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24: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松口镇见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松口见习报告”。

松口课程见习报告

见习主题:聚落(城镇)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见习目的:考察梅县松口镇的城镇选址条件、城镇形成与发展因素、城镇的历史沿革与兴衰变迁

见习要求:熟悉聚落形成发展理论

了解见习区(松口)背景

带好个人资料与装备(野外考察轻便着装)

勤听、勤看、勤思考

一、松口镇概况

松口镇位于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因而两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又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松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大埔三河坝国防公路贯穿该镇,地处闽粤要冲,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诸因,松口形成了一个英才辈出且蕴含客家特色的人文秀区。松口是中国广东省梅县下辖的一个镇,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

二、选址条件

物质基础条件好。靠近梅江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气候温和多雨。从气候上来看,松口位于我国东南部,属广东省,而广东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这样的气候和降水条件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聚居。

社会条件优越。松口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闽粤要冲,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松口是到汕头水路出南洋的必经之道,因此便利的水陆交通促使松口的商贸蓬勃发展。她既属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又处梅江下游,因而两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又水陆交通方便,利于商贸。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诸因,松口形成了一个英才辈出且蕴含客家特色的人文秀区。

人口迁徙。在这里曾经出现过5次人口迁徙,前三次被称为是生存式迁徙,后两次则是发展式迁徙,这五次迁徙松口是中转站,也是海外迁徙的始发站。这给松口输入了人才和充足的劳动力,促进发展。

综上所述,松口镇符合城镇选址的原则,即平原广阔、地形高低适中、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

三、松口镇的兴起与衰落

1、兴起因素

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影响城镇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和水文因素。松口镇地处梅江下游的松口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0-21℃之间,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之间,地形地貌条件良好,用地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具备城镇选址的良好自然条件,为城镇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优越的地理位置

松口镇地处粤闽赣三省要冲,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松

口陆路北通上杭武平、东邻永定、西连蕉岭、南接大埔,境内梅江为广东四大江河之一韩江的重要支流,是水运交通的主要通道,松口水路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水路交通特别发达,松口港曾为广东第二大内河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松口古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客家民系迁徙的影响

客家人第三次迁徙的时候,客家人来到了闽粤赣的客家大本营。松口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繁荣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松口盆地已经不能满足客家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了。这时候就出现了第四、五次的发展迁徙。松口作为交通潮汕的唯一水路通道,这里就成为客家人出海越洋的始发站和中转站。

客家民系的迁徙历史使松口古镇深深打上了侨乡烙印,松口成为著名的华侨之乡。松口镇现有人口7万多,华侨却有8万人之多。爱国爱乡的“乡土情结”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发达后的客家人结合西洋的风格在松口建了很多中西结合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4)优越的水运条件

松口地处闽粤赣的交汇地带,梅江干流旁,交通区位成了影响古镇兴衰的主要因素。在过去,水运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松口利用这种临江近水和能与潮汕地区通航的优势,建起了大大小小20多个火船码头。港口的繁荣可以看出古镇当能的风光。

2、衰落的缘由

1)水患影响

据当地居民的反映,松口几乎每年都发生洪水灾害。松口镇位于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各码头由简陋的石阶与小平台构成,没有现代的防洪措施。因此每到发大水时,松口难免会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洪水经常浸到二楼,一楼完全淹没在洪水中。因为经常遭水淹,在住居民都已经有了经验,洪水来时就将家具搬到二楼,二楼也进水时,就搬到三楼。因为每年遭受水灾,当地约定俗成了这么一种习惯,有洪水来临时就播放《洪湖水,浪打浪》,洪水退却时就播放《向前进!向前进!》。水患如此严重,人们生命财产都受到威胁,松口的经济自然而然受到严重的制约。

2)行政建制变迁与政府主导影响

由于临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新的街道不得不往内陆迁移,政府为了松口的发展也不得不搬迁。政府搬到了松北乡寺坑村,松口镇重心发生倾斜,新的政府远离商业中心区,文化中心区,这对松口镇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陆路交通发展与水运地位下降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依靠水路交通发展起来的松口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到达汕头,潮州等地,出海外不再单一的依赖水路、船只,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公路交通,近年来更发展了高速公路,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和方便快捷化,使梅江的水路交通逐渐萧条,松口人流物流逐渐减少,因此松口的经济发展便日益萧条。所谓“成也梅江,败也梅江”。

在实习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昔日繁忙的码头现如今只有零星的几条小船漂浮在河面上,原来现在的松源河现在只是用来运输水泥而已了,当年的造船厂早已变成了水泥厂。当时最热闹的码头——火船码头,现在的宽度只有3至4米,已经被房屋占了大半,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4)航道失修与水电站建设

据了解,从松口到汕头的梅江、韩江180多里水路,如今已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客船已经渐渐地退出这段水域,剩下的就只有货船。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古镇往日的繁华渐渐消逝。

据松口镇当地的老人介绍,*时期,松口这里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造成了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所以近三四十年,才开始年年发洪水。建水电站后,上游的水库在多雨时开闸放水,洪水的水位不断的飙升,有能力的人都往新城镇搬,剩下少部分的人们在这里坚持生活。

查阅资料才发现,这个河段的河床比降是40米,却建有水电站十多个。虽然水电站的发展对梅州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但这对松口的水运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见习体会

每个城镇的发展都会经过兴起繁荣和衰落,但是松口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其历史价值很高,我们不能任由其衰落下去。松口镇应该学习凤凰古城,将古镇在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加以修缮,恢复原有风貌,使古镇再次繁荣起来。

松口镇见习报告(推荐)

松口镇见习报告班级:地理083班姓名:xxx学号:2080822109指导老师:俞万源老师、李冰老师见习人员:地科院083班一、见习目的实地考察松口镇的过去和现在来验证聚落(城镇)的形成、发展......

松口镇实习报告

松口实习报告摘要梅县松口镇是研究城镇聚落变迁的一个“活教材”,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基础好,水路交通方便,商贸发展繁荣。基于水陆要塞和千百年的文化发展......

张智行(101080059)松口镇见习报告

梅县松口镇考察实习报告地理101张智行101080059带队老师:罗迎新院长、俞万源老师内容摘要:松口是岭南的四大古镇,广东省内河的第二大港口,昔日的松口是如此的辉煌,历史上的松口经......

梅州松口镇实习报告

梅州松口镇实习报告2013年11月3日我们来到梅县的松口镇进行人文地理学的实习。松口镇是梅州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城,也是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我对松口古镇的印象就是自然风光独特,......

松口古镇实习报告

松口实习报告摘要:松口古镇历尽1000余年历史,经历了“雏形---形成—繁荣—衰落—重振”的演变过程。显示出古镇发展的心酸历程和城址空间转移的历史规律。通过考察要与分析,松......

下载松口镇见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松口镇见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