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教育作业新兴大国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创新理论作业答案”。
携手前行 互利共赢
——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思考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不但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对世界的发展与治理都具有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意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对美外交思想的目标。为此中国主张坚持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尊重恪守诺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及相互尊重国家核心利益。在对美外交思想的具体主张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两国战略互信,明确两国关系定位和管理控制两国分歧。这些目标、思路和主张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美外交思想框架。
而历史上的中美关系的发展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
(1)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2)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3)1968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为了摆脱越战的泥沼和对付苏联的扩张,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4)卡特总统执政后,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同年1月25日至2月4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美国的访问在美朝野引起巨大轰动,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席卷美国大地。
(5)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然而,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他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就在中美建交不久的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违反建交公报精神、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此后,美方以此为依据,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经过中方的坚决斗争,两国政府于1982年8月17日就分步骤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和《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一道,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历史,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40年的冷战时期中,中美两国由敌对僵持走向关系正常化;在90年代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中美关系又经历了三次大落大起,但依然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向前。中美关系近50年的发展给世人以重要的启迪。在21世纪,中美关系继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将为世界和平、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新型大国关系依旧存在许多障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说: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不发生军事冲突,而目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
但是积极的一方面,构建中美新兴大国关系,我们已经具备了四个条件:
一、时代条件,当今全球成多极化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紧密交融,水乳不分。信息时代,让一切都变得简单方便。
二、认知条件,在中美双方各重要领导人的会晤中,就很多问题达成共识。中国的崛起不代表美国的衰落,双方只有合作发展,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三、沟通框架,随着孔子学院,中美友好城市的建立,中美之间的高层对话、军事互信、地方交流、民间交流机制完善,良好的沟通带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注入中美新兴大国关系。
四、共同的利益驱动,大国交往以利益为基础,中美互有贸易往来,进出口,中国制造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因而,中美携手前行势不可挡。
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增长、打击海盗、气候变化、粮食与能源安全等等。
所谓“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社会制度迥异的大国和平共处的关系,这说对了一半。近一百年前,苏联诞世,也使人类首度面临“社会制度迥异国家如何相处”这一问题。接下来近半世纪,对立的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后来统领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选择了“斗”。从经济层面说,国与国的发展互不相干,互不依赖,整个上世纪冷战期间,全球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相互贸易竟不及今天中美两国贸易额的1/10。关于中美新兴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一语道破:“中美联系紧密,利益交融。两国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其本质是互利共赢”。在和平与发展主流的今天,中美携手前行,互利共赢,构建新兴大国关系将蒸蒸日上。
中文1201 易甜甜 1219100137
中国梦:新兴大国的新使命作者:胡鞍钢 来源:《凤凰周刊》治大国不易,治理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更要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全面建设......
我看大国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而不利于单极的方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
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外交新理念的看法回顾历史,中美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末,八国联军侵华,美国即是八国之一,而后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
大国关系之我见在2010年8月,网络是有一个流传颇为广泛的关于大国的比喻,说世界就是一个大班级,美国是班长,中国是团支书,还有一些其他大国的比喻,这个比喻之所以流传很广,说明它在......